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廷杖”考     
“廷杖”,就是皇帝在殿廷、朝堂之上杖责臣下。“廷杖”究竟始于何时?明代朱国祯云:“廷杖始于唐玄宗时。”“又起于隋。文帝本纪称殿庭挞人,此其徵也。” (《涌幢小品》卷12廷杖条)《明史》在卷95《刑法志》中又云:“廷杖之刑,亦自(明)太祖(朱元璋)矣。”张善诚同志在他的《评忠君道德》(载《哲学研  相似文献   

2.
明代西北屯田始于何时?由于史籍记载不一而说法不同。大致有三说。一是“始于六年”说。《明史》、《罪惟录》和《甘肃通志稿》持此说。《明史·食贷志》云:“(洪武)六年,太仆丞梁埜仙帖木尔言: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八五《河渠三》载:“成化四年,管河主簿郭升以大石筑两堤,锢以铁锭,凿外洪翻船恶石三百,而平筑里洪堤岸,又石岸东西四百余丈。”按:“主簿”明代为政府各部署主管文书与典簿之官,太仆、鸿胪、钦天监及知县之佐官都可称主簿。成化四年(1468)郭升未曾任“主簿”一职,而只担任过徐州洪(又名百步洪)工部分司“主事”。主事为六部各司郎中之属官,是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级,官阶正六品。凿石筑堤一事正是郭升任徐州洪主事期间所为。《明宪宗实录》卷五五载,成化四年(1468)工部主事郭升奏:“……又如外洪翻船等石,里洪坝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应中华书局之约校点顾祖禹辑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发现《纪要》所载明代贵州地方行政建置年月与《明史地理志》(以下简称《明志》)大有出入,少则一二年,多则十几年,两者相差甚多。且年月记载有异者非一府一县,粗一统计,竟有五十三处之多。这种情况:在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中是少见的。为了弄清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判断其是非,我又集《明实录》、《明史稿》、《寰宇通志》、《明一统志》、《贵州图经新志》、《清一统志》(即《嘉庆重修一统志》)、康熙《贵州通志》、乾隆《贵州通志》等书与之稽考,发现《纪要》与《明史稿》、《贵州图经新志》、《清一统志》等大体一致,而《明志》与《明实录》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明代鱼鳞图册始造于洪武元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后出版的某些通史和专著,多把明代始造鱼鳞图册的时间,断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其根据是《明洪武实录》和《明史·食货志》。《明洪武实录》卷一八○的原文是:  相似文献   

6.
王秀丽 《晋阳学刊》2007,(4):128-129
明代经济活动多记载在《明史.食货志》里,而且君臣的经济思想也多见于《皇明宝训》之中。明太祖关于四民之业的论述,分别载录于《洪武宝训》卷三的"勤民"和卷四的"仁政"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 《明史》卷八十一食货五“商税”条载有税目“鱼课”一项。其实鱼课并非商税,乃是杂税的一种。 考明代鱼课,在湖广、四川和广东等地的府、州、县建有河泊所。洪武十五年共有河泊所二百五十二处(《明史》卷七十五职官四)。河泊所置大使、吏、典攒以及摧首,征收鱼课(嘉靖《宁国府志》卷六职贡纪,嘉靖《沔阳志》卷七河泊所)。渔户捕鱼与农民种田一样,都要征收赋税。鱼课的客体原是征收鱼油、鱼鳔、翎  相似文献   

8.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黄冕堂教授所著《明史管见》一书,已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为作者辛勤耕耘明史三十年的心血所结,是一部研究我国明朝断代史的佳作。《明史管见》约三十六万言,包含十二个论题,按其内容类分为四卷:第一卷,元明之际的政治与朱元璋的评价;第二卷,明代的贵族庄田与地主田庄;第三卷,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第四卷,明帝国的中衰与社会危机。该书一方面就明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总结、继承了已有的学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许多新颖见解,开拓了某些新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还对历来特别是近年来史学界反复争辩的议题,诸如史学方法、学风、断代史写作体系、继承与创新、史与论、文与道等等,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对此,读者尽管仍将见仁见智、继续争论,但对其求实求新的治学精神定会给予公正评  相似文献   

9.
三、仕履误
  1.《明诗综》卷二四戴缙小传:“成化丙戌进士,累官工部尚书。”
  按:《国朝献征录》卷五二南京工部一收录有雷礼撰《南京工部尚书戴缙传》。《国朝列卿纪》卷六三《南京工部尚书年表》列有戴缙。《弇山堂别集》卷五一《南京工部尚书表》:“戴缙,广东南海人,成化丙戌进士,十八年任,本年削籍。”《国朝典汇》卷一八六“工部”记曰:“十九年,以戴缙为南京工部尚书,九月,革职为民。”《两朝宪章录》卷三七“成化十九年癸卯至二十年甲辰”:“升都察院右都御使戴缙为南京工部尚书。”明代职官分京师与南京,所记自当有别,《明诗综》小传言戴缙“累官工部尚书”,有误,当为“累官南京工部尚书”。  相似文献   

10.
周桂发 《社会科学》2004,(12):121-123
有关明代历史的研究专著,迄今为止有汤纲、南炳文的《明史》,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编的《剑桥中国明代史》等,专门研究崇祯十七年后南明小朝廷历史的,则有司徒琳的(Lynn Struve)《南明史》和顾诚的《南明史》等,但对于在明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晚明时期的专史则尚付阙如。樊树志先生的新著《晚明史》(1573—1644年)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专门论述万历到崇祯末70余年历史,因而在明史研究的学术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彦弘 《云梦学刊》2013,34(1):26-28,53
邓显鹤(1777-1851),号湘皋,晚号南村老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文献学家。宝庆府新化县人。嘉庆九年,邓显鹤中乡举,官宁乡县训导,晚年应聘主讲邵阳濂溪书院。著有《南村草堂诗钞》、《南村草堂文钞》;搜集校刊王夫之遗书;考订明代周圣楷《楚宝》一书,匡谬拾遗,成《(楚宝)增辑考异》五十四卷;编纂有《沅湘耆旧集》二百卷、《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宝庆府志》一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等。  相似文献   

12.
南炳文 《东岳论丛》2008,(2):168-169
一中华点校本《明史》(以下简称《明史》)卷88《河渠志》6第2150页称:永乐九年“浚江阴青陽河道”。查王鸿绪《明史稿》(以下简称《明史稿》)志28《河渠》6,其相应处所记,与之完全相同。可见《明史》此处文字乃因自《明史稿》。但查《明太宗实录》卷118第1页上永乐九年八月甲午  相似文献   

13.
《明史》是历代官修纪传体史书中较好的一部,但也同样存在着脱漏和错误。四十余年来,一些明代藩王的陵墓相继被发掘,出土了一批颇有史料价值的墓志等文物资料,为订正《明史·诸王传》中的某些缺载和误载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这里仅举五个比较典型的例子。1.关于晋藩末王的身世《明史》卷一一六《晋王传》云:“……求桂嗣,李自成陷山西,求桂与秦王存枢并为贼所执,不知所终。”同书卷一○○《诸王世表·晋王表》亦云:“王求桂,穆庶一子,万历三十九年清敕管理府事。四十一年袭封,崇份末陷于贼”。明朝始封晋王为恭王朱桐,明太…  相似文献   

14.
<正>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的“湟中三捷”是明代边疆战斗史上重要的战事,但是《明史》、《甘肃通志》、《西宁府新志》等  相似文献   

15.
“买办”一词在史书中始见于明代。据《明史》卷八十二记载,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大学士彭时亦言:‘光禄寺委用小人买办,假公营私,民利尽为所夺。请照宣德、正统间例,斟酌供用,禁止买办。’于是减鱼果岁额十之一。”(《明史》七,一九九○页)这里的“买办”是指专司宫廷供应的商人。后来,凡官府或豪富之家从事采购的人员,都称之为“买办”。例如,明万历年间刊行的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中就有多处提到“买办”:“这来兴儿本姓因,在甘州生养的,西门庆父亲西门达,往甘州贩绒去,带了来家使唤,就改名叫做甘来兴儿。至是十二三年光景,娶妻生子。西门庆常叫他在家中买办食用,撰钱。近日因与来旺媳妇宋氏勾搭,把买办夺了,却教来旺儿管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  相似文献   

16.
李成梁是明季镇辽名将,辽宁铁岭人,曾封宁远伯,《明史》不但有传,《功臣世表》亦列有专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有关其卒年的记载,谈迁《国榷》、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补遗》中的《辽左兵端》、《明史功臣世表》、《续文献通考》,均取万历三十四年说。据《明史李成梁传》云万历二十九年李成梁复镇辽东时“年已七十有六”(卷238),则李成梁卒于万历三十四年如准确无误,其卒岁应为八十一岁。然《明史李成梁传》和作为《明史》蓝本的王  相似文献   

17.
明代注老子的第一家应该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虽然是贫农出身的马上皇帝,但由于他接近儒生,戎马倥偬,不忘经史,对于经书以及佛老百家均有浏览。他政事之余能注解老子和金刚经,并自制文集五十卷、诗集五卷和永镒录等书(均见《明史艺文志》)颇有注述。其《御注道德真经》现存道藏。 明代是承元凋谢之后的一个强盛大帝国,中土在元蒙古贵族统治九十年之后,经济衰竭,社会紊乱,学术思想也呈现低沉状态。在这不长的时间内统治者主要是以南宋理学为思想武器,《朱注四书》已成为士子必读之书,儒、佛、道合流已成定局,各据势力,可以说唯心主义思潮占绝对优势,唯物主义著作甚为尠少。但在明代开国初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  相似文献   

18.
土尔扈特蒙古武装起义,东返祖国始于何时,中外史载颇不一致。本文拟对此试作考析。起义始于何时的记述,按公历言,大体上可分为二说。一七七○年十二月说(亦即乾隆三十五年十月说)。此说首创于七十一(椿园)之《西域闻见录》,该书卷六《土尔扈特投诚记略》载:“时乾隆三十五年,天气温和,十月中旬,河水不冻,乌(渥)巴锡不能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出版的新标点本《明史》卷一百十三《后妃一》记载:“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永乐时,朝鲜贡女充掖庭,妃与焉。姿质秾粹,善吹玉箫,帝爱怜之,七年封贤妃,命其父永均为光禄卿。明年十月侍帝北征,凯还。薨于临城,葬峄县。”许多明代的史书、笔记都沿袭此说,记载雷同。如明史料收集最丰富的《万历野获篇》、专门记述明代后妃的清人毛奇龄的《彤史拾遗记》都是认为权永均是权贤妃之父。  相似文献   

20.
读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纪事本末》卷12《太祖平滇》,觉得在点校方面间有疑问之处,今录之如下: 一、把匝刺瓦尔密挈妻子与左丞达的驴儿俱入普宁州忽纳砦(第167页) 按:“达的驴儿”是两个人,这里把他们当作一个人,误。他们指的是左丞达的、右丞驴儿(见《明史》卷124《把匝瓦尔密传》)。《洪武实录》卷140:“把匝刺瓦尔密挈妻子与左丞达的及驴儿俱入普宁州忽纳砦。”疑《明史纪事本末》于此处脱一“及”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