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和意识形态载体的中国电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竞争,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全球化语境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中国电影要取得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必须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实行"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编码",在电影传播的文化策略、题材策略、艺术策略以及运作策略上广泛借鉴,大胆创新,以"和而不同"的目标作为跨国传播的文化诉求,开创中国电影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在"后西方时代"来临及中国崛起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好莱坞电影所建构的"中国形象"不同以往,折射出西方国家所隐含的新的政治文化意愿,但始终是以一种西方为中心和主体的文化策略为前提。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影需积极建构跨文化传播中自身的主体形象。目前中国电影的跨文化输出存在各种问题。以打造"中国梦"作为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内核,并增强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异质文化里相似性文化基因的传递将会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刮痧》这部电影很好反应了当今跨文化传播的一些障碍,片中许大同在美国生活八年,因为中国传统治病方式“刮痧”得不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并认为他是在虐待自己的儿子,惹来了一场官司.但是后来双方开始相互理解,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超越.这部电影对于研究跨文化传播具有很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逆文化"现象是21世纪全球网络跨文化传播日渐严重、不可忽略的文化失衡趋势。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逆文化特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悖逆,以及与外来文化共融中产生的文化变异。如何调控网络传播的逆文化状态,将成为21世纪中国网络媒体及新闻传播理论界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是中国文化传播先驱,他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取得的成功,与其正确的传播策略和顺畅的传播渠道密切相关。林语堂在充分考虑西方受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采取贴近受众的选题策略,为作品在美国的畅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赛珍珠夫妇合作建立新型出版模式,解决了海外出版难题。同时,积极利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营销宣传,为打开美国文化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林语堂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对于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及构建中国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学院是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本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构建跨文化"第三空间",关注跨文化传播过程,激励学生主动挖掘和探索传统汉语言文化精髓.量化和质性评估结果表明,孔子学院"汉语+典籍"教学模式是传统汉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有效途径,也为孔子学院创新发展、当代典籍外译工作及传统汉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孔子学院是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本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构建跨文化"第三空间",关注跨文化传播过程,激励学生主动挖掘和探索传统汉语言文化精髓.量化和质性评估结果表明,孔子学院"汉语+典籍"教学模式是传统汉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有效途径,也为孔子学院创新发展、当代典籍外译工作及传统汉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当代主流价值观的特殊文学作品,《女勇士》《灶神之妻》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以美国人的视角加以创作,激发了西方读者的想象力,引发了共鸣,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在创作过程中,因时空之囿、身份诉求以及跨文化传播等因素,华裔作家经常有意无意夸大中国文化中的消极部分或改编经典的故事人物形象,以迎合西方人的欣赏品味,造成了中国形象的误读.这种误读折射了华裔美国作家回应主流文化的叙事和生存策略以及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境遇.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维度、现状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从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出发,要求综合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条清缕晰的分析;另一方面从研究过程的可操作性考虑,很难同时在多点上进行历时和共时多层研究。面对这一复杂状况,以文化为基础是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根本;以影像表达为切入口,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参照有助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具体化,而定量与定性综合、电影理论与跨文化传播理论交叉的研究方法则是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从粗放到细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晚清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跨文化交流的经历进行梳理,展现了戈氏在中美文化交流严重失衡的"文化交流逆差"下突出的跨文化传播意识以及成功的交流经验,深入剖析戈氏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并揭示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借鉴所在。  相似文献   

11.
以亲历者的身份,揭示了西部电影现象背后许多珍贵史料,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分类和理论阐述;总结了西部电影样式的流派特征、发展规律、内在质地、艺术表征和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深刻意义,其史与论的双重价值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13.
以结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陈凯歌和贾樟柯的电影作品作比较分析,分析他们影片的艺术风格和影片意念内蕴差异,从而对两个导演的影片风格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以结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陈凯歌和贾樟柯的电影作品作比较分析,分析他们影片的艺术风格和影片意念内蕴差异,从而对两个导演的影片风格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尽管美国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城市市民喜爱美国电影,但是从进步知识界和电影界的普遍文化立场看,中国电影人对绝大多数美国商业电影采取了抵制和批判的态度,这反映了中国电影知识分子在明确的民族情感下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本土立场和清醒的文化理性精神。通过舆论这种民族情感和本土立场也在广大民众中逐渐蔓延。  相似文献   

16.
试论英文影片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影视文化的发展,影视翻译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电影《乱世佳人》中的经典对白为例,重点分析英文影片汉译的特点及制约,并辅之对其间特殊的语言和文化意象的转换及原片风格传递的探索,以促进影视翻译研究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末至今,我国国产电影的国内票房收入一直徘徊在10亿元人民币上下,电影院的观众也从80年代初9、0年代初的近300亿、100亿人次锐减至眼下的不足1亿人次,国产电影的命运沦落到了“生死线”以下。将中国电影置于世界电影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冷静分析不难发现,思想内容与当代社会的疏离、艺术内核的流失、盗版光碟的挤压等是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找到了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影观念,袁牧之是 促进中国电影观念成熟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观念代表了平衡的综合的电影观基本成形,即把电影作 为一种进步文化,体现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  相似文献   

19.
夏衍的电影创作紧跟时代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但概念化的痕迹较为明显 ;他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塑造出了许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但又因拘于写实 ,囿于再现 ,限制了他的电影主题的深度 ;夏衍具有理顺时代风云的理性力量 ,但其创作因过于理智往往唤不起人内在的激情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影视片是人类学家观察和思考人类社会的有效方法.根据人类学影视片的拍摄内容,大致可分为作为研究资料的素材片、作为文化描述和文化解释的影视片三种类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学影视片除了发挥对文化进行记录的传统优越性以外,还可以其独特的影视表达方法和视角,对人类文化进行深入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