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的发展 ,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如今正朝着信息农业方向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是与信息化同步的农业 ,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 ,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房彬 《兰州学刊》2008,(12):64-66
“生产要素长期没有发展”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从生产要素的视角分析,传统农业增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增加生产要素的存量,二是合理配置现有生产要素。传统农业依靠这两种方式实现的增长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有限度的增长”。改造传统农业,一是要提高生产要素的“质”;二是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培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劳动集约型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怎样发展和转化劳动集约型农业,使各项生产要素得以有效配置,从而带来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就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为此,需要合理组装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劳动集约型农业向富农增效的方向发展;发挥好劳动集约型产品的出口优势,以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发展第三产业和农村城市化,促进传统劳动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和农民增收;正确处理劳动集约与其他生产要素集约类型之间的关系,逐步扩大技术集约型与资金集约型的比例,还要搞好政策支持,提高劳动集约型农业的竞争力与转化力。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外部经济环境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驱动型要素变迁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秘密.河北农村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处于机械化阶段,现实中的土地、劳动生产要素相对减少,资金、机械化技术相对增加,在农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并成为驱动型要素.目前,农业发展方式向更高阶段转变所需的技术、知识等新型驱动型要素尚未形成.由此得出,河北农业发展方式要实现由资金驱动型传统农业向技术驱动型现代农业转变,必须打造相应的生产要素基础,塑造以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理念为标志的新型驱动型要素.而对制度要素和创新要素进行探索研究是课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5.
农业女性化和老龄化实质上是生产力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劳动者的女性化和老龄化。当前,我国农业女性化与老龄化的主要特征为:男女角色互换;区域差别明显;持久性与集成性。由此带来的风险是:阻碍女性劳动者的发展和降低农业生产率。因此,基于新生产力要素理论,政府应着力提升女性劳动者这一核心生产要素的素质,提供和开发诸如信息、科技等外围生产要素,以使女性劳动者与外围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突破困境。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但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受到农业生产资源短缺的限制.如何解决增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资源互补论给出了很好的诠释.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加稀缺资源的供给,使单位资源的产出率不断提高;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质量,把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转换成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农业.  相似文献   

7.
任保平 《东岳论丛》2024,(1):41-48+191
在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双重目标,既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又要实现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能够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制有创新驱动机制、效率提升机制、分工协调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供需结构机制、融资支持机制。新发展阶段双重目标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数字化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发展,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水平;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态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针对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在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补齐农村数字经济短板,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保障支持系统,提高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拓宽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业机制的困境及其改造改造传统农业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不懈的经济行为,中国也不例外。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传统农业改造步入突进发展阶段。从整体上判断,当代中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混合的特殊时期。但是,这一阶段农业机制的演化,又使农业陷入了结构性的困境之中。一方面,传统农业机制的生产力增长潜力已达到了极限,集中反映在两点:一是在现有农业技术条件下,农业投资报酬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递减趋势;二是作为中国农业主要的生产投入要素——土地和劳动对农业生产力增长的贡献日益下降。由  相似文献   

9.
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正处在从温饱到小康、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前提条件就是要稳定投入机制,增强对农业的有效投入.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才能保证农业的稳定增长.这是因为:其一,资金联系着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它可以使原来处于分离状态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一定形式,组合到农业生产领域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市场经济严峻考验:一方面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大幅度增长;一方面受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原则驱动,使农业要素大量流失.我们要校正农业基础脆弱问题,稳定农业增长,除了增加活劳动的投入以外,还必须改变物质投入不足的现实问题.由于农业投入增长与农业产值增长之间存在一个相辅相成和超前增长的关系,所以只有资金的稳定和适度增长,才能保证农业的继起性、连续  相似文献   

10.
李传健 《齐鲁学刊》2002,(5):142-144
近年来 ,我国农业进入了供大于求的阶段。加入WTO促进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更好地应对入世对农业的挑战 ,今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 ,通过构建优势产业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产业升级创造和扩大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的增长和衰退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而我国农业由于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并且发展不平衡,成为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九五”奋斗目标,中央提出了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就农业而言,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各类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法,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和不同的使用方法会带来不同的产出。“九五”期间将要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质量,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以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一、高新技术迅速推广和普及是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关键  所谓新农业科技革命是指冲破旧理论旧技术、创立新理论新技术 ,是一种质变、飞跃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农学学科的拓展与创新 ,形成新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结合模式 ,农业产业领域大大拓宽 ,等等。纵观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是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基础 ,而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并使农业发生质的变革是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根本。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某些方面自主研究已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时…  相似文献   

13.
世界农业发展新特点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把我国农业放到世界农业发展体系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农业无论是从狭义国际竞争力还是从广义国际竞争力来看,与发达国家都相距甚远。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对策是: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创新;以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相继在英国、泰国、巴西、墨西哥等亚洲和南美国家搞得有声有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现虽属刚刚起步阶段就已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并将和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农业经济的范畴.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看来,发展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今后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解决好关于组织农民与产业化连接的问题 ,关于产业链的形成与生产要素的组合问题 ,关于产业化的配套改革与整体推进的问题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支持与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生产的特点、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域主要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完善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善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加大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本文采用多元OLS回归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法,对我国农业要素投入的结构特征和技术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单一,产值增长主要靠化肥投入和水利设施建设带动,并且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关键在转变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培育和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实行专业化生产,扩大农业系统的开放性,提供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确定有利于资源配置和使用高效化的制度等等。 1.培育和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影响着农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程度。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形成了低效率的均衡结构,即过多的劳动力和过少的资金、技术要素的均衡。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打破上述均衡必须将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模型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模型统一起来设…  相似文献   

19.
简论中唐以来传统农业的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庆峰 《文史哲》2002,3(6):100-107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与否的标志是要素生产率水平 ,传统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畜力、农具及技术、水利灌溉等。中唐至清代要素生产率和产品剩余率的变化轨迹 ,表明我国的传统农业在明代发展到一个高峰。在没有新的要素注入而生产技术又长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传统农业很难再有实质性的进步 ,因此农业作为最基础的产业部门 ,需要从制度到技术进行根本改造 ,才能有出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出台12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5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启动阶段,主题是把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在各级政府的权力逐步下放给农民;21世纪初出台的7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阶段,主题是逐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即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推进生产要素由城市向农村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