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峰  郑嘉励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142-148,160
新出土的《史嵩之圹志》、《赵氏圹志》提供了史嵩之与其继室赵氏的生卒、世系等资料,也完整记录了史嵩之的历官。本文结合其它出土文献,对史嵩之的仕宦及其家族世系、婚姻关系进行研究,补充既有史料所缺。通过研究现存史氏族谱资料,认为清人史大成是史氏族谱修订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2.
1968年在宁夏同心大罗山下韦州公社周庄大队朱元璋之子朱的墓地发现方形青石“庆王扩志”一合,志、盖皆边长六十厘米,厚十五厘米。志文楷书,四周边栏为宽五厘米的线刻云龙纹饰。志文原款式(改横行)为: 盖文:大明庆靖王墓 志文:庆王圹誌 王讳 太祖高皇帝第十五子也母妃余氏生于洪 武戊午正月九日二十四年辛未四月十 三日册封庆王二十六年癸酉五月之国 陕西之韦州三十四年辛已十二月徙国 宁夏正统三年八月初三日以疾享年  相似文献   

3.
墨子通释     
天志上篇心之所之谓之志.天志谓以天之心为心也.此承法仪言之.既以天为仪.即当以天志为志也.子墨子言曰。偁子墨子言曰者.慎重揭举其师说以诏当世也.盖墨子当时但以口说.而弟子记之.此为第一章.今天下之土君子知小而不知大。天至大.国次之.家次之.身又次之.由家国而推之天.即小以知大也.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家视国为小.故立论自家起.  相似文献   

4.
"诗可以观"是儒家对<诗>之功能的经典阐释,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家在时代语境下运用"观"之诗学理论建构起了自己的小说观念,以适应小说传播的需要.志怪小说观念建构根植于儒家尚"学"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5.
生命价值失落后的痛苦灵魂--论贾宝玉形象的悲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开东 《江淮论坛》2003,(1):113-119
贾宝玉主要是一个以传奇化手法塑造的艺术形象.它是曹雪芹补天之志失落后痛苦灵魂的象征.顽石补天神话充分表明曹雪芹具有补天济世之志.贾宝玉作为情种的实质是隐于情,是一种无奈的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贾宝玉悬崖撒手,回归顽石,包涵有对生命存在终极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但主要是生命价值失落后逃于佛禅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志怪小说的创作出现了千枝竞秀、万蕊吐香的局面.《搜神记》“堪称魏晋志怪之冠”,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具有超时空审美价值.《搜神记》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为“发明神道之不诬”,“从古书和人民口头传说中搜集了大量的神仙鬼怪人物变异的故事”,以“修史”般的态度撰写而成的.原书三十卷,经历史长河的冲荡,至宋大部散佚.后来,明人胡应麟从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历代对其的阐释也是异见纷纭.如何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孔子之道?最关键的是从其"志"入手.孔子一生都"志"于"道",都在一丝不苟地践履其"道".孔子所追求并实践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道"?那就是天道.孔子的天道观不是自然之天,也不是义理之天与主宰之天."天"在孔子的思想里具有非常深刻和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五至”异文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至"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民之父母>中的核心概念,它与传世文献<礼记·孔子闲居>、<孔子家语·论礼>中有关"五至"概念的表述在文字上有重要差异.竹书的"五至"为物至、志至、礼至、乐至、哀至,传世文献的"五至"为志至、诗至、礼至、乐至、哀至.于是,有学者认为,竹书"五至"有脱文,这一说法根据不足.竹书的"物至、志至"比传世文献的"志至、诗至"更切合"民之父母"的题旨.  相似文献   

9.
从橘树的分布看楚入的迁徙及楚疆的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我国柑橘的中心产区是楚都所在的江陵地区.《吕览·本味篇》曰:"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国策·赵策》曰:"云梦橘柚之地";《史记·货殖列传》曰:"江陵千树橘".长江上游的柑橘产地有巴、蜀.《汉书·地理志》巴郡朐思、鱼复等县都设有"橘官".《华阳国志·蜀志》  相似文献   

10.
罗贯中极有可能是王越化名.罗本贯中,也即罗列资料史事,追溯本源,以"义"贯穿其中的意思.<三国志通俗演义>为成化末作品,王越有充分的动力和条件创作此不朽名著.王越思想文风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十分契合,<王越集>内诗文所表达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要意旨及情节已大体具备;<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流传及最初的书目著录,都和王越有极大的关系;<三国志通俗演义>和<王越集>有相同的误文,且契合之处甚多.  相似文献   

11.
孟子性善论是儒家思想之核心内容,而其所说之性善,只是就人性之潜在之可能性而言,必经过一系列之修养过程,才能使人性之潜在之善性成为现实之善.反思自身之内在之善性,以确立修养之内在根据,并确立必为圣人之志,选择合理之欲望,强恕而行,最终达到诚实无欺之德性.  相似文献   

12.
唐代开元、天宝时期,唐玄宗重兵实边,并非源于“有吞四夷之志”,而是被边事形势之所迫;重兵实边,是国家职能之所需,是明君英主之必为;唐玄宗并非“有吞四夷之志”,而是对四夷礼兵并举,志在和服四夷,乃至立盟誓约,分疆而治。唐玄宗的军事战略之失,在于军事力量不能相互制衡,而不在于重兵实边。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至一九九0年卷,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一卷,时间断限上溯东汉,下至当代(1990年),按照"明古详今"的原则,全面反映甘肃社会科学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东汉以后历代各重要时期甘肃人文社会科学,采用介绍重要学者的形式反映其大致风貌及其思想传承,取其"明古"之义;对于当代(1949年~1990年)甘肃社会科学发展的状况,则以学科形式反映,取其"详今"之义,是本卷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4.
把握特点编好州志──编篡《临夏州志》的几点做法《临夏州志》主编方钰新编临夏州志采用平头设志法,多志多章,是由概述、大事记、各专志、人物、附录五部分组成,图、表并用。书首置临夏州位置示意图,区划行政地图及照片资料,形象展现一方之地理位置、风物人文之风彩...  相似文献   

15.
程旼(419-518年),岭南古代八贤之一,与唐代韩愈和张九龄、北宋刘元城和狄青、南宋文天祥和蔡蒙吉及明末清初陈子壮齐名.今广东客家人推为客家首位先贤,乾隆《程乡县志》《嘉应州志》和光绪《嘉应州志》《平远县志》有简略记载,各本略有出入.咸丰《嘉应州志增补考略》记载稍详:“程旼,义化人,悃幅无华,性嗜书,不慕荣达.结庐江滨,环堵萧然,晏如人也.人服其行,有不平者,辄质成于旼.旼为之辨是非曲直,咸心服而退,当时化之.心有愧作者,望其庐辄思改.  相似文献   

16.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版本源流和解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目录学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奠定基础之后,公私目录代有所出,但各书之下均无解题.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第一部传世的私家藏书解题目录.<读书志>流行于世的版本有衢本和袁本.长期以来,学术界素有衢袁两种版本的优劣之争.我们认为,两本各有所长,不能以优劣论之.披阅晁<志>,当取两本之长,不宜执一而论,有所偏废.  相似文献   

17.
七月二日第二次讲演昔陆象山先生应朱子之请。至白鹿书堂讲学。以论语孔子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和二句警惕学者。大旨以喻义喻利辨君子小人之归。谓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乎义则所习在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在利。所习在利、斯喻予利矣。故学者必先辨志。科举取士已久。为士者专注意于埸屋之得失则其志之所向、已与聖贤背驰摊而上之。则又惟官资之崇、录(?)之厚薄是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至一九九0年卷,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一卷,时间断限上溯东汉,下至当代(1990年),按照“明古详今”的原则,全面反映甘肃社会科学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东汉以后历代各重要时期甘肃人文社会科学,采用介绍重要学者的形式反映其大致风貌及其思想传承,取其“明古”之义;对于当代(1949年~1990年)甘肃社会科学发展的状况,则以学科形式反映,取其“详今”之义,是本卷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三吴游览志》是余怀游踪的忠实记录。在此游记中,余怀借山水之漫游,写逸士之胸襟;托文士之雅集,吐亡国之忧愤;藉歌女之遭际,叹前途之多歧;借友人之凋零,申己志之坚贞。余怀的《三吴游览志》寓意深刻,寄托遥远,已非单纯游览层面的意义,而是他的遗民情结的载体和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20.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华夏-四夷"的"中国中心"观被印度的"洲"及"四国"世界观所冲击,形成了有别于"四夷"的"外国"视域,并以"志""记"(合称"志记")的撰著形式加以呈现.各时代"外国志记"及外国视域的依托背景各有不同.晋唐时代主要依托佛教,宋元时代主要依托国际贸易,明代(前期)主要依托政治外交.晋唐时代求法僧"志记"所呈现的主要是中亚南亚的"佛国",宋元明时代的"外国志记"所呈现的是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地区通商各国,都属于"亚洲-东方"世界,而对西方(欧美)世界则记之甚略、知之甚少,因此,上述"外国志记"中呈现的并非完整的世界视域,而只是"亚洲(东方)视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外国志记"与"中国的东方学"联系起来加以关联考察的理由.从中国的东方学史的角度看,这些"外国志记"构成了中国东方学的史前史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