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经过"湖广填四川"后,盛行三峡及荆楚地区的《竹枝词》随着湖广移民迅速传遍四川各地,其承载了大量的语言文化因子,记载了移民后四川主体语言"四川话"整合的过程,是清代四川区域文化趋同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移民史研究中,将各次移民潮作比较研究者甚为少见。而此种研究方法,无疑有助于深化对历史阶段移民运动特点、规律之认识。文章仅就“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相同性和相异性比较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和想法,以引起学术界深入探讨之兴趣。   相似文献   

3.
4.
重庆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重庆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重庆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反而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重庆移民地名沿江的地区高于边远山区,老重庆高于涪、万地区.重庆移民省籍主要来源湖广,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重庆地名还反映了移民后的社会变迁、经济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5.
邵阳市新宁县的麻林、黄金两个瑶族乡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当地人称之为“峒话”,根据实地访问与问卷调查,发现此方言已属于“方言岛”式“濒危方言”,并从代际语言传承(母语使用能力)情况、峒话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丧失母语人口的数量比例)、现存语言使用域的走向、族群成员对母语的态度等四个方面确定其濒危层级为2~3级。  相似文献   

6.
“落担”、“插占”:“湖广填四川”的早期民俗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取作者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四川“落担”、“插占”等若干近乎消失的民俗方言符号,描画再现“湖广填四川”的早期民俗记忆,加以现代意义上的审视和分析,从深层次内涵上把握其特有的思想文化根基、历史文化价值、民俗心理、民俗传承等特殊内容。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元末明初的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所以能在三峡地区很快进入高潮,除了其地与湖广地区紧相毗邻且有峡江连通的地理优势外,更为重要的是与明初中央政府积极组织大批湖广民众迁徙入蜀的移民政策直接相关;而该地区多处废置的制盐井灶和急待恢复、振兴的井盐业,加上明初对制盐灶户所实施的一系列优恤政策,对于由峡江入川的移民而言,更成为其入境落业的首选之地.正由于此,当全川井盐业尚未全面复苏之际,该地区的井盐业能以其迅猛增长的经济实力称雄于巴山蜀水之间.  相似文献   

8.
武汉方言的“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在武汉方言里是帮助表示进行态和持续态的词,它可以表示动作的进行、持续或某种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9.
方言字是记录方言口语音的文字形式.常州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毗陵小片.文章对流行在常州方言区的方言字做了初步的记录、释例,并对新派常州人不用或不常用的方言字加以标注,从中可见语言接触背景下常州方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武威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其与普通话的差异 ,指出了内部小片方言、被称为“秃嘴子话”的清源话的语音特点 :声母无 ts、 tsヰ、 s,其属字皆归 t 、 t ヰ、 ;名词后缀“子”有舌尖颤音韵尾 r  相似文献   

11.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四川移民地名沿江及平原地区高于边远山区;四川移民省籍来源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与空间距离的因素湖广籍占了约60%,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为竹枝词发展的高峰期,而四川和湖北是清代咏唱竹枝词最多的区域,以<竹枝词>为史料和研究手段"以诗解‘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以诗补史",对"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形式、社会整合及影响给予发掘和梳理.希望对清代四川"湖广填四川"移民社会达到管中窥豹之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日本北海道与中国黑龙江各自方言向标准话变迁的发展过程.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该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各层面的比较.在分析中结合对北海道与黑龙江两地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文章认为,两地方言向标准话变迁的过程中的相似性,不仅是两地具有的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也是历史因素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四川营山县境内的湖南安化腔声调的现状,并把它和其祖籍方言的声调 作了对比,找出了从祖籍的六个声调到移民地方言的四个声调的演变轨迹,力图反映一种方 言从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系统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郫县话入声字韵母系统的解析,一方面用实际例证来阐明前贤“入声非声”的科学论断;另一方面,对有学者认为“一切方言都不存在‘保留入声调’的问题”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6.
助词了在山东昌乐话中的对应形式有溜、嗹、咯,其中溜与了1大致对应,能用在可能补语格式V+C+溜中;咯、嗹与了2大致对应,二者在表意和句类选择上分工不同,咯侧重对事态的客观陈述,嗹侧重表达对事态的强烈情感和确认态度。除了昌乐话,河南汝南和山东沂水、沂源、莱州等方言里了2对应形式也有两个,还有些方言了1的对应形式也出现分化。造成方言了类标记出现语音形式分化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方言基于自身语法系统的需求,调节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对应关系趋向完善的内部动力,二是普通话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接触渗透带来的异语语法成分的存亡竞争。方言了类标记读音形式特别复杂,应重视方言语法系统的独立性,不能根据某一种方言的情况来判定普通话了的分合。  相似文献   

17.
武汉方言里常常听见人们说的"慢点"除了和它在普通话里一样能做形容词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和功能。从语法意义上来看,"慢点"在复句中做关系连词,有假设和假转两种情况;从语用价值上来看,"慢点"句强调了结果,有一种"未雨绸缪"的感情色彩,同时它也能精简语言,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沙溪话有丰富的持续体表现形式,虽然在其他方言中也有类似的表现形式,但所表示的体的功能有 所不同。这些表现形式有的是从近代汉语中继承下来的,而有些是独自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成都大学邓经武教授,是著名的巴蜀史研究学者。他的新著《六百年迷雾何时清——“湖广填四川”揭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全书共13章52节,连同后记26万字。该书针对数百年来几乎已成定论的张献忠“屠川”把四川人几乎杀尽,后来引起“湖广填四川”,即川人大都是今湖北麻城孝感乡人的后代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展开了一场重要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音、语法、词汇、语言表达的特殊形式等方面,对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区所特有的方言“八坊话”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