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科教学知识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必然以教师知识的习得与拓展为前提.学科教学知识(PCK)作为教师教学的知识基础,具有专业性、个体性、实践生成性、整合性和缄默性等特征,它在教师知识中居于统领性的核心地位.为了改变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困境,我们应当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出发,构建实践型的师范教育,并通过职后培训的积极引导,帮助教师在反思建构中不断生成学科教学知识,获得专业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己的思想、信念、知识及其实践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批判性研究的方式,是提升自身教育实践理性,拓展专业自主,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研究与行动结合、在研究中改进行动是教师行动研究的特征。教师在自省的计划、实施、观察和再思考的行动研究的进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教学行为,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生活质量,而且能够使教师个人的、缄默的、隐性实践知识转变成供他人分享的、明确的公共知识,促进自己教学理论的创生与建构,逐步摆脱外来的“权威理论”束缚和禁锢。  相似文献   

3.
针对本"学科"与"知识"危机而引发的知识形态研究,从根本上源于话语自觉。文艺学的知识形态,是作为文学艺术理论与批评实践的特定人文学科的理论观念体系与学科实践成果、社会行动效应的总称。其内涵同时包含知识谱系学、知识总体性、审美实践性和学科智慧风貌方面的规定性。知识形态问题域的设定,包含着主体认识论的深化、价值论的追寻,隐含着"行动意义的因果阐释"。文艺学知识形态与知识生产问题密不可分,知识生产决定了知识形态的整体面貌,而特定时期的知识形态也影响着知识生产的关系、惯习和生产环境,二者具有深刻的辩证关系。由此反思作为文学理论和文艺实践的科学,文艺学是一种审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感性实践的社会存在的历史化、地方化的学科。从根本上说是审美经验的理性呈现和历史性凝结、传承、深化,是具有历史化功能的审美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在知识场域的社会化建构中,知识分子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交织的智慧化活动,在文化空间变迁中呈现出历史(时间化)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针对地方性、应用型院校特点,探讨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优化与整合.在教学上,"打破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将知识按照专业能力发展需求进行整合,形成模块",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致力达到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通过模块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通过对学习内容的主动选择,变成学习的主动者;在"思政课"和专业结合上,把地方特色和我院研究生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与"思政课"涉及的理论以及社会实践认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研究生对专业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增强研究生对区情的了解和服务地方意识.  相似文献   

5.
培植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价值在于提升职前教师就业竞争力并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当前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不足,与教师教育的研究者和承担者在思想观念上对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重视不够,课程体系、培养机制不利于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相关.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植必须通过把处于边缘地位的实践课程提高到与理论课程同一高度...  相似文献   

6.
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从事研究可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定的"行动研究",即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不等于否认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行动研究必须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西方哲学研究为什么体现出"社会哲学转向"?今天的哲学研究究竟应当向何处去?结合对许茨的、诉诸"过程"和"建构"的现象学社会世界研究的批判性考察,不仅肯定这种转向的存在,也指出了其实质性内涵是通过走向"社会世界"而寻求彻底改变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研究立场和方法论视角;同时,由于许茨和绝大多数当代西方哲学家一样仅把"过程"和"建构"当作理所当然的基本预设"点到为止",所以,根本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有待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行动的研究之学术危机的拯救方法就是产生一种新的知识行动研究模式,即是说在"强知识弱行动"和"强行动弱知识"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强知识强行动"研究模式,笔者称这种知识与行动研究模式为"强强纲领"。在这个纲领的推进下形成一种新的知识样态即"知识行动论"来解释和说明使知识时代社会扎根的知识行动(知识实践)。从知识与行动之关系演进的逻辑中衍生出知识行动的概念便成为了一种自然的内生过程,这就是知识行动论的知识逻辑。  相似文献   

9.
学科教学知识(PCK)和标志性教学法是舒尔曼提出的两个核心概念。学科教学知识注重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而标志性教学法则注重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和优秀教师经验的传承。高校新任教师在入职后通常直接进入课堂实施教学,缺乏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技能的机会。标志性教学法可以帮助高校新任教师深化对专业知识结构的认识,丰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弥补高校新任教师在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上的短板。在此理论框架下,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土地与食品系统学院的助教专业发展项目为例,通过明确和"外化"可持续发展食品系统专业的标志性教学法,从设计、实施和评估等方面探寻促进助教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以标志性教学法的使用和反思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发展项目,强调标志性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能够以教学实践为中心,赋能助教,在不过多占用课外时间的情况下增进助教对学生学习困难的了解,提高其教学技能,增强助教与任课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科专业知识与标志性教学方法的结合,最终达到丰富和完善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通过建立和加强学科教学知识与标志性教学法的联系,为高校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默会知识引导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默会知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重新诠释“知识”的内涵、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正确运用教育叙事策略、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建构默会知识,实现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幼儿园师资的培养重任。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学前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该如何习得?本文认为:学前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可以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而获得,实践性知识学习本质上意味着师范生的一段学习旅程和经历,最终促进其综合实践素养的形成。依据著名学习理论专家阿斯汀的"I-E-O学习评估理论"模型,将学前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学习从"意向、参与、素养"三个维度加以设计"。意向"是学习的逻辑起点",参与"是学习的过程,参与程度是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素养"是学习的最终收获。  相似文献   

12.
教育行动研究作为一种解决现实课堂教学问题的实践方法和特殊的教师教育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它倡导教师即研究者通过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在职教师重建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是在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语文程序性知识之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价值,但无论课程层面还是教学层面,语文程序性知识的呈现都比较匮乏,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均不够充分。郑桂华教授的《排比》示范课是探索程序性知识课堂建构的成功案例。研究其语文程序性知识的建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语文程序性知识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强化语文程序性知识教学的意识、引领语文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实践,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成效。语文程序性知识的课堂建构需要更多一线教师担起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要兼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是"双师型"教师的应有之义.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出高技术人才的保障,也是促进生产和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出发点."产教融合"是产业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形成的有机整体,从"产教融合"的角度看,当前双师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实践平台不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教师绩效考评形式化,缺乏"双师"激励机制等,要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制定教师准入标准,改革师资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共同体",创建教师实践平台;建立教师考核方案,探索教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学科对关涉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社会行动的因果性意义的阐释功能,为我们采用"介入"路径反思和重构文艺学学科知识生产的社会学意义提供了根本性的学理依据。据此考察,新时期以来我们在文学史事件中经验、建构的学科知识,其真理意义和方法论意义并非自明的、静态化、无须重新验证的客观存在,相反,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意义恰恰在于文艺学知识群体对于社会实践的价值确证、因果诠释和情感再体验的行动中。这种基于沃勒斯坦"否思"认识论的视角,作为对认识论理性建构的一种"负的方法"的思考,引导我们重申文艺学"知识的不确定性"意义,也为学科知识形态的重构提供了现实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和实务推进中的一种自觉的群体性的学术取向和实务导向。社会工作本土性知识的合法性建构表现在:文化价值观念关联、话语过程与价值性合理性对话,意识形态、政治实践过程与合法性辩护,地方性知识、本土经验反思性与有效性建构。其知识建构原则体现为:契合本土经验和满足现实需求原则,与西方知识沟通与理性对话原则,本土文化资源发掘、开发传统与超越传统的原则。其知识建构路径表现为:"本土性契合"和"结构性亲和",文化主体意识自觉、自主性实践和反思性建构,以"认同问题"为核心和创造性转化,实现理论建构中的历史—文化嵌入性。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经由创造性转化的符号资源、社会表征系统和价值系统,构建中国文化系统下的社会工作的意义生成方式、言语的有效性基础、意义生成规则和社会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教学知识是物理教师从事专业教学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是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内涵是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可以让学生学习的形式。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包括物理教学理念知识、物理课程知识、关于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知识、物理教学策略知识、物理学习评价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来自于教师的实践智慧,并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诸多过程而获得,是物理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情境的互动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从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教学现状来看,他们实践性知识相对欠缺,对教学实际问题处理的能力弱,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支教"农村学校和顶岗"实习"的效果。高等师范院校可通过改革教育实践课程、强化教师专业引领、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等多种路径来培养"实习支教生"的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专业地位明确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专业教育.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活动时必然受到教师专业伦理和道德以及教师专业学科教育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遵循专业道德法规,以此规范自身的行为和道德,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注重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教师广博知识的储备以及教师专业的发展对教师专业教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缄默知识引导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重新诠释"知识"的内涵、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正确运用教育叙事策略、建立学习共同体,是幼儿教师建构缄默知识,实现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