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是指老年人(≥60岁)在器官老化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基础上由某种诱因激发,在短期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序贯或同时发生衰竭。我科是一个老年病综合科室,现总结我们多年来对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老年人口中,心脑血管、精神、神经、血液、代谢、泌尿系统等慢性病的患病率达70%以上。住院老年患者中同时伴发三、四种疾病者占50%以上。老年患者生理和病理改变.导致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敏感性的改变,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增加毒副作用,多种药物同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复杂性。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而用药依从性的改变,往往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疗效降低,甚至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疗支出的增加。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8月住院的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相关护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如何从护理角度指导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依从性,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老年糖尿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可影响其它老年病的发展、诊断和治疗.其他老年病的存在、诊断和治疗亦可影响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治.因此有必要专门讨论老年人糖尿病.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老龄相关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常见,低血糖易感性增高,低血糖所致心、脑损害易发生且病情严重,治疗上更需家属配合,治疗目标有别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相关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及抗栓治疗现状。方法对黄山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经住院明确诊治的42例80岁以上高龄房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持续性房颤33例(78.6),持续性房颤5例(11.9),阵发性房颤4例(9.5)。患高血压22例、心衰19例、冠心病12例。永久性房颤患者和阵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大都具有一种以上中危因素和或高危因素,35例患者选择抗血小板治疗,接受华法令治疗为0,4例患者存在抗栓禁忌证,3例患者放弃抗栓治疗。高龄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增高,因心衰致死率增高。结论慢性持续性房颤是高龄老年人房颤的主要特征,老年房颤同时伴有多种相关基础疾病,高血压、心衰、冠心病是高龄老年人房颤的主要因素,老年房颤常有多个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生率高,但华法令抗凝治疗率低,应针对个体选用合适有效的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发病高峰时点,从而预防和降低本病的发生率。方法对263例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应用圆形分布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发病时间分布存在明显昼时性差异。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存在昼时性差异特征。因此,提高老年人对疾病危害的自我认知能力,对有脑出血基础疾病高血压疾病的自我防治能力,对基础疾病进行有效合理治疗、监测,可以预防和降低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存在年龄大、共病多、身体机能整体下降的情况,在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由于医学常识不足、沟通不够顺畅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或成员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受疾病困扰的老年患者可能存在不能顺利或自主作出医疗决策的问题或困难。文章阐述了医学伦理学在医疗决策中的意义,分析了临床中常见的医疗决策模式,从医学伦理学视角探讨老年患者在就医或疾病诊治过程中近亲属参与决策的现状。提出老年患者近亲属参与医学决策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伦理问题,并针对这些伦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从而使老年人在就医中感受到人文关怀,真正实现社会的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程度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治提高参考。方法将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三个年龄段,分析病因构成特点与心衰类型,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LVD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范荣华 《社区》2013,(15):26-27
江西省吉州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4.3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其中独居、空巢、留守老人有2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7000多人,90岁以上老年人1000多人。据调查,全区85%以上老年人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如何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贫血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病症。据国外资料报告,在无明显疾病的老年人中,贫血的检出率为5%~20%;住院老年病人中有贫血的为20%~40%。国内有人作过统计,6O~79岁患者中贫血发生率为35.5%;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中,营养、医疗条件较好者,也有近30%的人患有贫血症,而条件较差者的贫血发生率则高达49.3%。 那么老年人为何容易贫血呢?其一老年人平时进食量较少,肠道功能对铁吸收利用低下;其二老年人较多患有各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从而对维生素B12和叶酸吸收不良;其三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也相对下降,还有服用某些药物等均会引起贫血。此外,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老年人失偶、独居或有运动障碍、社会活动少的,更易发生贫血。  相似文献   

10.
近日,有些老同志写信或者打电话咨询有关头晕、眩晕方面的问题,询问眩晕与头晕是不是一回事?这里提供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眩晕和头晕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症状。近年来,全世界患眩晕和头晕的人数不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此类患者约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15%。此病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约占老年门诊病人的80%以上。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和老年病增加、神经系统疾病上升及交通事故中头部损伤有着密切关系。此外,现  相似文献   

11.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0多年来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从近年的统计来看.发达国家普通人群中就有6.5%-10%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其中美国的肾脏患者数已经超过2000万。中国目前尚无详实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初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8%~9%。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人(〉65岁)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呈现退化趋势,这样就使老年尤其是高龄(〉80岁)人群中。肾脏病患病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手术期处理的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26.53%),围手术期死亡1例(2.04%)。结论老年人结肠癌有其特点,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治疗伴发的疾病,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老年病也逐渐凸显,老年人的听力健康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临床治疗中,人们对老年人听力问题的认识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年人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随着老年疾病患者使用药物种类和数量增加,用药的安全隐患也增加。本文对老年人用药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老年人用药现状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降压达标用药情况,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特点。方法按JNC7标准,回顾性分析127例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降压达标用药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以联合用药为主,2联最多,方案是CCB+ARB。结论老年高血压降压达标存在临床特殊性,多需联合用药,宜选长效、控释制剂,缓慢降压,在血压达标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我院1995-2004年60岁以上418例住院死亡患者死因病种分析,了解城区老年主要的致死疾病原因。方法运用湖北中医学院病案管理软件对病案首页进行计算机管理,筛选60岁以上的住院死亡病案按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人数只占同期住院人数的15.8%,其死亡人数占同期住院死亡人数的42.09%,男性占主要。死因顺位一、二位是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占死亡人数的67.22%。死因主要病种顺位是脑出血、肺癌、损伤,男性以肺癌居首位,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36.5%;女性致死疾病病种以脑出血居首位。结论通过对老年人致死疾病原因分析,早期重点针对性的做好老年主要致死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改善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降低老年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观察48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情况及停药原因。结果观察48人中有25人自行停药,占52.08%。结论导致患者自行停药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对服药的认识不足,如何让患者规范用药,有待于临床医生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七情背景与生活事件的现状。方法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王米渠教授编制的七情背景与生活事件量表,于2015年9~10月对成都市某老年病专科医院住院老年人患者和同一行政区域内的非住院老年人实施七情背景与生活事件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住院老年患者与非住院老年人的七情背景与生活事件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医情志调护对住院老年人病情缓解和情绪调控有明显效果,应该在医养结合型机构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层社区中心更应重视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对某社区中心2013年全年60岁及以上患者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格率87.5%,不合格12.5%,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者占8.9%,因联合致不良反应增加者占0.6%,配伍禁忌者0.4%,用法用量不合理者1.2%。结论老年患者用药现状不乐观,呼吁全社会医务人员及家属都来重视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便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组症状.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广泛的专业合作。便秘常见于老年人。据有关资料报道老年便秘约占公众的20%。我国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便秘的患病率为11.5%,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将的便秘与防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