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也有不少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在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计有29,657人。各地普米族有不同的自称:兰坪、丽江、永胜的普米族,自称“普英米”;宁蒗的自称“普日米”或“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各地还有自称为Phzo m或tsho mi的,这是同一名称不同方音的变读。  相似文献   

2.
国内普米族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米族的研究颇受学术界关注 ,成果不少。本文从历史、社会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就普米族的学术研究状况作了综述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普米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总人口29657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滇西、川西南一带,长期以来与汉、白、傈僳、彝、怒、回、纳西、藏等民族杂居。其语言的社会功能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拟以普米族最集中的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调查获得的语言、社会材料为主要依据,根据普米族语言使用的情况,简要概括普米语的社会功能,就其今后语言功能的发展前景及文化教育对策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普米族的“八卦图”章虹宇1990年,笔者为调查普米族的“文字符号”课题,在云南宁蒗县永宁瓦都村一个姓杨的普米族家中的西厢墙上,发现了一组神秘的“图画”,人们称其“八卦图”。普米族没有统一的文字,但普米族的先民曾创造出一种原始符号,此种符号分为刻划记事...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月 17日至 19日 ,云南首届普米族“吾昔节”文化研讨会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隆重举行 ,来自省内外的 30 0余名普米族嘉宾、学术界专家及众多新闻媒体代表与兰坪 2 0多万各族人民沉浸在欢乐详和的节日气氛中。兰坪位于著名的“三江 (澜沧江、金沙江、怒江 )并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 7% ,是全国唯一的普米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县长和树军主持了文化研讨会 ,并向各位来宾和专家们简要地介绍了兰坪县情及发展目标 ,诚挚地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投身到振兴兰坪经济文化的大潮中。云南民族学会会长、云南省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6.
“冗坑”,普米语意为“给羊”。它以杀羊祭的形式、以叮祝歌和指路歌为内容,是兰坪普米族葬仪的核心部分。送丧之前,向死者献上一只雪白的绵羊,意在让白羊伴随和指引亡灵寻根归宗、回到遥远的故土。 “给羊”的来历,在普米族中有两种传说。宁蒗的传说,大意为:一大群羊无意中冒犯了一头产仔母狼,母狼带领狼族复仇,几乎把羊群吃光。喜鹊、乌鸦等不但不帮忙,反而助狼作恶,最后只剩下三只羊。在此危急关头,九个普米猎手射杀狼族,仅有母狼漏网。得救的三只羊为表报恩,对猎人许诺:活着供猎人吃、穿,死了也要掏出心来奉献,还愿为归宗的普米族亡灵作伴引路。兰坪县传说的来历是:兄弟  相似文献   

7.
来自泸沽湖边的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诗风纯净和谐,其诗歌主题可以归纳为"眷恋":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故乡女人的眷恋。鲁若迪基的乡土诗反思现代文明,呼唤久违的野性;其爱情诗则热烈袒露,简单直接,彰显浑然天成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8.
普米族服饰     
普米族服饰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由于时代的变化,普米族过去的一些穿戴方式如今不再盛行,但仍保留着许多自己传统的穿着习俗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普米族白石崇拜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石崇拜是中国西南地区普米族宗教信仰的表征之一,具有普米先民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多重文化内涵。作为图腾象征物它具有保护部族成员的功能,西南各族群供奉白石图腾象征物,是期望得到图腾神灵的有效保护。普米族、羌族、藏族、纳西族先民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在藏彝走廊迁徙、征战、交往、融合,作为氐羌族群共有的白石崇拜也经历了长期的文化互渗,以致在藏彝走廊狭长的地域范围内,形成诸族群大同小异的白石崇拜文化圈。诸族群对白石的崇拜不仅是象征祖先神灵,也是古羌集团源远流长的尚白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藏彝走廊"内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普米族、怒族、傈僳族等诸多民族的神话中不仅仅表述着白我族群的再生,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各族也在重新归类性地想像着该走廊中的其他族群,也就是一种族群关系在自我与他者的人群分类与界定中明晰地新生出来,从而形成了这些族群在文化认同、族群认同与祖源认同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划分异类语言、异文化、异族群的文化地理及生存空间等多维空间的交叉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普米族的“汗归”,相当于汉族中的和尚;汗归文,亦可以叫做“汗归的专用文字”,实际上,它是由33个字母组成的藏文。 据考证,它的创制时间是在公元7世纪前,由一种古老的象形藏文组成,大多用于记录苯教。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日益强盛,松赞干布在统一藏区之后,选择吐米桑布扎研制藏文。吐米桑布扎将60多个印度字母以刻章式倒字为藏字母,读以藏音。后经不断改进,并压缩成了30个字母,另加四个辅音,逐渐形成了今天普米族的汗归文。  相似文献   

12.
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不同层次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渊源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现象。普米族的节日文化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进程方式和深层次的内涵。 1 普米族的节日文化活动,按年历顺序,有以下几种: (1) 吾昔。“吾”意为年,“昔”意为新,即新年之意,俗称“小过年”或“普米年”。“吾昔”的时间不同于其它民族,大部分普米人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初七晚上吃年饭,欢度新年第一天的到来。这是因为,远古的时候,普米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为族群关系研究提供了典型的案例。本文以当地普米族、藏族家庭庆祝火把节、春节等节庆的场景为材料来说明当地族群之间存在若有若无的边界。田野经验表明,香格里拉地区的族群关系具有两面性,一面是他们彼此之间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混融,另一面则是不同族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展现"自我"与"他者"的区分,而在更大的仪式场景下会整体呈现族群之间这种辩证的关联。总体而言,本文试图以香格里拉的族群关系为例来审视既有的族群理论以及族群性讨论。  相似文献   

14.
[摘要]作为探寻传统乡村社会和现代传媒的深层互动,并关注传媒对村落带来的社会整体性影响的研究来说,社会空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视角。文章以一个普米族的村寨为个案,探寻这个传统的少数民族村寨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原有的社会空间如何发生变迁以及在新的社会空间中,人们的想象和认同如何得到拓展,人们又是怎样借用媒介来扩展社会空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普米族、白族、纳西族、怒族和独龙族等南方诸民族中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格萨尔》异文,它们与青藏高原的格萨尔史诗遥相呼应、一脉相承。然而与藏族格萨尔史诗相比,它们在文本形态上呈现出对史诗宏大叙事的简单勾勒,处于史诗的萌芽状态。这些文本在角色组成、形象塑造、主题情节等方面都具有类型化、简单化、程式化的特征,保留了史诗的故事范型和核心主题。《格萨尔》在南方诸民族中的流布,是藏族文化传播和文化交融互鉴的结果,也突显出南方诸民族共同的呼唤英雄、崇拜英雄、寻找英雄、塑造英雄的文化情结,彰显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和精神旨归。  相似文献   

16.
在喜歌剧、轻歌剧、音乐剧等舞台表演艺术中,艺术语言是推进情节展开,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内心世界的常用手段,而在话剧中艺术语言则是演员表演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载体,戏剧的艺术语言是借助声音表达人物感情的语言。本文就表演专业领域对演员艺术语言训练的教学实践,针对艺术语言的艺术特征,声乐训练对演员艺术语言音质音色追求的重要性、戏剧艺术语言与声乐训练互为影响以及互为渗透的内在关联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图腾崇拜与色彩崇拜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彝族的黑虎崇拜与普米族的白色崇拜各具特色。生产力水平、战争及民族交往是影响图腾演化的主要因素,并以图腾为介质影响着其民族色彩观。图腾的式微使色彩的替代作用上升,并逐渐被赋予某种族徽和避邪功能而改质换形,成为民族风俗。  相似文献   

18.
创造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小说当然也有意境.正如叶朗先生在论小说美学时所指出的:“凡是艺术,都要创造艺术形象.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中,主要是创造艺术意境.而在小说、戏剧等艺术中,主要是创造艺术典型.但是诗、画和小说、戏剧可以互相渗透.就  相似文献   

19.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人们往往会忽视艺术的应用。其实,艺术性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等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文学艺术、构图艺术、电影艺术、交互艺术和音乐艺术等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关系、作用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运动是历史的主题,动态美是一种具有魅力的艺术形式,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追求运动美,中西方都有图形运动美的研究,动态美中最感人的应该是具有动态的韵律感受。在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或图形等设计艺术领域中,都可以感觉到造型因形状、大小、位置、色彩明度等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倾斜、集聚、变动或频闪传递等不同的动感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