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夏文献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夏文献研究是西夏学研究的一大分支。它主要包括西夏文文献、汉文文献研究两大部分。我国学界从 19世纪初首次发现并判识西夏文铭刻、佛经文献始至 2 0世纪末编撰大量水平不让俄日的文献研究专著 (译著 ) ,经历了 2 0 0年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一 )启蒙时期 (19世纪初至 2 0世纪初 ) ;(二 )真正起步并取得重大成就时期 (2 0世纪初至 30年代中 ) ;(三 )萧条时期 (30年代中至 70年代中 ) ;(四 )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时期 (70年代末至 90年代末 )。  相似文献   

2.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反身代词系统呈现出了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迹象和印记,这种迹象和印记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反身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自个、各自"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自己各儿、各自"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阵容,其间的删汰整合昭然。就反身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自"由18世纪兴盛到19世纪式微直至20世纪没落;(2)"自己"由18世纪对"自"首度超越到19世纪独领风骚直至20世纪依然一枝独秀;(3)"自家"由18世纪式微到19世纪持续衰落直至20世纪难觅踪影;(4)"自个"200年一路沉寂;(5)"自己各儿"19世纪昙花一现;(6)"各自"由18世纪首度现身到19世纪衰落直至20世纪消失。这便是北京话反身代词自1750年至1950年的发展演变史。  相似文献   

3.
实义切分理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的萌芽阶段;(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心理学阶段;(3)20世纪上半叶的结构句法学阶段;(4)20世纪下半叶的功能语言学阶段;(5)目前的符号学、认知语言学阶段。实义切分理论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它能从各语言学科的发展中汲取营养,与语言学的发展共同进步,同时又为各语言学科提供充分的解释力。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分阶段对实义切分理论的研究成果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预测该理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在19世纪初进行的自由主义批判,是对自由主义的一种德国式反应。同时,由于自由主义经过从17世纪的英国到18世纪英国的发展、从英国到法国的发展、从法国到德国的发展,它无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内在矛盾与危机都已得到暴露。黑格尔在不同于浪漫主义立场上作出的自由主义批判,在他自己心中意味着一场彻底的学术革命。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近100年间,德国移民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境移民人数在阶段性变化的前提下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总体发展趋势,移民来源、移民方式等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的高速工业化,德国由出境移民国家转变为入境移民国家。  相似文献   

7.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各国到处都出现了一场反对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尤其在德国,浪漫主义与政治的关系取得了最为完备和典型的形式。德国浪漫主义绝不仅是一场文学运动,它很快波及到了德国近代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而深刻地影响了德国近代的政治生活和历史发展。因此,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研究德国近代浪漫主义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19世纪下半叶迄20世纪初英国历史发展中的如下三个问题:(一)这一时期社会改革的基本内容;(二)如何公正地评价这些改革;(三)怎样分析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及其国际地位。(一)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的总体走向与基本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儒学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大变迁相俱进,与中西古今文化的碰撞、交流、融会相伴随,其形态与功能发生了由古代向现代的转换。这种古今之变是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的总体走向,其展开过程呈现出诸多历史环节:(一)从经学时代向后经学时代的嬗变;(二)从建立孔教到开创现代新儒学的转换;(三)20世纪30-40年代现代新儒学的兴起;(四)20世纪下半叶台港地区儒学的开展;(五)近30年来中国大陆新儒学的出现。只有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才能对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作出深入的考察、细致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中期,形而上学成了海德格尔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海德格尔之所以转向形而上学研究,既受到一战之中以及一战之后德国复兴形而上学思潮的影响,也是为了摆脱基础存在论所带来的哲学人类学定位,同时还为了更为集中与彻底地研究存在的问题。转向形而上学也反映了他在学术表达方式和人事方面的考量。30年代中后期,海德格尔有了新的形而上学转向———转而批判形而上学本身,这使得其思想历程彻底步入了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前德法两国作家—读者二元体系因其构成要素,使文学成为一种建立在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趣高度一致基础上的“辨认仪式”。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这一二元体系的构成要素的变化,使作家产生了独立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这也使文学具有了批判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因社会地位的提升,进而要求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的政治诉求。作者—读者二元体系也折射出18世纪德法两国资产阶级所处的历史环境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在18世纪的德国,抒情诗开始走入家庭,“自然”、“简单、纯朴”和“情感主义”的美学观点影响到了歌曲的创作,特别是随着印刷术的革新,妇女对文学和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乐器的改革,艺术歌曲得到极大发展。而以简单化与业余化为特征的德国早期艺术歌曲,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初具雏形,并为19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之风鼓荡于中国,其理论渊源来自于西方,以法国为代表的强调公民理性联合的民族主义、以德国为代表强调共同族群文化信仰的民族主义尤有影响。其影响下,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主义理论探讨中出现了民权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与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与反传统民族主义等不同的主张。这些思考奠定了未来中国关于民族主义思考的框架,后世出现的国家民族主义的盛行、多民族一体格局的成形、反传统民族主义的持续及文化民族主义的曲折等,都可见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19世纪末心理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诞生的主要影响,重点分析了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美国的心理进化论三种理论,在对各种理论的代表人物各持己见的思想进行的阐述分析的过程中,揭示他们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急遽变迁中 ,中国的学术研究却未能如往昔一样在动荡的社会现实和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反而陷入了流与变徘徊的尴尬境地。其间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既涉及到中国学人的角色定位、学术理念和学术价值评判标准、学术研究能力等问题 ,也涉及到学术制度、学术生存环境与学术氛围等方面的问题。面对着如此繁杂和尴尬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人唯有真诚地努力 ,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学术研究功力的同时 ,改造现行的学术制度 ,拓展学术生存空间 ,创建科学合理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术运作机制 ,方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德国大学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的德国大学在"学术自由"理念和制度,讲座制和习明纳的教学方法以及图书馆和实验室作为重要研究手段等方面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许多研究美国这段历史的学者都认同的事实。但是美国大学对于德国的影响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结合本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模式的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塑造新颖科学的管理理念,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以开拓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界学习的对象,作者通过自己在德国接受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经历,提出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认识,同时对比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董春华 《东方论坛》2007,(1):112-118
作为比较法方法之一的功能比较方法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德国.二战及前夕,欧洲诸多法学家逃往美国,促进了美国法学的发展,却大大影响了欧洲法学的发展,功能比较在德国的发展也基本停滞.二战后,美国法学各学派的繁荣发展支持了功能比较在德国的复兴.功能比较的繁荣和发展与注重现实的社会法学与现实主义法学有密切联系,它弥补了规范比较的很多缺陷,应在比较法的方法论中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