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借助福柯的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对比夏洛蒂·伯朗特的小说<简爱>和简·里斯的小说<藻海无边>.<简爱>中体现的是理性话语,而<藻海无边>中体现的是疯狂话语,两个文本揭示了一个故事的几个侧面,也发映了文化话语对于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藻海无边》是20世纪英国女作家简·里斯的代表作之一。里斯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这一独特的女权主义者代表形象。里斯在《藻海无边》中通过安托瓦内特这一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示了19世纪父权制下西印度群岛殖民地中女性、自然、男性三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借以表达她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女性与殖民地的自然环境一样,同样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都是父权制下的悲剧受害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个性心理学自卑情结理论的角度,分析简·里斯在《藻海无边》文学创作的主要心理动因。简·里斯书写此书,实乃其对自身难以排遣的种种自卑感所做出的补偿;对里斯而言,写作是一个庇护自我、自由驰骋想象的天堂;写作是让她度过人生苦难的一剂良药;在舒缓内心痛楚、消融痛苦记忆的写作中,里斯的艺术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4.
刘亮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65-66,129
文章通过对比《简爱》和〈藻海无边〉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经历,以及她们对待父权制社会和性不同的态度以此发现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女权主义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比《简爱》和《藻海无边》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经历,以及她们对待父权制社会和性不同的态度以此发现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女权主义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简.里斯的小说《藻海无边》自出版以来就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起批评界的高度重视,也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里斯本人也因此书确立了她作为经典作家的地位,获得当年英国皇家文学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并被接纳为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其作品通过对女主人公安托奈特的身份危机和不幸婚姻的剖析,体现了不同社会背景之下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7.
加勒比海作家简·里斯在其著作《藻海无边》中利用各种意象来诠释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的身份危机,其中,镜子意象的运用尤为突出。笔者从安托瓦内特与母亲和奶妈、其他黑人、丈夫、镜子四重关系来探讨小说中频繁出现的镜像/映射在安托瓦内特身份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藻海无边》是简.里斯为《简.爱》里面罗切斯特的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妻子所写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对各种死亡的描写,有人或动物的形形色色的死亡,也有人物精神的崩溃,也就是疯癫———就是已经到场的死亡,以及最后女主人公必然的死亡。在这一系列死亡的意象背后表现的是一个阶级的没落和帝国主义强势话语下一个女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藻海无边》是二十世纪英国女作家琼·里斯的杰作,作者分析了小说中自然和女性之间的联系,并揭示自然和女性在父权制社会观下遭遇的困境,以探讨两性和谐和人类健康发展的出路——唯有人与自然的平等共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才能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藻海无边》是英国女作家琼·里斯的代表作,在这部经典作品中作者通过别具一格的写作技巧和构思生动描写了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和人生经历,表达了对帝国主义、文化压迫和社会等级制度的强烈不满。在这部作品中,镜像技巧是尤其值得注意研究的,作者在对主人公的描写和介绍中,通过一系列的镜像来衬托和反观,大大加深了文本的思想深度,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写作形式,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将重点研究小说《藻海无边》中的镜像作用,深入剖析文本中的文学魅力及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藻海无边》不仅重写了《简·爱》中疯女人的故事,还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对《简·爱》中文明康健、基督教使命和绅士风度等英国神话进行质疑,从而对构建英国民族身份的多重属性釜底抽薪,揭示英国神话的虚幻本质。  相似文献   

12.
加勒比海女作家简.里斯的代表作《藻海无边》回写了经典小说《简.爱》,重构了疯女人伯莎.梅森(即安托瓦内特)与罗彻斯特的婚姻故事。文章通过话语结构学说,对反映安托瓦内特和罗彻斯特关系演变的几段对话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两者的关系不是静态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而是经历了和谐、摩擦、对抗和沉默无交流的四个阶段,导致其关系逐步恶化的主要原因,是Coupland等人关于交际失误的分析模式所指出的,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规则差异的误解,对群体外成员和文化的怀疑和恐惧,以及民族—群体中心主义所产生的文化冲突,这些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和冲突导致了安托瓦内特和罗彻斯特之间交际的失误,也酿成了他们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这一翻译理念入手,指出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比评论《简·爱》的两个中译本来进一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会话含义是指说话内容和暗含意义之间的关系。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是用语用学研究会话含义的一个重大突破,而此后利奇、莱文森、斯珀伯和威尔逊等人推出的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则可以更有效地解释会话中种种有意识违反准则的语言现象。从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出发来深入分析简.奥斯汀小说《劝导》中的人物对话,阐明了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对解读文学作品具有的意义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简·爱》和《呼啸山庄》都是以第一人称进行追述的小说,都是在讲述爱情"寻求"的主题,遵循"失而复得"的模式。简.爱和罗切斯特在相识相恋历经重重磨难之后,最终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希克厉在尘世虽然没能和凯瑟琳在一起,但当死亡降临后,他在死亡这种永恒中和凯瑟琳得到了同一。虽然两位作家作为生活在一起的亲姐妹所处的环境相同,作品里爱情主题模式也相同,但两部小说的情节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两位作家在处理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安排上大不相同,而这种不同的安排是由于文本的情节复杂程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从《简·爱》中的伯莎到《雷雨》里的繁漪,疯女人逐渐走下了紧锁的阁楼,在窒息的男权社会里争取话语的主动权。相同的命运遭际,不同的反抗形式,历经一个世纪后的疯女人,在夹缝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她们的蜕变,揭示了女性意识由"他者"到"自我",从蒙昧到觉醒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7.
文学名著在我国被反复重译,每个时期的译本透露当时的语言、出版、文学风尚、读者要求和总的社会文化情况。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展示了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众所周知,译者并非处在一种理想化情形下,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翻译。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说,翻译界一般存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通过对比研究分别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两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可以揭示译者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下主要倾向于哪种翻译策略,"归化"还是"异化";及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异化"的翻译策略是否最终会占上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