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汇量是制约众多外语学习者向深层次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众多外语学习者在阅读或交际过程中在遇到生词时往往采取多种策略从而达到篇章理解的目的。猜测词义是词汇学习的一项有效而直观的方法之一。在猜词过程中,学习者可通过多种策略达到猜词成功的目的,语境化是重要手段之一。语境是语言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任何语言的理解都无法脱离语境。通过文章中的列举分析,可得出语境可大致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二者共同作用于词义的理解。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了猜词过程中各种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其与猜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探讨了语境在中国外语学习者猜测词义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外语学习者提出词汇学习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动量词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汉语词汇发展历史,虚词一般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通常会因某个词的组织结构变化和词义演变等因素影响而引发词性的变化,使其失去或淡化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词汇语法化过程。而动量词的产生正好与之相符。动量词的产生与动词密切相关,是由动词演化而来,并非也从名词中演化而来。动量义只不过是由动词义引申出的一个义项,动量词的产生其实就是词义引申的结果。由此也可证明词义的演变也是诱发词汇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色彩词在不同的语言使用中词义不尽相同。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英语的色彩词在复合词中、句中、谚语成语中的不同词义进行了辨析。并对中英文化中的某些色彩词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以“点”词族的形成轨迹及词义演变为例,以顺向思维方式、语义分析纵横两个角度,深入语素内部,探讨语素A与B的结合理据及它们对词义C的贡献。研究发现:语素义的呈现是一个在组合关系中竞争选择的过程,其结合理据在于语素内部潜在义素的吸引和融合。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可表现为:语素整合特征揭示词义;语素强化特征凸显词义;语素显化特征暗示词义;语素凝结词义参与新词;语素隐喻特征表达词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的英语词汇构建中,已涌现出了大量的析取构词现象。析取词是一种边缘化的构词法,不容易界定。它是从多音节词或复合词中析取出部分音节或臆断的词素加以利用,成为约定俗成的词缀的一种构词方法。在析取词和派生词、类比词的应用中可以发现:词素化现象的词义变化呈三种变化趋势:词义的整体性变化,词义的缩小化和词义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6.
词义石化现象是外语习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词义石化现象有多种表现,程度上也有差异。词义石化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可以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学习者避免石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广雅疏证>所涉及的"正反同词"现象的最重要的形成原因,是由词义性质和词义范围产生的词义引申.由词义性质引申形成正反同词,其内在理据是"义相反而实相因",其具体方式是相关代用和相因推演.由词义范围引申形成正反同词,表现为由语境引起词义范围缩小,从而使上位意义降格为互相对立的两个下位意义.视角单一和比较对象不同,也是正反同词现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是商标词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词的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和顺应目的语文化,以"目的论"为指导适当处理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文章结合翻译实践提出了文化意象的六种移植路径:归化、异化、复制、补偿、转换、替换。  相似文献   

9.
以语义特征的方法去分析古汉语词义是一个新的视角。是从微观方面对古汉语词义做进一步分析。以往的古汉语词汇研究是以单个词为单位去阐释词义,而语义特征分析是从一类词的比较中发现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即词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因此有利于更深一步地认识古汉语词的词义特点:古汉语词义个性突出,词义概括事物直观而具体,因而区别性明显;语义特征从一类词的比较中去认识;词的语义特征表现在对中心义类的限制中;从古汉语音形义结合的特点去认识古汉语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联绵词成因的研究,既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又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它不仅有助于对联绵词运用中词形纷繁的历史现象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对词义的准确把握,而且为同源词的系联和探源、同义词的确定和辨析、词义引申系列的整理和描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形异义词是词汇在演变中经过概括后的产物,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字形相同,意义无关;多义词是词义在演变中经过裂变后的产物,即一个词由本义引申出多种含义,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语释义元词符的词义界定是元词符界定的关键,而对词义界定模式的构建是元词符词义界定的关键。界定模式体现为界定结构和界定方法,而界定结构主要体现在层次性上。释义元词符词义界定模式层次的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主要是考察元词符之间的关系,微观应着眼于元词符词义内部,微观建构于宏观的考察之上。其中,认知因素贯穿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词的功能义,是指因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而导致词的意义变化而形成的词义.研究词的功能义,重点是认识词在非常规功能下意义的变化.探讨词的非常规功能义的释义模式要注意区分逻辑语义模式与语言表达变式,以期在语文辞书中准确地、规范地说解词的非常规功能义.  相似文献   

14.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义词习得不充分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通病,是词汇深度习得不足的突出表现。运用原型理论、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以Hand为例分析了一词多义现象。多义词的不同词义构成了以基本词义为原型的词义范畴,各词义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为了掌握多义词,学习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原型,灵活构建多义词动态家谱。  相似文献   

15.
在原型理论指导下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原型理论,范畴中存在着一个原型,该范畴里的其他成员都和这个原型相似。多义词的不同词义构成了以基本词义为原型的词义范畴,各词义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文章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结合实例,运用原型理论来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从而揭示该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学习词汇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词具有静态备用性和动态使用性这二重特性。与词的二重性相适应,词义也具有二重性。相对说来,处于静态备用状态的词义具有概括性、封闭性、客观性和稳定性;处于动态使用状态的词义具有具体性、开放性、主观性和灵活性。这种动态使用状态中的词义或词在使用状态中所实现的意义叫词的言语义,与之相对的静态备用状态中的词义叫词的语言义。关于现代汉语词的言语义的种种特性,我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仅就词义在古文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作些分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帮助人们提高阅读古书的理性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7.
“香”和“臭”的词义演变及气味词的词义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语言是有系统的,它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语言的组成部分彼此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这种系统性表现于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词义的系统性也可说是词汇系统性的一种表现。一个词的词义发生了变化,就可能影响到另一些词或一大群词的词义的发展变化,从而调整了词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促进了词义系统的发展。因此研究一个词的词义演变,不仅要研究它自身的发展历史,还要注意它在词义系统中的地位的演变,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词义发展的历史。这对编写大型词典,处理词与词的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跟"的词义变化及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用法,能用作名词、动词、介词和连词,这应该是它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平面上同现的结果。文章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跟"的词义发展和语法化过程,并简要分析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词多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它是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意义.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是从原型义项演变而来的,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义项身份;词义延伸又主要通过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即转喻的邻近性和隐喻的相似性思维特征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英语仿它词是现代英语构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义观出发 ,分析英语新词语中仿它词的意义特征 ,即词义的形象比喻性、词义的类比性、词义的转义 ,可以了解词语的准确意义和演变过程 ,进而正确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