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释义学     
释义学作为解释意义的理论或哲学,已成为社会科学哲学、艺术哲学以及文学批评所集中注意的对象。基本的释义学问题是同研究一定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客观理解法是渡普尔在反思与批判以狄尔泰和柯林伍德为代表的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这样几个基本观点;应该从第三世界客体方面去解释理解的主观行为或过程;理解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理解;理解活动本质上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运用;理解问题境况是客观理解法的关键;境况分析是客观理解法的首要任务.波普尔的客观理解法扩展了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的理解范围.突破了当代主流的哲学释义学仅以客观理解法研究为对象的局限,为西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释义学以及行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线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楠明 《学术交流》2001,1(1):12-16
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是人类解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密切关联在一起.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从黑格尔的理性的人到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再到现实的人的过程,与此相应,他的哲学的创立也经历了从历史理性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再到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走向生活世界——论一种可能的价值哲学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哲学是植根于现实生活而对生活中的价值问题所做的理论自觉 ,其基本职能在于反映、解释和指导生活 ,因而从学科定位和学科使命来说 ,价值哲学乃是社会哲学的而非形而上的纯哲学理论。社会哲学层面的价值哲学与追求一种形上境界的纯价值哲学不同 ,其旨趣在于合理地解释生活和有效地指导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哲学层面的价值哲学也就是实践论的价值哲学 ,而要建构实践论的价值哲学 ,就必须具备具有足够解释力的价值理念和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5.
谷永新 《学术交流》2008,2(2):35-37
解释学作为一门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维度和新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就包含着运用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问题.用解释学意义上的理解,包含"解释""理解"和"应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解释就要对这一问题作出哲学层面的理解和阐释,从学理方面作出深层次的探讨,经过理解、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国优秀文化结合时,实际上就是在携带着我们自己对中国实际的理解所形成的视域、中国优秀文化的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交汇,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实践、应用过程.本文试图借助于哲学解释学的一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蕴涵的理解和解释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理论哲学的范式与马克思哲学关于“实践”的有限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的理论哲学范式是在"存在"本体论的逻辑终端中,或在"内在意识"的思维至上性中加以确立的,这就意味着西方哲学的范式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形态",是将自在世界或现实世界纳入"意识"范围内的理论描述和精神映象.这种理论哲学的范式其基本目标是提供某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性解释,这种解释是跨越"时空"的,超越"历史"的,因而在总体上具有"无限性"的特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方式与西方哲学的理论范式根本不同,其面对的对象是"现实世界",这意味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思考方式既受着"时空"的制约,又有"历史"的因素参与,表明马克思哲学有其"现实"的"实践"的功能,而这一实践思考方式的本质是"有限的".从这一分析理路入手,可以从新的向度上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特质.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使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放弃对自身统一界说的追寻.对哲学的界说应参照科学进行,而探索科学尚未研究或不能研究的问题,就是哲学的使命.这一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哲学界说,不仅有历史的依据和理论的证明,也能对"哲学无定性"、"哲学问题无定论"、"哲学无用"等一系列元哲学问题做出更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多次表达关于“链条──环节”的思想,即关于全部政治生活就是一条无穷无尽的链条,必须在特定时机抓住链条上的特殊环节以掌握整个链条,并切实准备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理论。本文试图对列宁“链条──环节”论的提出和发展、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一、列宁“链条──环节”论的提出和发展 把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转变成革命实践是列宁面临的时代主题,与此紧密联系,列宁提出并具体运用了“链条──环节”论。从理论上讲,“链条──环节”论是列宁提出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以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理论规定与性质的思维方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因此哲学把握世界的方式就有异于其他把握世界的方式。然而哲学思考的方式又同其它的把握世界方式有着某种联系,其中之一就是哲学与科学(知识)的联系。这就必然引发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应当如何确定哲学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历史的思想进程考察,基于不同理论框架和采取不同的思考方法的哲学家都以特定的方式去解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面对着同一的问题,却产生了诸多根本不同的解释。例如,康德与黑格尔的理论意图就在于把哲学“论造”…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从客体向主体再向实践理性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根据新的实践课题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又是对马克思的"文本"重新解读的过程.现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就是确立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以使哲学返回生活世界,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从哲学的一般意义和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出发,积极开发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域,阐明它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特别要突出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棗实践哲学的意义。就中国传统哲学特征而言,实践哲学远比心性之学更具有解释力和现实性。近代中西文化全面而深刻的交流接触使得原教旨主义的中国哲学史根本不可能。在撰写中国哲学史时,利用西方哲学的某些资源不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即便如此,在使用西方哲学观念解释中国哲学时仍要谨慎,概念不是纯粹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建构中国哲学自己的概念体系是未来中国哲学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内在批判和释义学阐发则是新的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过程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这既表现在过程哲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对中国古典哲学的青睐,也表现在过程哲学新一代思想家们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关注。在美国克莱蒙特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的推动下,过程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得以迅速开展,尤其是几所过程研究中心的成立大大促进了中国学者对过程哲学的深入研究,可以说过程哲学在中外学术交流上走在了前列。有鉴于此,我刊从本期起开设"过程思想研究"专栏,该专栏主要发表国内外过程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以期推进这一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关联的国际性学术流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们经常指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是一种解释学哲学,但事实上,19世纪和20世纪的哲学解释学往往也是过程哲学。对于保罗.利科的解释理论来说,这一点尤为正确。利科把自我描述为与其环境一起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辩证过程。这个明察,再加上他关于前语言的实在对于经验之效应的主张,使利科成为怀特海学派的一位富有启发性的对话伙伴,同时也揭示了从现象学研究与语言分析的"主体主义"中产生过程形而上学的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人类学理论中,哲学-教育人类学占有特殊地位.这个流派无论是在西欧(奥地利、荷兰、联邦德国和瑞士)还是在其他国家(日本),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以特有的方式反映出当代资产阶级哲学对人的问题的解释.哲学-教育人类学在研究现有的"人类学"级次问题时,提出了研究作为间接地表现从"地域性"理论过渡到关于人的一般学说的环节这一任务.下面的情况十分重要:其他人类学的变体,例如历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等,都  相似文献   

15.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以其开放性、兼容性与超越性,在概念和思维模式上与大乘佛教有着诸多相似性.方东美认为,大乘佛教与过程哲学最具特色的就是"圆融"与"机体"思想,这是它们最相似的地方.然而,过程哲学与大乘佛教在思想方式上存在着本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大乘佛教以"空"为核心范畴,彻底克服了二元论思维,而过程哲学的上帝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仍然具有二元论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历了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哲学"的形态演变。这一形态演变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从"客体论"到"主体论",再到"存在论"和"价值论"转换的内在逻辑。而形态演变和内在逻辑转换,又意味着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实现了从照着"宣讲"苏联模式教科书,走向了创造性地"回到"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最终走向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丁立群 《求是学刊》2005,32(5):9-12
过程哲学和文化哲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来自不同的学术传统,但二者在很多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尤其是在生态伦理问题上,过程哲学从机体主义出发,文化哲学从人类中心论出发,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时,过程哲学与文化哲学也存在一些理论分歧,尤其是在自然是否具有主体性这一问题上.过程哲学认为自然是具有主体性的,这种主体性是生态伦理的必要前提;文化哲学则认为人类是唯一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存在,人类中心论同样可以成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二者都强调采取行动解决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是自觉超越现代性所带来问题的哲学思想体系,反映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在时间上先于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真正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理论和思维范式,它必然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有某些相通之处,不仅有利于消除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对世界现代化也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今许多人的观念中 ,哲学是远离人生现实的 ,哲学的作用至多只在人的智力方面 ,比如有助于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索洛维约夫从完整知识观出发阐述了哲学的功用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 ;哲学的目的也就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而是使人摆脱外在和内在奴役 ,使人获得真正自由。而且这并非只是美好设想 ,历史上哲学的确起到了如下作用 :哲学把人的个性意识从外在强制 (无论是自然物质因素还是异己的神 )之下解放出来 ,赋予它以内在的内容。哲学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关于马克思学说整体性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在马克思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即:在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中构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系统,同时在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丰富和发展初步完成的哲学革命的成果,最后在这两种“互动”的批判中基本完成经济学革命并使哲学革命的内容和形式趋于完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启示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学说的整体性实际上包含着对后人研究和发展其哲学的一个最为根本的方法论要求——从其学说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和发展其哲学。为此,就必须形成由批判理念、问题理念和时代理念构筑而成的跨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