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语言的定位与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网络语言的定义、类型、特点、性质、定位与规范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认为网络语言是通用语言或全民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属于社会方言的性质.对网络语言要进行规范,规范网络语言的总原则是要符合全民语言发展的规律,要有利于交际,具体原则有七个:1、必要性原则;2、明确性原则;3、高效率原则;4、普遍性原则;5、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的原则;6、注重品位的原则;7、注意引导的原则.网络语言规范的具体内容,就是根据规范网络语言的总原则和具体原则,对各种类型的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鉴别,肯定并提倡既有利于交际又符合全民语言发展规律的网络语言,否定并淘汰那些不利于交际又不符合全民语言发展规律的网络语言,为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2.
虚拟与现实——论网络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交际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众多网民以网络为交际媒介,建构了独特的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虚拟社区具有与以前社会形态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有别于以前所有社会形态的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从而掀起了新兴的网络文化,诞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为适应网络交际语境而采用的一种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语言变体,因而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网络语言变异的特点,揭示网络语言变异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论证网络语言变异对现实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在网络上,主要是在网络聊天室、BBS、QQ和论坛上交流时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数字组合、字母组合等,是属于特殊群体的一种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主要服务于青年网民群体,并反映该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交际时根据交际对象是使用方言、普通话或半普通话而调整自己是操方言还是讲普通话或半普通话的过程和结果可称为“语码选择”。本文讨论了高职、高专学生在和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时语码选择的社会变项和心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通话方言辨正教学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5.
社会语言学将方言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在特定区城内使用的语言,因此它有着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拟对蒲城的一些方言进行解析,旨在进一步展示蒲城的文化内涵和淳朴、豪放的民风.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网络言语交际过程中,经常采用仿拟辞格,仿拟辞格的使用使网络语言显得妙趣横生,诙谐幽默。从社会心理角度对网络语言中的仿拟现象进行解读,认为完形心理、求新求异心理、趋同心理和娱乐心理是网络语言中仿拟现象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网络“热”词“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热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他具有方言化、简洁化和模板化的特点,呈现出由关注个体向关注社会、由特定人群使用到融入全民词汇、从单一的网络语言到被传统主流媒体吸纳、从释放压力的娱乐调侃向现实生活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方向演变和发展的变迁规律.网络热词具有上升为民族共同语和留在特定区域两个发展走向.研究网络热词对把握网络语言现状、丰富汉语词汇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是网络语境下的一种社会方言变体,有别于日常言语交际用语和规范的书面语,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汇和表达习惯上.为了提高网上交流的速度,适应网上交流的特点,广大网民利用谐音创造了大量的网络谐音词.网络语言中谐音词的运用有很强的语用功能,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效率、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使言语表达更轻松、幽默、委婉、含蓄,并富于时尚感.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催生的语言变异现象,汉语、英语、德语、日语中都有网络语言。近年来,汉语的网络语言一直受到新闻界、语言学界以及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各方面对网络语言看法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网络语言的性质、特点以及表达功能有不同的理解。对待语言变异,我们应该客观地研究它的性质、功能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是我们组织网络语言笔谈的动因。我们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是在网络上某些交际情景(如聊天室、QQ、MSN、小纸条对话等)中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字母组合和数字组合等。由于它在词汇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因此,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网络语言一直是语言学界、语文教育学界的讨论热点。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网络语言的特点一直是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