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消费-资产负债理论模型,并利用CHFS调查数据,从总消费、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质量升级三个维度来研究家庭资产负债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营性资产、投资性住房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经营性负债、住房负债和消费信贷均对总消费有显著效应,而且这些效应会随着总消费的增加而增加;影响消费结构升级的资产负债因素与总消费相同,但其效应并不随着升级水平的提高而严格增加;总消费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资产负债因素存在区域异质性;长期稳健类投资会促进城镇家庭的消费质量升级。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5-2016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Hausman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住房消费的影响,并分别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分区域的实证检验以探讨此种影响的区域性特征。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住房消费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住宅供应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对住房消费也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人口老龄化对住房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对东部地区表现为显著正向作用,西部地区则显著为负,而对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提前清偿行为的掌握是研究住房消费贷款定价、住房消费贷款保险以及住房消费贷款证券化等相关问题时的核心之一。文章在总结影响提前清偿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住房消费贷款提前清偿的一些基本度量方法与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9年澳大利亚住房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研究一些经济或非经济因素对澳大利亚老人住房消费选择的影响。Logit模型的经验结果表明,部分被测试因素的表现与生命周期假设或先前的经验研究一致,而另一些因素则有着比较有趣且特别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9年澳大利亚住房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研究一些经济或非经济因素对澳大利亚老人住房消费选择的影响.Logit模型的经验结果表明,部分被测试因素的表现与生命周期假设或先前的经验研究一致,而另一些因素则有着比较有趣且特别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分析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合适政策、持续释放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而中国区域间的显著差异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数据平台.在两步骤分析框架下的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各省级区域的住房支付能力存在显著且持续扩大的差异;在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中,住房价格、贷款利率水平、家庭非住房消费比例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负相关,家庭收入、家庭储蓄、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与住房支付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住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是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个突出难题。微观分析表明,房价变化对消费的财富效应和担保效应对于不同群体是不一样的,并受到金融环境的约束。决定房价变化对全社会居民消费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人均住房资产量及其分布结构、住房价格变化的性质、金融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因素。以1999-2009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的研究发现:(1)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和担保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通过收入效应产生负向影响,总效应方向具有不确定性;(2)1998年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价的长期上涨所带来的房产升值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并呈现出效应大小与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的区域差异特征;(3)近5年我国房价的持续加速上涨强化了房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削弱了住房财富效应,在住房和金融市场相对落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富效应的减弱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住房需求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需求函数存在地区差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有显著影响,而房价和居民人均储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影响程度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小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城市发展重点要向小城市倾斜,构建以市场为主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体系。利用调查问卷收集的微观数据,以新古典住房经济学需求理论为支撑,基于居民视角从自用与租赁、消费与改善投资两个维度构建住房需求模型,深入分析江苏省小城市住房需求结构及城镇化因素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同时,将所得结论与大城市住房需求现状进行对比,从政策上引导江苏省小城市住房市场与大城市住房市场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住房偏好的内涵与结构出发设计问卷,对辽宁省1 199个城市家庭的住房偏好因素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构建住房偏好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市民不同购房用途偏好对其住房属性偏好的影响以及住房属性偏好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住房消费用途偏好对房屋自身情况偏好的作用最强,人文与自然环境次之;住房投资用途偏好对人文与自然环境偏好、物业偏好和地理位置偏好的作用程度不如住房消费用途偏好强烈。因此,建议通过准确定位楼盘的目标客户、重视物业和地理位置来开发满足市民住房偏好的住房。  相似文献   

11.
分析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深入剖析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因素,运用调查问卷和SPSS因子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最终从政策、市场、住房消费人群因素入手,提出推动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住宅社会学视角出发,超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样态关联其社会结构诸多要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北京调查数据分析,描述北京流动人口住房样态状况,聚焦社会结构不同维度对流动人口住房样态影响.研究表明:从住房结果看,流动人口获得由政策制度支持的集体消费性住房比例较低,表明城市住房制度排斥性特征;从影响因素看,社会结构各方面因素都会显著影响到流动人口的住房样态.研究指出,超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样态的形成不仅受流入地住房制度性排斥,而且流动人口的社会结构特征会通过私人消费或集体消费机制作用于其住房样态选择,由此需要关注由流动人口构成的“漂泊社会结构”下的住房分化.为消除由社会结构因素造成的住房不平等,提出创新政府住房再分配机制、完善市场租赁和购买机制、优化流动人口社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住房作为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物理空间和生活交往的社会空间,对其迁移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CLDS 2016年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河北省地级市的农民工个体、经济和住房三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对其迁移意愿的影响作用,并验证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迁移意愿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人口特征、经济层面、住房支出和住房满意度等住房因素对农民工迁移意愿有显著影响。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间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且表现出较大的代际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镇住房保障规模既受住房保障需要范围的影响,又受政府供给能力的约束.城镇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商品房市场价格、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住房自有率、城市化率、住宅用地年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量等,将这些影响因素分别与住房保障量或应受保障家庭比例之间做实证相关分析或理想值的模拟分析,可得到部分有意义的结果.其政策含义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水平,政府可对上述指标作政策性的适度调控,使城镇保障型住房的供应量努力保持供需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面板VAR研究长江流域的消费与收入关系及消费或者收入对消费的"纯粹"影响.基于10个省的1981-2006年的宏观消费与收入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前期消费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收入的影响比较小;传统消费理论消费与收入正相关关系存在;消费变动是说明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变动影响很小.为此实施消费政策比收入政策实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住房分配和消费机制的逐步改革,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日趋显著.以青海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利用ECM理论,建立青海省居民住房支出与消费支出之间长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表明青海省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抑制青海省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住房消费公平研究方面,传统研究过于强调社会层面的公平,较难深入反映微观个体的公平特征及基本要求。从住房消费的主体视角,首先建立起主体住房消费公平感知的四维度概念模型;然后基于长沙市516个有住房消费要求的样本开展探索性因素分析,生成具备投入公平感知、产出公平感知、环境公平感知和身份公平感知的四维度模型;然后进一步展开验证性分析,验证了四维度模型的有效性。针对所构建的模型,居民区域间流动水平对投入公平感知和产出公平感知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校毕业生定居城镇的人数逐年增多,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其住房消费状况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刚毕业几年间的住房问题更加突出.深入了解他们的住房消费情况,对于改善其住房消费问题及对政府决策极具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对全国多个城市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的实证调查,在分析其住房消费意愿、住房消费现状、住房消费动机和我国现有住房保障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80后"的内涵和特征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武汉市"80后"青年的住房现状、住房消费心理及偏好等基本信息,运用房价收入比模型计算出"80后"青年可承受的合理购买力区间以及个人和整体对新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二手房3类住房的购买力水平,对其住房购买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78.43%的"80后"青年能够在其偏好水平下形成有效购买力,且在他人财富馈赠的影响下,"80后"青年整体上能够对市场上各类住房消费需求形成有效的购买力。同时,通过分析影响"80后"住房购买力的主导因素,得出他人财富馈赠对其住房购买力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四个因素中,绿色消费意识的影响最为直接,价值观影响更为深远,环境知识与消费者感知障碍的影响因人而异,据此,提出绿色消费行为决策机制理论模型:消费者形成了对绿色消费的态度,达成绿色消费意愿,从而最终影响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依据各项调研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成因;从个人与心理两个角度,归纳影响旅游业绿色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探讨我国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