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一轮发展形势面前,镇江要在落后于苏南、被苏北紧紧追赶甚至被部分超越这样一种窘境下加快发展,除了在理念、技术、资金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外,至少还缺样东西,就是大爱精神,一种大爱的精神状态。我们今天谈解放思想,就是要让所有的镇江人振奋起来,让“大爱镇江”真正成为全体镇江人的精神,而不是镇江少数精英在纸上谈的精神。要用镇江发展的新目标来鼓舞镇江人、激励镇江人、激活镇江人;让所有的镇江人都明白镇江发展为了谁,镇江发展要靠谁,用发展的目标真正树起大爱镇江的精神旗帜,并让大家集聚在这面旗帜下。  相似文献   

2.
镇江历史上称为“吴头楚尾”,处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处,这一优势使当地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塑造了镇江人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对于新时期推动镇江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大爱镇江”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镇江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在苏南。然而,苏南的位置并没有给镇江人带来什么愉悦,而是太多太多的压力和抱怨。确实,在一个经济狂热、物质崇尚的时代,我们城市的诸多指标不尽人意,镇江真难。苏南渐行渐远,苏中全面赶超,苏北态势逼人。镇江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一、镇江锅盖面是镇江特有码头文化的表现 镇江锅盖面和重庆火锅一样是特有码头文化的表现,“面锅里面煮锅盖,先烫浇头再烫筷”是镇江饮食技艺中的一项创举。数千年来“江湖码头”客来客往,行色匆匆,特定的社会氛围使然。镇江人尤其偏爱面食,食客对镇江锅盖面感受也最深:用小锅盖煮面,四周透气,这样下出的面条不容易烂.  相似文献   

5.
在神州大地,自古以来享有“天下第一江山”美誉的胜地是哪里?镇江。 镇江,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南岸,有3000多年历史,是吴文化和楚文化交汇孕育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在江苏刚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沿江开发之时,镇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人杰地灵的丰富资源,尤为引人瞩目。 日前,镇江市陈建设副市长接受本刊专访,解说镇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介绍了意气风发的镇江人如今凭借天时地利,为处在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谱写着这座名城的21世纪华章。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并且都在思考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的问题。我市的“大爱镇江”主题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对和谐社会理念的积极响应和具体落实。分析起来,这一主题活动可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镇江有大爱”.二是“镇江即大爱”。前一层面是活动的切人点,让世人知道镇江历史上和现实中有种种体现大爱的人和事:后一层面则是活动的重点和终结目标,即让大爱成为镇江人的品格特征.成为镇江市的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7.
缘起笔者10余年来,专心留意历代柳氏先贤和当代柳氏名人的谱系和家世研究,每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于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柳永、柳开、柳贯、柳亚子等研究已有了初步的成果。查遍互联网和各种书籍,也无从确知当世著名儒商、中国企业家的"领军人物"、联想集团元老柳传志的家世和先祖谱系。然笔者于1996年游学北京之后不久,即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了镇江《京江柳氏宗谱》,经过阅读后发现镇江柳氏为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之后。笔者早知柳传志先生是镇江人,但无从知道柳传志是世居镇江还是客籍京口的柳氏,又不知道他的父祖名讳,仍不能从家谱上确认他是柳永之后。  相似文献   

8.
《社区》2013,(29):33-33
文淙阁位于镇江金山寺,建于乾隆四十四年,据乾隆皇帝自己的说法,修建南三阁,赐赠《四库全书》是为了“嘉惠艺林,启迪后学”。虽然在编写《四库全书》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毁掉了一些书,但总的来说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至今也是学界十分重要的一部大书。在当时,建南三阁更是轰动江南学界的一件大事,所以建起庞大的文淙阁仅用一年时间,并且其中有诸多的工料都是当地人捐献的,镇江人对于文化的热心程度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韩寒 《可乐》2010,(11):28-29
我有个朋友,号称铁牛。我们当时学到一篇课文,说在长江一个急弯的地方有个小镇,那里有两座镇江的铁牛,大家和铁牛相视而笑。他很豪迈,举手说:“报告老师,我以后要去支援长江建设。”此后,铁牛就有了一个习惯,上课中,在国家需要他时,就会挺身而出支援建设。  相似文献   

10.
白杨  玲珑 《华人时刊》2011,(6):70-71
穿越千古尘埃,今生今世,我们的心到底可以邀游多远……朱洪武的山水画作品就像把"游心"这双隐形的翅膀放飞到了人心之上。在镇江美术界,朱洪武是一位善于思考,勤于耕耘的"苦学派"职业画家。近年来,他以其既有南方的秀润内在,又具有北方的浑厚苍茫特点,入选了"镇江首届美术精品展"、"当代镇江画派江苏名家邀请展"等重要展项,让人们品味他颇具个性的山水画艺术的同时,更为他不懈努力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发展之路而高兴。朱洪武生于镇江,长于镇江。幼时就喜欢涂鸦的他,小学时的一  相似文献   

11.
光复镇江始末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镇江市博物馆藏有一册李竟成日记——《光复镇江始末记》,后附《江北支队光复浦口战斗日记》。《光复镇江始末记》从未发表过。关于浦口战斗,陆小波的《光复浦口之战》,实即根据李竟成的《江北支队光复浦口战斗日记》改写而成。辛亥革命时光复镇江和浦口之战,对光复南京起着重要作用。策动光复镇江和浦口之战的是同盟会员李竟成。有些回忆录中,在叙述这两个重要事件时,往往有抑低李竟成之处,不符合历史的原貌。李竟成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有他的弱点和局限性,但在推翻清王朝,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  相似文献   

12.
“肴肉不当菜,香醋摆不坏,面锅里煮锅盖”,这个流传于大江南北的镇江“三怪”饮食民谚,已经成为古城镇江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又一张“城市名片”。民谚中似乎藏着几分神秘,又带给人们几多悬念,几多猜想。它曾经引发了许许多多的人对镇江的向往;也曾经引来了许许多多的人走进镇江,作一次寻访“三怪”的饮食文化之旅,更有许多有心人把解开镇江“三怪”之谜,探寻镇江“三怪”之秘,作为一个很有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陆小波先生作为江苏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也是主张“实业救国”的公益人物之一。他一生创办了百余个企业,数十所学校,为镇江近代工业的兴起、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因而他与冷御秋、严惠宇一起被镇江人民尊称为“镇江三老”。  相似文献   

14.
记者此行镇江的第二位采访对象,是该市侨办许宝庆主任。他是8个月前从市外办领导岗位调到市侨办帅座上的。 镇江副市长陈建设接受本刊专访时,对其评价说:“许宝庆同志到侨办后,工作充满活力,有开拓性。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 记者和许宝庆主任的对话,自然就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15.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词)古往今来,人们面对着“千山所环,中横巨浸”(宋人汪藻语)的镇江山川形胜,无不折腰倾倒,赞叹备至。宋人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颂其形势曰:“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明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江防考》亦极称其位置重要:“京口西接石头,东至大海,北距广陵,而金、焦降其中流,实天设之险。”清代镇江人杨棨在《京口竹枝词》中直摅胸臆道:“扬子津头水接天,徙儿浦外乱峰连。他乡争及家乡好,第一江山第一泉!”当今诗人,杰出的新闻战士邓拓也在《镇江志感》一诗中讴歌道:  相似文献   

16.
早在古代,镇江就已经成为一座隐士文化的名城。东汉时焦光,六朝时昭明太子和戴颐等名人、名士入隐镇江,拉开了镇江隐士文化的序幕。经过千年积淀,隐士文化成为镇江的一个很可贵的资源,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活力和地域特色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更因为,它具有万世不衰的人文魅力,而传承于历史,流传在民间。  相似文献   

17.
陆游.字务官,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奴隶主统治者建立金国,向北宋大举进攻的时候。当时,他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并抒写了许多深感民族危难和悲愤,表达人民抗战意志和希望.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他曾多次来镇江,留下了足迹,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添彩。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有一位以反腐败而享大名的文人刘鹗。他的小说《老残游记》,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腐朽没落。然而,就是这位专写别人腐败的人,自己也耐不住寂寞,悄悄搞起腐败来。翁同龢在1895年5月21日的一则日记中写道:“刘鹗者,镇江同乡,屡次在督办处递说贴,携银五万,至京打点,营干办铁路,昨竟敢托人以字画数十件餂余。记之以为邪蒿之据。”刘鹗的行为,很具代表性。在他没有机会时,他反对腐败,而一旦有了机会,他也急不可耐地想大捞一把。人是变的,旧社会是大染缸,刘鹗堕落腐败,也不足为怪。而红旗下生红旗下长的官员变得贪婪无厌,成批地倒下去,似乎不…  相似文献   

19.
补白两则     
邓拓同志曾于1960年来镇江,与了《古京口吟》十二首,原载《镇江日报》,《邓拓诗词选》中收了六首,文字也略有改动.其中有一首《咏东坡玉带》:“坡公玉带古如新,睹物难忘舌辩人.佛印设题奚足道,何妨空处坐空身.”诗中有个故事原来是这样的;苏轼有一次去杭州途经镇江,到金山寺方丈室看佛印,说要暂借和尚的“四大”作坐处.佛印问他:我和尚“四大本无,五蕴非有”,你何处去坐?东坡一时语塞,答不上  相似文献   

20.
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曾一度担任镇江通判。镇江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跋涉的踪迹,也留下了他不朽的作品。〔水调歌头〕《多景楼》词,正是其中的一首。明·杨慎认为,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毛晋添上一句:“超爽处似稼轩。”两人都不过是泛泛而谈。《四库提要》中作出的评价才是较中肯的,说他的词欲驿骑东坡、淮海之间,“故奄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极。”而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一词,正是较完整地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