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究竟应当向何处去?美国式大农场农业显然不符合我们国家当前农村地区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这一基础性条件,依托综合农协走高度反哺道路的日韩模式显然也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立足农业生产条件、考虑农村发展阶段并回应农民生活需要。首先,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必须考虑我国未来一段发展时间城乡格局与人地关系。据统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业现代化之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农业现代化走了一条与欧美先进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同的道路,取得显著效果,被誉为“日本模式”。日本农业的最大特点是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根据这一国情日本选择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在先,机械化在后的道路,具体路径:“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中日两国的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禀赋有许多相同之处,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农业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立足点应是以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化企业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依据我国制度特色、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禀赋状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4.
从农业发展的内部动因——资源禀赋入手,以弗农·拉坦的实证研究和农业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以此来探寻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和现代化路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提出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要依据土地、劳动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应完善农业经营组织方式,优化政策环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结合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和各地的实践探索,设计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一个共同方向和目标,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等国情不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方式、道路也不尽相同。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程中,如何借助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先进经验,更要结合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即用现代科…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活动,土地等自然资源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最普遍的限制性因素。因此,自然资源禀赋不能被看做是既定的因素而忽视其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资源匮乏对中国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进而影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和进程。在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由资源型农业向科学型农业的转变;选择合适的农业经营方式,着重扩大农户外部经营规模;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走上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其现代化道路多样性的事实表明:当今世界,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规范”或“统一”各国的发展,是不现实的。中国应当坚持自己的发展模式,毫不动摇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区是国家扶贫攻坚先行先试示范区,区域内产业发展构成了这一重大战略实施的核心内容,而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部门,其地位和功能不容小觑。武陵山区农业发展饱受自然灾害的困扰,以致综合收益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由于致灾因子、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和经营主体等因素的制约,武陵山区减灾农业发展深陷多重困境。现有发展模式的改良无法有效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因而需要转换思路,在立足于地域资源禀赋基础上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着力点就在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进而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为实现武陵山区减灾与减贫战略的双赢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9.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实现农业现代化 ,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又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模式 ,需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许门友副教授主编的《“两个飞跃”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一书正是这样一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力作。它全面、系统地研究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理论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就、经验及尚存在的突出问题 ,探讨了…  相似文献   

10.
城乡差别与城乡关系──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城乡关系。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消灭了城乡、工农、脑体差别的社会。从当代世界的发展来看,一部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表现在城乡关系上就是一部乡村城市化的历史。我国是一个以农村、农民、农业为主的“三农”国家,正确认识和发展城乡关系,事关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是真正重视农村、农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一)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城乡关系表现为一种剥削、压迫的对立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消除城市对乡村压迫、剥削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各民族国家建构现代化道路呈现多元趋势,且国家命运与道路选择休戚相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扬弃,是对苏联模式现代化道路的升华,是对中国旧式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路径基石,对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观照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带有明显的行政、地理和分散性色彩,其资源禀赋、发展模式不一,对其发展需要抓住一条主导红线,将事关全局性的问题串连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这是包括县域经济在内贯穿发展始终的一条主导红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关注五个方面的全局性问题:一要大力推进种植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要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三要扶持壮大民营经济,走富民强国之路;四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县域经济;五要发展绿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化"的实质及其道路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实质上是一个经济概念。它的本义是指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无论从世界整体或者个别国家来说,实现这一转变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由于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国情和条件,它们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所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一个从西化到现代化、从非资本主义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苏联模式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中间杂着“古今中西”之争、计划与市场之争、中国模式之争等一系列的重大现代化观念之争。从特定意义上,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观念,就是在对关乎中国现代化道路观念世纪之争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演进中遵循特定的逻辑,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主题而展开,为中国现代化问题所驱动,受国内外现代化观念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既有的各种政治现代化模式,从动力、次序和过程三个不同的标准或视角来看,至少在理论上存在14种可能的政治现代化模式,当然,政治现代化的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国家只有选择了一条适合本国独特历史与现实发展可能性的政治现代化道路,才有可能顺利实现从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革命促使其调整了农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基础,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和电气化,以及在每一部门中大量采用生物遗传学的成果,这些已成为完善植物栽培业和畜牧业工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内容。也证明了传统农业的落后归根到底是农业技术的停滞。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则是农业投入要素的改造,要素的传统循环被打破,从外部引进先进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有效的合理组合,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各种资源利用率的极大提高。当然,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式会因每一国家的具体国情、所面临的经济条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关于农业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的思想,对邓小平突破传统农业的框框,提出的一整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容、目标、道路和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领土非常辽阔,然而淡水和耕地资源并不丰富,人均淡水与人均耕地更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中国当下,大量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受制于资源禀赋,必须另谋出路。发展耐盐农业,或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新路。中国的盐碱土地和沿海区域面积巨大,地下咸水和海水也十分丰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培育耐盐农业作物品种,发展耐盐相关产业,对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在耐盐农业发展中,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但远远不足。耐盐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农业,"外部性"问题比传统农业更为突出。发展耐盐农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诸多因素,阐明了在选择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时,既要考虑到中国现行的农业经营形式,又要有利于处理劳动力严重过剩,资金和农用资料短缺等等矛盾的观点。从而得出7中国农业现代化只能走劳动密集型生化技术与低投八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鸦片战争以后,维持了千年之久的中国传统社会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开始了向现代化方向的演变。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历经了艰辛与曲折,取得的成就却微乎其微。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现代中国在现代化上取得的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现代化理论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