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李芳元先生选编校注的《公鼐诗文辑注》一书,是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已于最近出版问世。该书在辑佚、校订、编选、注释和评析上,颇下了一番功夫,是一部严谨的古籍整理新书。《公鼐诗文辑注》有筚路蓝缕之功,填补了国内该项研究的空白。公鼐,字孝与,号周庭,谥文介...  相似文献   

2.
于省吾先生,字思泊,号夙兴叟,斋名双剑誃、泽螺居。1896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诞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西十五里中央堡,1984年7月17日病逝于长春,享年88岁。先生一生致力于古文字学、古籍整理、古代历史、古代文物等方面的研究,治学严谨,成绩卓著。毕生60余年学术生涯,笔耕不辍,著书14种(未正式出版者不计)、论文近百篇。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古籍整理专家。去世前,先生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吉林省政协常委、国务院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语言学会顾问兼学术委员、中国训诂学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顾问、吉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是吉林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陈良运先生的《<周易>与中国文学》,是于1994年秋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申报而列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的。《周易》的研究,近10余年来有很大的进展。易学已成为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门显学。易学确有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不但它的主体是哲学思想,而且涉及科技、医学等众多学科。但可惜,关于《周易》与中国文学,还未得到重视。据我所接触到的,把《周易林为专节叙述的,是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在这之后,包括近几年出版的、篇幅较大的一些文学史著作.只把《周易》作为《诗经》之前诗歌溯源的例…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从1958年成立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起,到1990年完成第二个《古籍整理出版九年规划》止,古籍整理出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有两件事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这就是编印《四库善本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问题。先谈编印《四库善本丛书》的问题。前几年国内发生了一阵“四库”热,争先恐后地用来之不易的外汇购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后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缩影本,听说销量不恶。有人对这种现象提出非议,主要理由是《四库全书》存在的问题很多,特别是经过馆臣窜改的宋元人文集、奏议及史部各书,已非原书的本来面目。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但非议自非议;购买者自购买。这到底是什么原  相似文献   

5.
由于著名藏书家傅增湘之孙傅熹年先生的长期宣扬和多方奔走,由清代名臣翁同和收藏,以后又被带往美国的一批宋刻古籍的祖本、孤本,已被引回故国,编为《常熟翁氏世藏古籍善本丛书》,交付出版.这是多年来古籍整理中的一次空谷绝响.这套丛书,由翁万戈先生供稿,由著名版本专家冀淑英先生撰写“影印说明”,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签.为使广大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套丛书,现把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古籍研究所是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直接批准成立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研究机构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二十四史标点组,承担了“廿四史”中《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典籍的校勘和标点工作。建所以来,在徐震垮、程俊英等前辈学者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治学向以学风严谨著称,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2001年在学校院系结构调整中,古籍研究所归属人文学院,并被定位为独立的实体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现有专职教职人员十八人,其中教授七名,含博士生导师六名;副教授九名,含硕士研究生导师八名;讲师两名。另聘有校外兼职教授四名。设有古代文学、史学典籍、古代教育、古代科技史和版本目录学等五个研究室。根据学校整体规划,结合古籍研究所的历史和现状,古籍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发展以朱予学暨儒学文献整理研究为主要方向和特色,兼及唐宋文史类古代文献、版本目录学、教育史、古代科技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古籍研究所是我校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所在单位,并参与我校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建设。承担高层次古典文献学和古代文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和新闻出版等单位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科研工作]古籍研究所充分利用自身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承接了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和全国高校古委会的重点项目《朱子全书》的整理工作,历经十个春秋,已于2003年顺利出版。该书为有史以来最为完整地将朱熹的所有著作,包括各种轶文,精校精勘,精心标点,呈现在读者面前。朱熹是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朱子全书》的正式出版,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朱子全书》出版以来,已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古籍整理类图书一等奖、上海暂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七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荣誉奖等奖项。《朱子全书》的出版,成为古籍研究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品牌”,为古籍研究所学科建设发展赢得了重要学术资源,也为学校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历年来,古籍研究所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其他科研成果还分别获得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等多种奖项。2005年,古籍研究所科研人员共计出版专著及古籍整理著作十二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7.
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沉实见精神———《贾谊文赋全译》读后□黄南夏汉宁先生的《贾谊文赋全译》,已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7月)。这是一部体例完备、资料详实、学术性强、新见迭出、训、疏、注、译多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古籍整理力作,为我国古代宝贵文化遗...  相似文献   

8.
在庄子研究中,曹础基先生以5年前出版的《庄子浅注》和力作《一个博大精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而闻名于学术界。最近,他出版的《庄子浅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他近几年研究成果的结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以西方思想作为参照系统来重新认识、发现庄子,这似乎已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趋势。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庄子思想的丰富,深邃和他的思想的多重暗示性以及可供理解的宽广途径。用庄子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浑沌”、“至一”,而这个“浑沌”、“至一”实际上又内含万有。《庄子浅论》,正好抓到了庄子思想的这一鲜明特点,以  相似文献   

9.
一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史研究,显示了相当可观的实绩。而一大批重要典籍的重新整理与出版,既是这些丰硕成果的表现形态,更是它们所赖以产生的基础。古籍整理,真善美三原则同样适用,旨在服务于不同课题、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从一个角度上说,古籍整理本身就是学术研究。整理者的学植修养的厚薄。眼界的宽窄,直接关系到典籍整理的水平及其可供参考利用的价值。因此,整理者必须长期沉潜钻研该书,对该学术领域的有关信息了然于心,又能综观全局,就成为一项成功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近年来,获得学术界一致好评的几种古籍整理著作,如周勋初先生的《唐语林校证》(上下册,中华书局1987  相似文献   

10.
刘昌诗的《芦浦笔记》是宋人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宋代典章制度,以及作者所闻见的遗闻轶事,都有记载和考证。后人对这部笔记有很高的评价。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了标点本,极便读者阅读。开扬先生《<芦浦笔记>点校疑误》(《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28期),指出该书点校中的十馀处疏忽。笔者读此书时,发现除开杨先生所指出者外,还有一些疑误之处,今亦提出,以供点校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钱大昕考论、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这其中就包括历代小学经典。钱氏对多部小学经典有所关注,或考察其著述体例,或论证其作者及成书年代,或分析其性质和价值,语多精谛,颇有创获,且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当代著名的学者、文物收藏和鉴定家周绍良先生,以清墨与古籍善本的收藏闻名。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编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文化部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神话是极其丰富的,袁珂先生在这个丰富的神话园地里,经过长期地劳动把散见于古籍中的神话碎片,缀集成专书,使之系统化,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九五○年,袁珂先生的《中国古代神话》问世了,到一九五五年年底,就印了六版。一九五七年出版改写本,篇幅扩大到几乎是原作的四倍,一九五九年又将改写本作了一次小范围的修订。一九六三年袁珂先生出版《神话故事新编》一书,內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作者循着历史的线  相似文献   

14.
由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廖哲勋教授的专著《课程学人是国家教委1985——1990高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中的一部,也是作者立足于我国教育实践,通过长期调查研究,江古今中外课程理论研究之精革的基础上撰写的我国第一部课程学教科书。读书的问世,谱写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课程现论体系的新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潘创先生在(《书刊导报周992年3月ZO日)《中国第一本课程学》一文中认为,“《课程学》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努力建立起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体系。该书的出版,预示着我国政程理论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这才…  相似文献   

15.
王永平 《江汉论坛》2006,(11):140-141
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领域里,隋唐史和两宋史的研究历来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研究领域极为深入广泛,研究成果迭出不穷。而对介于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史的研究,却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多数学者还滞留在“捎带”一下的状态。以至对这一时期的许多历史问题语焉不详,尤其是在典章制度的研究方面更为单薄,著述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张其凡先生的《五代禁军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武建国先生的《五代十国土地所有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和任爽先生的《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是有关这一历史时期典章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来自甘肃、青海、新疆、北京、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和宁夏等九省、市、自治区的二十一位代表,会聚银川,参加了九省、市、自治区回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协作小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继1985年年底北京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会议之后,由宁夏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牵头,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召开的。与会代表在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导下,对有关回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出版等问题,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涉及到省、  相似文献   

17.
蒋秀英 《北方论丛》2001,(6):W002-W003
20世纪以来中国古籍整理和开发利用进入了最为迅速的发展时代,这为改造传统文化建构中国现代文化提供了重要基础.古籍整理的现代化、学科体系化,推陈出新与现代社会发展接轨,一直是诸多学科研究的交叉前沿课题.中国古典文献的辑秩工作,多年来却处于理论滞后于丰富实践的境地.曹书杰博士的<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1998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问世,改变了这种现状,为中国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拓展了新的思维空间,为文献学研究者和图书馆古籍工作者提供了一部重要的理论参考著作.  相似文献   

18.
由吉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协作组编辑、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所长李澍田教授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长白丛书》,系全国高等院校和吉林省古籍整理研究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9.
<正> 党中央对整理出版古籍的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一九八一年陈云同志提出“关于整理出版古籍的意见”,党中央并以指示下达。陈云同志和党中央的意见,高瞻远瞩,着重提出了整理古籍、接受文化遗产的必要性。这确实是史无前例的。我认为,对古籍进行整理出版,绝不单是校勘、注释等一些技术性的工作,而是攸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响我们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大事。关于进行古籍整理研究的方式,个人认为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专家与业余分工协作。全本、节本、定本、选本、译本等等,要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多层次地加以考虑。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积极制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自然是十分必要的。几年来,国务院和我省教育厅已先后制订了这方面的规划。我在这些规划的指引下,结合个人教学科研工作,选定了一些急需整理的古籍进行整理研究。具体说,我主要是根据近年来培养隋唐史专业研究生和研  相似文献   

20.
在古籍整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 ,面对一部需要整理的古书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采用哪种体裁和格式进行整理。所采用的体式妥当与否 ,往往直接决定着整理工作的成败以及成果质量的高低。因此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人员只有尽量熟悉和掌握古籍整理的各种体式 ,才能保证搞好这项造福于子孙万代和全人类的事业。可惜 ,自古迄今 ,我国历代只有研究一般文体的著作 ,很少有研究古籍整理著作体式的专著。为了适应新时期进一步搞好古籍整理工作的需要 ,前些年 ,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浩菲博士首次立项研究中国历代古籍整理著作体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