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很多地区仍然习惯于把“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否认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坚实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可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也应当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改革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农民由贫困走向温饱,这不能不说是质的飞跃,农民收入的增加无疑是当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明显标志。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农民…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贫困的原因 一是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于农民来说严重制约着其温饱水平.恶劣的自然条件直接导致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低下与不稳定;另一方面,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山区,偏离经济中心,使他们在经济地理上与经济中心拉开了距离,造成与主流经济、社会、文化上的隔绝,缺乏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责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桐乡市,有着悠久的茧、丝、绸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以盛产“濮绸”而闻名退还,“千家万户工织,日产绸绢万匹”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蚕桑生产是桐乡市农村除了相食生产外第二大农业生产项目,是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Z一。“水田种粮,旱地忡桑”是传统的基本市局.“吃饭靠种田,花钱靠蚕桑”的观念很深蒂固,所以农户十分注重摸索培桑养蚕的专门技术.首先是桑园改造,由传统的高杆桑逐步改种为无杆密植桑和矮秆桑等优质高产树种,使桑叶产量大幅提高。全市拥有高产专业桑园18万亩,亩桑平均年产蚕茧12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后出台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命绳。继2007年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以来,不少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刘庭宏 《江苏统计》2001,(11):36-36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江都市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其他产业也空前繁荣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据统计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56 5元 ,提高到2000年3657元 ,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活已进入小康。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低收入家庭还较为贫困 ,食物和衣物的供给缺少可靠的保证 ,摆脱贫困 ,实现小康生活的路还很漫长。全市2000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户有2558户 ,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仅1091元 ,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47 %。少数农户还住在家徒四壁…  相似文献   

6.
一、贫困的概念和贫困线的确定 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能满足维持生存或生活的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消费,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从贫困程度上讲,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绝对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劳动力再生产难以维持;相对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下,个人或家庭  相似文献   

7.
崇明地处长江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给长江蟹的繁殖和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的六月上旬是捕获蟹苗幼体的季节,部分农户不借拿出所有积蓄,购买蟹幼体,放养蟹塘.冒风险的高投入自然给部分农民带来了高效益(也有不少农户买到不宜当地生长的外地蟹苗或养殖不当,收益甚微).因此,近年来开挖蟹塘,养殖蟹苗,成了不少农民致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止2001年底,12.8亿人口,8亿在农村;7.3亿从业人员中,还有50%在从事第一产业。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说,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源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二是农业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已经难以给农民带来相应的实惠,这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四是承包制面临着如何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难题。由于历史上形成…  相似文献   

9.
农村住户调查工作,是乡镇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基层统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切实搞好和帮助农户记好家庭的记帐工作,不但能准确地核算和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均纯收入,而且还能正确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生产生活消费,有利于农户搞好农业生产的成本核算,提高科学种田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虽然大多数农村记帐户具备一定的记帐、算帐的能力,但是缺少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知识,使其在住户调查帐的记帐方法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乡镇统计人员如何帮助农村记帐户记好住户调查帐呢?首先,乡镇统…  相似文献   

10.
呼声     
呼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户人均纯收入不能混淆汤晓亮目前在我国农村存在两个人均纯收入指标:一个是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另一个是反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农户人均纯收入指标。这两个指标很容易混同起来,以至相互替代。而事实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户人...  相似文献   

11.
市场放开后农民有“六盼”邢彩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可以按价值规律和市场需求自主发展生产.初涉市场的农民有“六盼”:一盼全方位服务。不少农民都想发家致富,但由于缺少资金、缺乏技术、信息不灵等原因,往往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2.
东台市富东镇党委、政府在粮棉等主要传统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呈低谷走势时,通过适当调整农业结构,带动千家万户围绕市场搞种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宫东镇现有耕地面积5.4万亩,1.1万个农户,人口3.4万人。多年来,全镇总是围绕粮棉做文章,未能走出小农经济的圈子,农民种植业收入增幅较小,对此不少农民也曾进行过多次调整种植结构的尝试,但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狭小,势单力薄,不能形成区域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导致生产的大起大落。如何把农民所求和市场所需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去年起,镇党委、…  相似文献   

13.
《统计与社会》2007,(6):20-20
日前从甘肃省IFAD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年度检查总结会上获悉,一项旨在扶贫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IFAD项目,在甘肃省实施以来,改善了项目区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户生产技能,增强了持续发展能力,项目区广大贫困农民普遍受益该项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我市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还有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水平增长缓慢。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延缓农村全面小康进程,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要求。对我市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消费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秦巴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中国和世界银行在扶贫领域里合作的结果,项目的效益目标是瞄准最贫困的农户,通过增加投资和科技等支持性服务,迅速提高农户收入,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程度,逐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但其特殊性就是投物不投钱,而且项目是先实施后兑现,这种垫付报账式的扶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户消费与积累的问题及其对策曲阜市统计局王国栋一、农民消费与积累问题和现象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在处理生产建设和生活改善方面,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生产、忽视人民生活的偏向。据山东曲埠市农户消费与积累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农民的消费和积...  相似文献   

17.
时下,许多农民反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就是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由于一些农民对科学种田知识了解甚少,对自己承包耕作土地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及土地的酸、碱程度不了解。不能对症施肥.而是盲目地施用化学肥料,不仅浪费资金,增大农业成本.甚至人为地造成“肥害”,使土地板结,影响农作物生长。一、部分农民用肥观念陈旧。他们认为种田不论氮、磷、钾,有肥或多肥就能长庄稼,而且越来越迷信高档化肥、进口化肥。这些年不少地方施用农家肥越来越少,种白茬地随处可见,化学肥料几乎成了庄稼的主要肥料甚至唯一肥料,这样…  相似文献   

18.
祁生贵 《青海统计》2009,(7):30-31,25
家电下乡作为国家服务“三农”的又一项主要惠农政策,这项重要举措的实施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民生活生产水平的同时,也使广大的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农民群众对家电下乡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给予了热烈的欢迎。五月底,循化调查队按照青海调查总队“家电下乡”快速调查的要求,并为进一步了解本县家电下乡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我省“土地被征用户农户”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勇军 《浙江统计》2002,(10):18-2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园区的兴起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浙江的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因征地引发的信访、上访事件频频发生,被征地农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全面了解我省“土地被征用农户”的实际情况,我们调查了义乌市等24个市、县的455户“土地被征用农户”。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分析如下:一、大多数土地被征用农户的家庭生活水平当前没有太大变化,但部分农户对今后的生活有较多的后顾之忧被调查的455户农户共有常住人口1770人,有整半劳动力1326人,1998年底时455户农户共有自留地86亩,承包集体耕地1237亩,集体…  相似文献   

20.
“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00年,按1995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从576万亿元增加到85万亿元。“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