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已成为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力量.文章探讨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内容和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现状,在借鉴国外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基础上,就我国公司法的修改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司法>虽未明确规定一人公司,但是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却是广泛存在的.我国现行的一人公司制度只适用于国有独资公司和外资企业,而且我国的<公司法>也没有明确地承认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所以,明确地规定一人公司是<公司法>修改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制定各种措施对一人公司进行相关的法律规制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 "公司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89年修正<公司法>,其中对传统理念最具有挑战意味的修正条款是要求公司的经营者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股东利益负责.目前,美国已有近30个州相继在公司法中加入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内容,日本和德国也对公司法做了修改,突出了对相关利益者的保护.[1]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公司法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检讨了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运行现状及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缺陷,从保障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运行的角度,参酌国外立法例,提出了修改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以期有助于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健康发展和公司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63-168
企业社会责任原则主张公司法应摒弃传统股东利益至上的狭隘观念,兼顾利益相关者之利益。该原则的社会本位思想已逐渐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认可。为完善公司环境责任,我国公司法应确认公司二元化目的,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法律性质。在环境侵权领域,我国公司法应适当放宽"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的适用标准,以有效防止作为实际侵权人的股东和控股公司的环境责任落空。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修改必须跳出"法律稳定性"的思维定势,要基于公司法需要经常性修改来考虑.公司形式的变化,要为当事人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制度上要有眼于债权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的"平衡",并从动态上把握公司法构建的法人治理机构.  相似文献   

7.
落实《公司法》加快“公司制”改造林姚《公司法》指明国企改造方向《公司法》是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是规范市场经济法律关系的“基石”。一方面,它进一步奠定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取向,说明我国经济体制与国际接轨的决心。另方面,《公司法》保护公司...  相似文献   

8.
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乃忠  戴瑛 《理论界》2005,1(1):68-69
传统的公司法理论将公司的营利性作为经营的唯一目标,而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是传统公司法理论面临的一个挑战。究竟何为公司社会责任?它与传统公司法确认的公司营利性是什么关系?笔者从这两方面,阐述现阶段我国公司的社会角色定位,即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非法律规定上的责任,从而廓清我国公司的经营目标,明确公司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黎宇霞 《理论界》2006,(6):69-71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该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改是自《公司法》1993年出台以后一次大的修改,如新增了一人有限公司、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降低了注册资本法定最低限额等。这些无不体现了公司法正在一步步走向完善,既顺应了世界各国公司立法的潮流,也切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部修改较为成功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优先认股权是股东源于股权的一项基本权利 ,我国公司法对此规定过于原则 ,不利于对股东此项权利的保护。本文对优先认股权的法律性质、法理依据、及其与公司利益的冲突等作了一定的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公司法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一人公司制度的规范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公司与传统的公司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一人公司的认可必然导致公司法律体系的变革。通过对一人公司的规范,可以进一步张扬公司法律的公正价值取向,促进我国的公司结构趋于完整、合理,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强公司法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整能力,推动我国公司治理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定性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是学者对西方三大公司资本制度的学理表述.我.国1993年制定的《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实行了严格的法定资本制.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公司法》进行修改时,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的修改,从修改后的内容来看,比较符合法定资本制的特征,因此,修改后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实行的仍是法定资本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公司须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强制性规定的基本商事法律。本文探讨了公司为何承担、承担什么、对谁承担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四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为以公司法为代表的相关法律部门落实社会责任提供了清晰的理路,从而切实体现公司的制度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有限责任公司过程中,面临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与公司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与紧张关系.相对于公司法的成熟性,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目前正处于不断变迁运动中.公司自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容土地承包经营权事实上的保障性.修改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实现与公司法的协调与互动,应该成为当下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迅速发展,各类公司内部纠纷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新颁布的公司法虽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兼备特点,但有关公司内部诉讼问题仅在第111条进行了原则规定,基本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法中包含有较完备的诉讼法内容相比相距甚远,公司内部的某些诉讼虽带有民事诉讼的性质,但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亦存在有诸多民事诉讼法难以解决的纠纷.因此,要确保我国公司制乃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借鉴国外有关立法与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构建自己的公司内部诉讼法律制度.应当说,这对于我们这个公司制起步较晚的国家来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本文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略述管见.一、我国公司内部诉讼法律制度的立法取向作为程序法的公司内部诉讼法必须与以实体法为主要特征的我国现行公司法紧密衔接.以该法所确立的“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立法宗旨为基点,我国公司内部诉讼法律制度的立法取向应当是:  相似文献   

16.
谈我国公司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理论界》2001,(2):37-38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把加快经济立法看成是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能否顺利建成和有效运做的头等大事 ,同时 ,我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也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公司法。因此 ,我国于 1 993年 1 2月 2 9日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公司法 ,并于 1 994年 7月 1日起施行 ,1 999年 1 2月 2 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进行了修改。我国的这部公司法作为一部调整公司企业的法律规范 ,其制定原则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公司合并之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合并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我国现行<公司法>中规定了公司合并制度,但很不完善.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司合并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司法>的修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的全球化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司法律和制度的趋同。公司法的趋同是一个持续贯穿公司法发展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互相借鉴和移植公司形式以及公司法律。虽然这种趋同主要是受效率的驱动,但是追随潮流、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利益寻租也会导致这种趋同出现无效率。各国公司法趋同的同时也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时也是有效率的。对于我国而言,借鉴他国公司法是必要的,但需找到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和规则。  相似文献   

19.
作为市场经济法之重器,公司法引领着社会微观主体的有序发展。其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处理公司股东与公司董事等利益相关者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法的缘起角度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发轫于英国Foss v.Har-bottle规则,该规则奠定了英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基本框架,而后深受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公司法的推崇与鉴借。2005年我国公司法作第二次修订时,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我国才有了制定法上的确定说明,但其制度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公司法作第三次修改,有关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相关法律条款并未作出相应修订或增设。这就要求我们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理论研究上还需继续跟进,在司法实践领域还得不断拓新。  相似文献   

20.
论少数股股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股东 (又称小股东 )是相对于多数股东 (或控股股东 )而提出的一个公司法上的概念 ,在最近的公司发展的几十年中 ,大股东借助新的机制和形式被强化以及滥用权利 ,导致少数股东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完善和创新保护少数股东的法律机制就成为了世界各国公司法变革中的焦点问题 ,也是我国公司法修改所面临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现行《公司法》的基础之上 ,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