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先让 《职业》2016,(11):152-153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会影响教学的质量,而学习兴趣是人们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的倾向.培养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行了阐述,利用各种理论知识和事例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通过体育课本身的优势,建立活泼、积极的体育教学环境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秀钏 《现代交际》2014,(6):144-144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的作用,并探讨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状况,以此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而保障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中学中,很多学生都对体育课没有足够的兴趣,体育课同其他文化课程相比,课堂纪律涣散,学生缺乏耐力,学生对待体育课程消极的态度势必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的经验和参考相关文献,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体育课程的不断变革,在实际的教学中融入了许多新的观念,同时也成为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据,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课程的不同差异,也就有不一样的运用方法。本文探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对其效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使健美操教学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学生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节奏感培养方法两个方面,简述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对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技校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提高措施.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每个体育教师应研究的课题,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会让体育教学生动有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张成波 《职业》2016,(9):158-159
本文主要论述美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优美的环境是学生直接感受运动之美的必要条件。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优美的教学氛围,积极开发教材中所富含的美育因素,有目的地去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审美素养,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铸造品质、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加强美育教学,不仅仅是增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而且能够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促进体育运动向更加协调、优美、完善、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伟 《职业》2014,(32):164-165
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是最有效、最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也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体育游戏在技工院校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各项技术,对学生体育篮球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座铭 《职业时空》2012,(9):125-126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兴趣,主动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培养其专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雪霜 《现代交际》2011,(2):125-125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终身体育意识对人一生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使学生加强体育知识学习、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四个方面说明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1.
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相对传统的以体育技能学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本文以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为基本的研究视角,深层次的分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应用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阶段的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体育作为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学科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有利的体育课堂环境,在满足新课改教育要求下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础会计>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尤其是会计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基础会计>所讲授的内容是会计原理、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程序等基础理论,而这些基础又决定着对会计其它课程的理解."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基础会计>课程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会计实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会计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甚至影响到对整个会计体系的理解、掌握与运用程度.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呢?在中职类学校从事会计教学十几年来,笔者发现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基础会计>难学,理论性太强、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表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陈旧、滞后,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能很好地锁定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锁住学生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呢?在十几年的会计专业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下方面来开展<基础会计>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需要不断的更新教法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时代的学生逐步的改进和调整。对学生施教的同时需要与学生互动,同时也要通过教学主体(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来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在自身的调整和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出现偏差和错误,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调整,最终会总结出适合学生接受、通俗易懂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耗散就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教学,通过自身的活动消耗能量及热量。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耗散结构自组织的演进动力来源于涨落机理,它是导致有序结构形成的关键内在机理,即普里戈金所强调的"涨落导致有序"。  相似文献   

15.
吉仁 《现代交际》2013,(11):187-187
中专体育课,着眼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的体会。端正学习动机,启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中专生体育兴趣的具体做法是:1.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和制订教学计划开始。2.培养中专生的体育兴趣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3.体育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汤晓红 《职业》2017,(23):84-85
在中职院校里化学是非专业基础课,学生对化学课程认识存在偏差,对化学课程基本没有兴趣.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职教师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课程,在体育课程的进行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很多体育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师生关系不和谐,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中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赵鹏宇 《现代交际》2010,(9):163-163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把斯蒂文斯提出的“篮球高尔夫”引入到大学体育课篮球项目教学中,以更好地完成大学体育篮球课程的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学习兴趣,并改进学生的篮球技术,提高篮球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黎伟 《职业》2012,(11):184
体育课程教学是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农业院校学生篮球课教学采用了"多角色"教学法,为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进行实验研究,为探索一条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激发学生锻炼兴趣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感受和鉴赏科学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目标是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并且将审美教学工作作为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教学。而体育选项课中体现体育锻炼和学生形体,气质练习的课程非常多,自然而然体育也就承担起来对高校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