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NP V-起来 AP"是汉语中很重要很常见的一种句式,本文先从NP与V的施受关系将其分为两类(S1、S2),并证明它们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关系,以及V的语法特征;接着分析了AP在S1、S2中的语义指向,最后分析了该格式具有句首NP的通指性、V的无界性、非事件性等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上古汉语中有四种特殊的“NP之VP”结构,通过分析其功能特点,可知它们都不是主之谓结构。其中的“之”或有话题标记的功能,用于对比话题和表论断的句子的话题之后;或是焦点标记,用于主语焦点、宾语焦点和状语焦点之后。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关于现代汉语不+NP和很+NP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比较,说明二者都具有强化语义的作用,是两个意义相对的结构,但是在使用中具有不对称性。文章还对二者在使用上的不对称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文体学(stylistics)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中国的文体学研究古已有之,"文体"指义多端,在文学上主要指文章的体裁或风格;而西方的"文体"则与语言学密切相关,多指"语体"。中国现今沿用的主流"文体"释义基础主要是古代"文体"涵义,在指称文章的体裁或风格的涵义上,又增添新的内涵——"语体"。这主要是受西方"文体",即"语体"学说影响。"文体"研究可以说是对对象最为全面的研究,必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连谓结构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结构形式。连谓结构中V1+NP+给和V1+给+NP两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前者可变换为后者。本文从语义和结构两个角度对这两种形式进行分析,得出V1+NP+给变换成V1+给+NP要满足V1和给,二者的施事对受事的动作趋向存在交集这样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 量词 NP"结构中,数"词一"或"量词"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隐现,从而造成这种结构的两个变式":一 NP"式和"量词 NP"式。量词、NP及句法位置是这两种变式形成的主要制约机制;此外,结构前动词的音节和附着成分、结构与动词的亲密程度以及话语的语义重点,"对量词 NP"式也有很密切的关系。深层的社会原因和语言内部的理据等是制约产生这两种变式的主要原因,两种变式在语用上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得”字句与语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对“得”字句与语体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得”字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文艺语体,下面依次为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公文语体,同时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的差别,也影响作品中“得”字句数量的多寡;“得”前谓词大多数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其中及物动词“得”字句在各类语体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得”后补语分表描述、评论和描述/评论,它们由于受语体的制约,根据表达需要进入各种语体,各尽其职。文中还对不同补语与各类词语的对应情况作了考察,进而分析了它们产生对应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NP中的NP"构式是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构式的功能接近但又不全同于名词性成分。"NP中的NP"构式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极性量,构式的整体意义是"典型/超级/绝对的NP",具有认知凸显、极性评价和主观表态的语用价值。并非所有名词性成分都可以自由进入"NP中的NP"构式,构式要求构件NP一定不能是单音节名词,而且前一NP还必须是一个类概念。"NP中的NP"构式是在"NP中之NP"的类推作用下,受新文化运动的冲击而衍生的一种构式。  相似文献   

10.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一股舌尖热,舌尖体语言更加规范,而且更灵活运用超常搭配手法和多种语体风格杂揉,体现了一种语言的美感。本文研究舌尖体的超常搭配和语体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近、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没有动词述语的“把”字句,学界对其关注甚少。了解分析“把”字句的分布、结构、意义、产生时代和地域等几个方面,并对这种“把”句式进行讨论,以期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关联域”的角度结合语言逻辑学知识对翻译中出现逻辑矛盾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导致译者违反逻辑学中矛盾律的原因,并根据其特点将译文中包含的逻辑矛盾分成三类,即词汇信息型逻辑矛盾、语境型逻辑矛盾、百科信息型逻辑矛盾,并提出了在翻译中如何避免违反逻辑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直系军阀的地方主义不是典型的、单纯的省区主义,省区籍贯只是形成直系地方主义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这种泛地方主义是地方主义概念外延的扩展,其实质没有变化。它既是直系军阀维系其内部团结的凝聚力,也是其操纵国家政权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省区与省区、省区与中央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4.
"There be NP PP"和"NP1有NP2"分别是英汉语中表示静态存在句的典型结构,意思是"某处有某物/人".两者有许多共性,并具有对应性.但两者在各自语言中的使用都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考察两者在各自语言中的使用,尤其是存在处所的名词使用情况.对比分析,总结异同,并将结果运用于英汉互译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主要通过与谓语位置上的述宾结构的比较,考察了“NP (VN AP)”句式中小主语位置上述宾结构“VN”的非时间性、非述谓性、无界性、指称性、话题性、非信息焦点性等句法语用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领属关系主谓谓语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领属关系主谓谓语句是主谓谓语句中的典型句式,大小主语间仅仅是语义上的隶属关系,而不是结构上的偏正关系.大主语常常是说话的起点,小主语则往往是表达的重点.主谓谓语句本身的语法、语义及语用特征是区别它与其他相似句式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V 到 NP"进行句法分析,并对其中的"到"做出词性判断,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V 到︱NP","到"是动词,作动词的补语;另一种是"V <到 NP>","到"是介词,与"NP"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的补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根据其中这个"NP"的具体内容来做出判断和分析了.  相似文献   

18.
“NP1像……一样”句式,是比喻句的常用格式,根据其成句的结构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NP1像NP2一样(VPIAP)、NP1(VP)像NP2一样(AP)、NP1像VP\AP一样(VP\AP),前两类是典型的比喻句,而第三类情况复杂。根据比喻辞格成活必备三元素的特征,对NP1像VP\AP一样(VP\AP)的本体、喻体进行探寻并在此基础上,从表层形式、中层语义、深层理论三个角度考察了该句式比喻辞格的规约性,为判定比喻辞格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语式是指短语的抽象的语法结构格式。从语义和句法的结合式来看,我们把NP的VP短语的语式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NP领事+的+VP名物化名核"。这种语式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下位类型:"NP施事+的+VP名物化动核""NP系事+的+VP名物化性状核""NP受事+的+VP名物化动核"。第二大类是,"NP限事+的+VP名物化名核",从语义上分,限事分别表示时点、时量、数量、工具、处所、方式、性质等语义格,可分为"NP时点+的+VP名物化动核""NP时段+的+VP名物化动核""NP性质+的+VP名物化动核""NP工具+的+VP名物化动核""NP处所+的+VP名物化动核""NP方式+的+VP名物化动核""NP数量+的+VP名物化动核"等7个下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