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通常认为弗雷格提出的涵义与指称的二分说突破了密尔指称论中的意义即语词所指对象的局限性。实际上,作为逻辑哲学家,语义分析只是他的手段。涵义与指称的区分与弗雷格独特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密切相关。通过《论涵义与指称》一文可以解析其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认知对象具有抽象性和客观性;意义建构过程中人具有主体地位;语词和语句的涵义均具有主体间性;涵义是联结语言表达式与其指称的认识论通道;认识的途径和目标具有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2.
在指称活动中,语境对确定名称所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名称的本质涵义与非本质涵义的划分离不开语境;当名称的词汇意义和语用意义发生矛盾时,前者服从后者;确定名称所指的实践活动主要依赖语境。指称活动主体之间要尽可能多地拥有共同的语境因素,才能提高指称活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用语言分析方法澄清价值概念就是区分并明确它的涵义和指称。价值概念的涵义是人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所理解的意义,指称是用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在日常语言中"价值"一词的主要用法是评价事物,用它评价的事物有三种类型,相应地有三种涵义:在评价为人所使用的事物时其涵义是"有用",在评价为人所追求的事物时其涵义是"美好",在评价人及其相关事物时其涵义是"重要"。这三种涵义分别对应三种性质:有用性、善性和重要性,可是这三种性质都不是事物的实际性质。由此得出结论,"价值"没有指称,不指向实在的事物和性质。因为价值概念有涵义却没有指称,所以不能通过指明所指物的方式界定概念,而只能从它作为评价用语的角度揭示它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对数量词的理解过程涉及数学领域的补集概念和单调性理论。人们在理解数量词的过程中会潜意识考虑其指称集合及其指称补集,然后推理其所指的对象。数量词的单调性可分为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数量词的取值极点是这句话的指称全集,对单调递减数量词的理解涉及它的指称补集。  相似文献   

5.
克里普克个体指称理论的疑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个体指称的实践中,通过建立专名与摹状词的对应链来实现有效指称,这是一种基本方式。对简单专名作索引解码,实际上就是寻找与其相应的摹状词以建立对应链。要辨认对象就要刻画对象,要刻画对象不用摹状词是不可能的。在克里普克所谓的命名仪式和命名传递链中也不可能完全排斥摹状词。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难以解决“共用专名”的顽症。为解决“共用专名”引起的指称含混性,人们通常在专名前加上修饰语,以显现专名所指对象的特征或专名的涵义。这种内涵显示法是对专名指称明晰化处理的有效方法。作为指示词,专名与摹状词都是特指词,在特定的可能世界中具有外延唯一性。他关于专名与摹状词区别的论证并非完美无缺。他在作同一替换中,混淆了不同的可能“世界”,从而在其理论中出现了逻辑矛盾。以往的专名-摹状词理论实质上只是现实世界个体指称理论,这是一种同世界个体指称理论,有别于可能世界个体指称理论。可能世界个体指称理论的构建,不必以葬送现实世界个体指称理论的有效性为代价,修正后的专名摹状词理论仍会在其相应的论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意识内容唯客观性的传统的哲学解释是片面的。意识内容不仅具有客观属性,同时具有主观属性。意识内容的主观属性.不仅表现在意识对象主观属性对意识内容属性的渗透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意识活动中介的主观性和意识活动结果整理加工的主观性.以及意识活动驱力的主观性对意识内容属性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专名概念、专名无涵义论及专名有涵义论的分析,认为专名的主要任务就是命名,最初的命名是一个偶然事件,后人使用之是因为约定俗成。一个事物,本来并非固定地非使用某个名称不可,一个名称,本来并非固定地非用来指称某个事物不可;且专名对命名的对象一般没有描述。而有的专名里有描述的成分,描述成分就是该专名涵义的一部分或全部。  相似文献   

8.
话语交际过程中的指称理解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是人们理解话语意义的关键步骤之一,在整个话语交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Ariel的可及性理论,英语指称词语具有可及性标示语等级的差异,不同的指称词语标示了所指称对象的心理表征在受众记忆中的可及性。人类的记忆系统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人类对指称选择的认知加工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指称确认的4个认知语用因素以及它们在指称构建和解读过程中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可划分为三大流派,从总体上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在指称域方面实现了由现实世界向可能世界的转化;在指称语境方面实现了由言内语境到言外语境的重心转移;在所指确定的依据方面实现了涵义确定论到实践活动确定论的变化;在所指确定的目标方面实现了绝对确定论到相对确定论的转变;在所指确定的中介方面实现了力斥心理主义到心理意向性复归的变迁。这些发展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可归结为语境观念的转化过程,语境是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变迁的轴心。  相似文献   

10.
克里普克的语义论证被简要重构为,大前提:如果关于名称的描述论是正确的,则名称的意义必须是确定其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小前提:事实上,名称的意义不是确定其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结论:关于名称的描述论是错误的。本文作者只接受此论证的小前提,但不接受大前提,故不接受其结论,本文揭示了在语义论证中两个很成问题的隐含假设:假设1,"名称或摹状词如何指称对象"这一问题仅仅是名称或摹状词与对象、语言、世界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与使用名称或摹状词以及整个语言的"我们"(语言共同体)无关;假设2,如果名称有意义并且其意义由相应的摹状词给出的话,这些摹状词应该是确定名称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且,我们有可能找到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过强调语言及其意义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本文批驳了假设1和假设2,由此得出结论:克里普克的语义论证不成立。  相似文献   

11.
核心识别,是品牌管理中的一个概念,是品牌识别的核心部分,是表达品牌特色、品牌核心价值的关键词。核心识别是持续的、相对恒定的品牌精髓的表现,是品牌的“基因”,规定了品牌延伸发展以及品牌传播的基本信息,并代表了一个品牌最中心、最稳定的要素。一个品牌最独一无二的特质、最有价值的内涵、最独特的优势,通常都会表现在它的核心识别上;通过对美国《国家地理》和《中国国家地理》的核心识别的比较,可看到核心识别在品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能够期待什么——论审美价值的本体论承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价值的本体论内涵是一种期待,它一方面不同于知识所承诺的真理, 另一方面也不同于伦理学所承诺的信仰, 同时它还不同于现代主义美学所承诺的拯救。从符号角度讲, 它既不是指向客观世界的工具性文化符号, 同时也不是指向主体结构的人文性伦理形式。对于审美价值的本体分析来说, 它的前提是首先清理掉上述三种历史的承诺方式。生命最高的审美原则就是存在本身, 而既非作为人类内在性的道德主体结构, 也非与此相对而生的外在的人的对象化力量。它本质上是一种由消解主体结构之后而得到的松驰与平静, 是康德所指出的无功利的自由,是存在本身的美。  相似文献   

13.
前瞻性意识是一种超前意识,是实践性的具体思维意识,是人的主观认识根据已知条件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确定性判断的思维方式。前瞻性意识以实践性和确定性为其根本属性,前瞻性意识具有实践性、特殊性、普遍性、科学性、目的性和层次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克里普克的因果指称理论是不完全的。 ( 1)在确定专名指称时 ,如果不借助于摹状词 ,当面对“共用专名”的情形时 ,传递专名指称的因果链会出现混乱 ,从而混淆专名的指称。 ( 2 )不了解专名的涵义 ,不借助于摹状词 ,仅依靠指称的借进 ,并不表明能真正确定指称 ,知道一个专名与能正确的确定专名指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着不同于西方文论的自己的话语形态 ,它在中西交融的语汇中蕴育 ,它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文学与政治、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是其永远的矛盾焦点。加上专业文学理论的缺席 ,使社会学话语和主体经验性话语成为其重要的叙述范式 ,作家作品论和创作经验谈为其主要的文本形式 ,批评性、零散性、感悟性为其独特的话语形态  相似文献   

16.
人名研究是文化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文化语言学角度,分析了<三国志>部分人物名和字之间的四种关系:名与字出自名句典故、同义相协、意义相辅、反义相对.并且从命名特点出发,窥见三国时代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家、逻辑学家在名称指称语境观方面呈现出由言内语境向言外语境转化的特征.形式语言学派大都从语言与实在同构的观念出发,在语言内部探究语词的指称方式.日常语言学派认为,指称是一种人们使用日常语言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变化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一个大语言背景下才能合理解释名称所指及其确定问题.指称语境观的这一重大转变标志着人们对名称指称理论的研究走向更加成熟、更加科学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职业倦怠对于组织开展正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危害较大,它作为现代职场的流行病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工作中各种主客原因的影响,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在阐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辅导员队伍中的职业倦怠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