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文章从空间路径视角分析了伦敦都市区与城市群的人口城市化进程.研究表明,伦敦都市区与城市群是英国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域;目前英国都市区与城市群区域大多处于人口逆城市化阶段,但伦敦都市区已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空间路径循环;国际人口迁移是促使伦敦都市区人口增长、进入再城市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出,应该更多地从空间路径视角研究中国都市区和城市群区域的人口城市化问题;需要以政策措施适时引导上海都市区和北京都市区的人口空间分布;在交通和信息设施不断完备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都市区与城市群区域人口城市化的空间路径周期将会缩短.  相似文献   

2.
符松涛 《社科纵横》2008,23(10):112-113
农业的发展是罗马帝国早期城市化得以发展的基础.人口的聚集,消费的集中,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构成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源.帝国的经济政策和城市化政策促进了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都市生活的推广改变了罗马和行省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集聚经济利益成为导致早期罗马帝国城市化的最根本动因,是决定性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近期台湾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在区域结构上的变迁,使台湾城市化进程与人口的区域集中的速度已大大减缓.而且人口的迁移活动也显示了很强的区域特征:南部人口持续向中部和北部区域迁移,而台北市人口则向周边县市迁移.其原因是产业空间集聚与大城市城郊化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城市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以来,城市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遏止的世界性潮流。尤其自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生产力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势头更为迅猛。到1989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已接近80%,进入了高度城市化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虽然只有40%左右,但是自1950年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显示出与世界城市化水平日益缩小的趋势。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也明显加快。但是如果从世界范围去考察,其城市化水平却属于最低之列,城市化的进程速度也较为滞缓。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滞了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当前这一进程中有何特点?今后的发展趋势怎样?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5.
杨芳勇 《社会工作》2008,(23):20-22
一 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一定经济条件下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人口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是引起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过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走过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从工业化进程来看,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来研究近年来北京市人口郊区化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口郊区化发展迅速,近郊区已经基本实现城市化,并和中心城区一起组成了新的核心区域,人口正不断向这个新的核心区域聚集。目前北京市城市化的进程正处在新一轮的集聚阶段,新的核心区域人口越来越密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在长期内,整个区域内人口分布将向均衡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意义深远.文章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两大空间和三大重点.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化、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的统一,其进展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农村过剩人口增长速度和城乡人口增长率的差距。世界城市化始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工业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1920  相似文献   

9.
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三次产业构成不合理、一次产业内部存在品种结构、种植结构和区域结构不合理、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重复率高、劳动力剩余量大且素质较低、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科技贡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应着重做好政府引导、产业布局、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加快城市化进程及提高科技贡献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实现由以产量为中心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转变,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0.
苏南城市化的战略转换与多元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社会》2002,(12):23-25
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其显著特征是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三产为主转变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这三个转变综合的空间形式是市镇数目的增多、都市地域的扩大和都市地区的出现。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是近代工业化的直接产物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 ,苏南地区乡镇工业蓬勃兴起 ,小城镇迅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为了顺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苏南地区从城市化仍滞后…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约束条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过程性现象与结构性变化,它反映了由资源配置条件与市场环境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现实.浙江产业结构与产业层次之所以没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而及时调整与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和产业锁定效应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调整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动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外在压力,经济发展引致的要素资源结构变动增强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使浙江有可能通过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压缩与转移产能相对过剩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东北地区煤炭城市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尤其是煤炭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多如思想观念滞后、城市化水平虚高、经济发展趋困、城市可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推进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必须要从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同时要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空间,做好城市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3.
郭占恒 《浙江学刊》2001,27(3):64-6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着手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实现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逐步形成了完整、系统、科学的现代化战略体系.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浙江人民形成和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拨、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追赶型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范例.本文从所有制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道路、生产力布局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及其在浙江的实践作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单婷婷  史安娜 《社科纵横》2009,24(10):69-7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用地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用地总量失控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财税体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现行土地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应当采取坚持集约化原则,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的产权和使用权制度体系、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等措施来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正在经历深刻的空间变迁,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空间崛起"的时代,"空间"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生活.2012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中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中国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这意味着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遭遇空前的挑战.如何对这一新的时代特征进行理性把握和全面审视,这是当今时代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在产业和区域方面的分别表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协调表现为低价工业化进程和高价城市化进程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是中国独特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为此,“十一五”期间,中国应该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等来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一农业革命后,经济发展,社会分工加深的产物。城市一经出现,便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农业人口逐渐转为非农业人口;城市数量的增多与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地域空间,逐步从“国中”,转移到河边,以及河口三角洲上。然而,在整个农业革命的过程中,人类城市化的进程尚是缓慢的。尽管城市数量日益增多,但质量却并不高。最突出的是,标志着城市化程度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尚很低。十八世纪中叶,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蒸汽机的一声轰鸣。振兴了人类城市化进程:由于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农业生产率随之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主题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素质、人身安全等,但留守儿童问题是复杂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还将继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被制造出来.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社会结构变迁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轩明飞  陈俊峰 《社会》2004,2(2):34-37
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合理路径,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现代化是从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主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理性化、世俗化、科层化等方面的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进行,在城市发展的特定时间段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展开的。城市现代化以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变迁为其核心内容,通过人口与空间规模的不断扩张得到具体的反映。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目标与手段,表明了整个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而城市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发展则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集聚扩散与城市社会结构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上不断协调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与产业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空间扩展上最大的进步,是快速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主导的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制度的力量、政策的引导、产业的推动,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以及郊县纳入到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之中。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共进,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都走上土地、资源节约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