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基于收入来源视角和基尼系数分解法,对我国老年人收入结构和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3-2018年期间,老年收入结构显著变化,收入不平等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养老金收入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比重显著增加.在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过程中,养老金收入的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起到强化作用,工资性收入结构效应起到阻碍作用,其他分项收入作用较弱;城乡老年人收入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呈现显著差异性.据此,老年收入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稳定并逐步提高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水平和比重,适度调整和控制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在城乡间的均衡性,以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庞智强 《社科纵横》2005,20(4):23-25
本文对甘肃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状况进行了测量,对收入差距的合理性进行了分解分析,探讨了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颂东 《创新》2012,6(6):41-45,126,127
2001年以来,随着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有所增加,城乡基尼系数逐渐下降。但是,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和现行财税制度仍制约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因而,为增强财税制度调节城乡居民收入的作用,应构建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模式,完善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健全房产出租的税制体系,开征资本利得税并增加财政三农支出。  相似文献   

4.
居民收入构成来源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项.从四分项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转移性收入,二者都起着差距促增的作用,而经营性收入则发挥了主要的差距促减作用,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很小.从主辅收入角度看,主要收入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从初次分配收入和再分配收入角度看,初次分配收入是差距贡献的主体,但发挥着差距促减的功能,而再分配收入却发挥着差距促增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乔榛  张志欣 《学术交流》2023,(8):87-100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分配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我国解决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问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数字经济时代,城乡间的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或数字鸿沟成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新因素。数字鸿沟在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表现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据要素不平衡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引入替代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后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因此,我国未来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方面,必须重视城乡数字鸿沟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策略来消解城乡间存在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6.
7.
曹子坚  田立军 《创新》2010,4(3):71-74
在全球经济普遍降温的背景下,稳定强健的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力量,而现期我国居民的生活却呈现出高储蓄、低消费的态势,消费严重滞后于投资的快速增长。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是由于农村社保体系的不完善引起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关键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本文使用泰尔指数度量和刻画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特征。同时,本文设定了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以揭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与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长期非线性闽值关系在泰尔指数为0.100(阈值)处发生机制转移:1978—1991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增长的长期效应为正;1992—1999年,收入差距对实际增长的效应由正向负平滑转换;1999年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产生阻滞作用,且负效应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周彬  齐亚强 《社会》2012,32(5):130-150
文章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与县级社会统计资料,通过拟合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对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系统检验了绝对收入理论和收入不平等理论。结果表明,即使在控制了个体收入对健康的凹陷效应之后,县级收入不平等程度仍对个体自评健康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收入不平等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心理机制仅能部分解释不平等对健康的负面效应,而新唯物主义机制未能得到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颖春 《求是学刊》2008,35(3):67-7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现状、威因与影响的研究,明确了促建和谐社会的收入差距调整的政策建议,这对于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逐步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帆 《求是学刊》2023,(5):1-13
城乡关系转变对我国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强调,新征程上,我国正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事业,且经济发展实践已经呈现出若干新特征,这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缩减问题需要再审视。理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不能仅从差距相对数出发,而应关注差距在多个维度的表现,特别是应将差距缩减的重心从相对数下降转为绝对数下降。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具有人力资本、土地权益资本、生态资本、文化资本,但其资本-收入的转化程度受到制约,这是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理解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应从收入流量转向资本-收入转化这样的本源因素。基于此,缩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线是依靠制度完善来扩展农民资本再配置的选择权,这样才能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共同富裕事业。  相似文献   

12.
王鹏 《社会》2017,37(5):217-241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户籍人口实现了身份转换,成为制度认可的新市民。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即使户口状况相同,"新市民"与"老市民"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的结果显示,"农转非"人群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受到制度性或非制度性歧视,且歧视程度随着分位数的变化呈现倒U型趋势。同时,"农转非"人群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歧视降低了自致型"农转非"人群相较于城市原居民的禀赋优势,而外致型"农转非"人群则面临人力资本劣势与就业市场歧视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3.
14.
谢育  汉纳姆 《社会理论》2001,(1):111-127
本文研究了当前中国城市收入不平等的地区差异,主要关注收入的决定因素与改革进程之间的关系。多层次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使教育和工作经验所得到的回报贬值,并且对于党员和非党员、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基本差别并不产生影响,总的来说,收入的不平等仍然较低并且和经济增长相关性较小,这是因为在发展较快的城市中,收入不平等的扩大趋势在某各程度上被人力资本的低回报给抵消了。一个似乎可行的解释是这些结果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城市还未形成真正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5-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政府债务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源于它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非对称性;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在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影响机制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资金支出存在着城市偏向性;从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以及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但显著减少了城乡居民的转移净收入,从而减弱了政府支出的再分配效应。建议政府举绩应科学合理,应规范债务的投向与使用,应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魏钦恭 《社会》2005,40(2):204-240
本文辨析和检验了收入不平等的两种表现形式及其对公众容忍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客观收入差距对公众容忍度并无直接影响,而感知的收入差距越大,对不平等的厌恶倾向越明显。但客观差距大并不意味着个体感知到的差距大,感知偏差及情境分割效应的存在,区县而非省级、时下而非过往的收入差距状况更易为个体所捕捉和感知,进而对其容忍度产生间接影响,且这种情境传导效应及对客观差距的感知程度在不同群体间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为我们理解过大收入差距与较高容忍度共存的反差现象提供了基于分配结构异质性的观察视角和情境反应在地化的经验解释。  相似文献   

17.
转移性收入是人均收入中很重要的部分,城乡转移性收入的差别直接影响城乡收入差别.利用2000-2011年全国和五个省份的数据,对转移性收入的城乡绝对差别和相对差距进行的测算和研究结果表明:转移性收入的城乡差距非常大,构成了居民收入城乡差距的很大一部分.现阶段转移性收入不仅没有起到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尽管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转移性收入的城乡不平衡程度有了一定的缩小,但是总体上看依然相差很大.造成转移性收入城乡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再分配机制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解决转移性收入的城乡不平衡,既需要破解再分配机制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问题,也需要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8.
李仁君 《社科纵横》2009,24(12):25-27
库兹涅茨提出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认为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在新兴经济体的经验研究却出现了反例。陈宗胜以中国的经验事实提出了公有经济收入分配差距的倒U假说,但地区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中国是重点研究的课题。收入分配差距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平等,还要重视合理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蓬勃发展和国家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采用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11—2020年面板数据,选取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测算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以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重点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确实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在西南和西北两个地区的作用不同;门槛回归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存在多个门槛,其作用效果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小而减弱。从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来看,完善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提升金融数字化水平和居民金融素养,应该成为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2000-2009年期间中国收入不平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综述的主要关注点有五个:(1)区域间收入不平等;(2)城乡间收入不平等;(3)城镇收入不平等的工资差异;(4)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5)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