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参政党在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过程中,特别是经过各参政党的自我教育活动,已呈现出高素质参政党的基本形态.中国高素质参政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政治进步性(自觉接受领导且与中共建立和谐政党关系,党际密切合作且与中共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履职优良性(参政议政成效显著,民主监督有位有为)、组织凝聚性(各级组织团结奋进,党派活动生机勃勃)、成员活力性(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社会活动影响广泛)等;其主要作用有高水平政治协商、高层次民主监督、高质量参政议政、高和谐合作共事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政府过程中,执政党、参政党和利益集团共同成为政府过程的主体.从责任政党政府理论的视角看,政党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这也对当代中国的政府过程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执政党、参政党都要加强组织建设、纪律约束和纲领建设;既要关注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也要关注参政党的参政合法性;此外要对利益集团参与政府过程保持清醒的认识,实现政党、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双向功能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反思政党与人大、政协及政府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转型期的政党责任,才能在整合社会的同时也改造自身.  相似文献   

3.
黄青坚 《探求》2006,(Z1):6-8
当代中国,政党是国家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主体.在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中,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及其管理,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当然的轴心.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双重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端赖于斯.因此可以说,政党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轴心.  相似文献   

4.
何海翔 《阅江学刊》2013,(5):103-108
网络监督作为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形式,其兴起、内涵、特点以及实质有其特定的理解。网络监督可以作为政协民主监督的新渠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网络监督的优势可以弥补政协民主监督的弱势,提升政协民主监督的效力。政协民主监督可以弥补网络监督的局限,增强网络监督的公信力。网络监督成为政协民主监督新渠道的路径主要是转变观念,建立社会信息采集机制;积极架构政协官方网站,抢占舆论主动权;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提高政协委员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形成并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两党制”和“多党制”,它是对人类政党制度文明成果的“扬弃”,彰显出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可以从结构、机制和效能三个方面把握。从结构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构了新型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新型结构关系;从机制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在地包含了利益表达机制、政党协商机制、决策施策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从效能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在地包含了共识达成效能、优化决策效能、高效执行效能、维护稳定效能。结构、机制和效能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彰显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上的政党政治主要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两种形式。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两种形式,即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的执政党政治和对中国各民主党派而言的参政党政治。中国参政党的基本特性是政治目标的趋同性、治国理政的参与性、成员构成的精英性和基层组织的松散性;中国参政党的主要作用是合力作用、协商作用、监督作用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政党文化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主要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的性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创新与转型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产生和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其政党文化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8,(2):1-6
国际领域围绕政党理论话语权的斗争日趋激烈。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研究是四个自信建设的要求,是大国形象建构的要求。提高中国政党理论的体系化是增强政党理论话语权的必备前提,剖析中国政党理论的政治智慧是增强政党理论话语权的重要内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是增强政党理论话语权的关键之举,拓展中国政党交往的空间是增强政党理论话语权的快捷路径,建构话语传播体系是增强政党理论话语权的圆融之举。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党立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立法的形式、内容、特点,我国宪法中多党合作的规定、是否制定专门的政党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立法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立法的异同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我国政党制度规范化、法律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偏颇和不足之处。我们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党合作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0.
梁晓宇 《创新》2012,6(6):18-23,126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各国政党制度相比,这一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特征和优点,是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丰富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理论宝库,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从而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伦理的论述是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核心的政党伦理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要素。从主要内容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伦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政党政治建设伦理、政党伦理理念建设、政党组织伦理、政党伦理作风建设、政党反腐倡廉和政党制度伦理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创造性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宇 《创新》2012,6(4):29-32,1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创立的这一政党制度的创造性价值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新局面,开创了新型政党关系学说,具有西方政党制度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林志彬 《社科纵横》2012,27(12):5-7
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中共政党文化,有利于强化主文化的支配地位、消除亚文化的消极影响、抑制反文化的滋生蔓延,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实践表明,中国曾经选择过西方竞争型多党制,也通过国共合作的方式尝试了两党制,还建立了国民党一党独裁的一党制,尽管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但是,历史早已确凿地证明了这些政党制度并不适合于中国并且都遭到了中国历史的淘汰.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这一政党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独具中国特色.故此,当前我们需要坚决抵制和回应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冲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5.
人大监督的形成、变化、性质、地位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从其形成的历史过程,认识上的变化,内容与形式上的发展,性质、作用、地位,今后要求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这种监督,既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力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与借鉴了国内外关于议会对行政司法等权力制约的机制与学说。又因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以该监督是一种单向的和最高层次的监督,与其他民主监督等是有严格区别的。为了加强与完善这种监督,必须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特别是党组织要全力支持人大行使监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社会状况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党能力标志的是政党履行职能的主观条件,也是政党素质的外在表现和实践形态.政党能力作为政党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和政党发展的核心驱动,其科学内涵既可以从生成机理、价值指向、内容结构、本质特征、实践机制等自身要素予以认识,还可以从政党建设的价值取向、政党性质的表达机制、政党执政的系统保障等关系要素予以把握.综合性是政党能力的基本表征,科学性是政党能力的第一要义,实践性是政党能力的本质特性,有效性是政党能力的价值所在.确立政党能力的科学概念,总结政党能力的建设经验,深化政党能力的理论认识,把握政党能力的发展规律,构建政党能力的提升机制,是政党能力增量发展以及政党效能质化提升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国情出发,学习、继承、借鉴了古今中外人类司法文明的有益成果,具有公开的政治性、鲜明的人民性、内在的合法性、充分的科学性、积极的建设性、与时俱进的实践性等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渐显现.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叉司法制度成为必须给予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推进中国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司法改革,就应当进一步加强司法政治和思想建设、司法理论和文化建设、司法组织和队伍建设、司法制度和机制建设,强化对司法的物质保障和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的民主价值,表现为其所包含的民主精神、民主特征、民主原则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民主理性与民主文化有机结合的客观成效.优化与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必须着眼于促进这种复杂系统的良性运转,优化民主表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等民主价值实现方式相得益彰、相互协调的运行系统,开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网络等不同领域民主价值有效促进、有机统一的承载系统,完善党内与党际、政党与社会等不同范畴民主价值实现的制度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20.
民主监督生产的思想,七十年代在西欧工人运动中已具有特别的迫切性。近几年来,西德、英国、意大利、法国和其他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民主监督生产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内容已经不是要不要实行民主监督生产,而是采取什么形式进行监督的问题了。现在讨论的是“工人监督”、“共同参加管理”、“工业民主”、“经济民主”这样一些概念。讨论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政治立场的冲突: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主张改变这种制度的人们之间的冲突。两派对民主监督生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