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5%,按可比价格计算,从1978年到2008年,生产总值增长14.1倍,人均增长9.69倍。能源产量大幅度增加,原煤由1978年1669万吨增加到11798万吨,增长6.07倍;发电量由41.43亿千瓦时增加到1192.08亿千瓦时,增长27.77倍,能源已经成为贵州省工业生产体系中的主要优势行业。主要能源除了满足本省发展需要外,还东输到两广地区支持发达地区的发展,能源基地的地位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2.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把抓好粮食生产、提高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重要工作,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农牧业生产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粮食产量从2005年的1662.2万吨增加到2010年2158.2万吨,年均增长5.4%;农业产值由473.9亿元增加到90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3%,畜牧业产值由444.6亿元增加到82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7%;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由2005年的980.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4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0%.  相似文献   

3.
“十五”以来,增长逐年加快,从2001年到2004年GDP年均增长11.1%。今年,四川经济总体上平稳较快增长的特点十分突出。前三季度,四川GDP总量540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其中,一季度增长11.5%,二季度增长11.6%,三季度增长11.6%。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产方面,三次产业增势稳定。粮食增产大局已定,油菜籽产量达到168.7万吨,增产3.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虽然遭受6月下旬发生的猪链球疫情,但范围小,时间短,措施得力,快速发展的势头没有改变。工业增长虽然低于去年同期,但增速较快…  相似文献   

4.
格尔木市工业经济在省、州上级部门以及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十五”末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数字看发展(一)工业增加值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九五”末,格尔木市工业增加值仅为6.15亿元,“十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32.1亿元,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5.3%。工业企业户数由“九五”末的450户增至72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成为格尔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1、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比较“九五”末和“十五”末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钾肥产量由64万吨增加到180万吨,占格尔木市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5.
一、我市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和利用的主要特点1.能源消费快速增加。2004年,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904.29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加408.61万吨标准煤,增长82.4%,年均增长16.2%,高于九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3.6%的增幅,尤其是2003年的能源消费增幅高达26.5%。2.耗能主体集中在四大行业。2004年,在统计的34个行业大类中,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市5%以上的行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四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797.61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2%,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占44…  相似文献   

6.
跨世纪以来,四川经济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走过了2000年增长9%、2001年增长9.2%、2002年增长10.6%、2003年增长11.8%、2004年增长12.7%的加快增长历程。而且,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由233.9亿元提高到38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894元增加到77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04元增加到2580元。今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前三季度,四川GDP5401.3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长较快,增势平稳。而且,在生产、需求、效益等方面均具有…  相似文献   

7.
川果进阶     
《四川省情》2023,(9):10-11
<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多样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打底”,加之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四川水果产业(《川果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中,川果包括水果、蚕桑、核桃等,本期专题重点指水果)踏上量质齐升的进阶之路。2015—2021年四川果园面积稳定在全国第5位的同时,水果产量由912.1万吨增长到1290.9万吨,年均增速达6.0%,水果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近60家。  相似文献   

8.
杨克文 《四川统计》2012,(10):52-53
2011年,四川蔬菜总产量达3573.6万吨,居全国第五。蔬菜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居民生活的改善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生产经营粗放、加工发展滞后等问题。 发展现状:走上规模化快速发展的道路 蔬菜生产规模日趋扩大。新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四川蔬菜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蔬菜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农产品之一,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2011年四川蔬菜面积达到1808.5万亩,比2000年增加520.7万亩,年均增长3.1%。蔬菜总产量达到3573.6万吨,比2000年增加1261.0万吨,年均增长4%;蔬菜人均占有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01公斤,比2000年增加126公斤。  相似文献   

9.
余启彬 《四川省情》2006,(12):19-20
四川能源的生产、消费现状能源生产状况近两年四川能源生产量2005年四川生产的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为11301万吨标准煤,比2004年的10699.9万吨标准煤多601.1万吨标准煤,增长5.6%;一次能源的生产量为1140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8%;2005年我省从外省、市、区调入量大幅下降,同比降幅为29.2%,另一方面,我省调出外省、市、区量也减少,同比少调出748.6万吨标准煤,下降29.5%。外轮机在我省加油量同比增长25.0%。四川能源生产构成与全国比较我省的能源生产构成与全国构成有较大的不同,水电、天然气是我省的优势。而原煤、原油我省相对较少。水电占一…  相似文献   

10.
过去五年间,四川GDP由2002年的4725.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50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8%,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休戚相关。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645.12亿元,占GDP比重的34.8%。  相似文献   

11.
1.中国煤炭生产贸易状况 1.1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煤炭在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从1978年的57144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26558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速达到5.44%,其中煤炭的消费占能源总消费水平的比重却一直在66%以上,并且在1998年以前煤炭消费比重都超过了71%,最高1990年达到了76.2%,此后各个年份煤炭占能源总消费水平都维持在68%上下波动,到200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水平的69.5%,石油为19.7%,天然气为3.5%,风能、水能和核能占到7.3%.  相似文献   

12.
一、能源现状及特点 (一)所需能源主要依赖外部输入,几乎没有地产能源.临安市能源资源贫乏,常规一次能源资源只有水电,缺煤,无油、气.2003年全市消耗能源102.9万吨标准煤,扣除能源转换产出量17.65万吨标准煤,实际消耗量为85.25万吨标准煤,82.85%的能源依赖外埠供给,只有17.15%由本市生产供应.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情》2020,(1):16-17
能源生产稳中向好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煤、电、油、气"主要能源品种生产总体稳定,传统能源原煤小幅下降,电力、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原煤产量3296.4万吨,下降6.1%(与上年比,下同),降幅较上年扩大5.5个百分点。发电量3671.0亿千瓦时,增长5.1%,增速较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1010.2万吨,增长40.4%,与上年相比由下降13.2%转为增长40.4%。  相似文献   

14.
一、呼和浩特市蔬菜生产的基本情况   呼和浩特市的蔬菜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13.9万亩开始逐年减少到2005年的10.3万亩,产量从60.7万吨减少到40.6万吨.据农业部门统计,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也由2000年的0.9万亩减少为2005年的0.63万亩,减幅为30%.蔬菜的人均占有量由1999年的300公斤减少到2005年的176公斤.……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与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新疆棉区的地位与发展潜力(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生产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 ,1 980~ 1 990年 ,棉花产量年均增长 1 9% ;进入 90年代 ,特别是经过“九五”棉花基地建设的带动 ,新疆棉花生产迅猛发展。到 2 0 0 0年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达 1 0 1 2万公顷 ( 1 5 1 8万亩 ) ,比 1 995年增加 2 6 9万公顷 ( 4 0 4万亩 ) ,增加了 36 % ;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已由 1 995年的 1 4 %上升至 2 0 0 0年的 2 5 %。棉花总产量已达 1 5 0万吨 ,比 1 995年增加 5 6 5万吨 ,增长了 6 0 4 % ,占全国的…  相似文献   

16.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从此结束了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统治的历史,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解放50年来,上海工业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工业生产累计增长90.1倍(以1952年为基数,至1998年,下同),年现价工业总产值由66.60亿元,增加至5896.3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0.5%.其中轻工业生产增长43.3倍,年均增长8.6%;重工业生产增长235倍,年均增长12.6%.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增长140倍,年均增长11.4%.利税总额由1952年的8.64亿元,增加至1998年的474.98亿元,增长53.9倍,年均增长9.1%.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四川积极转变思路,由过去单一的境内促销转变为境内外促销并重,瞄准四川水果的特色优势,为川果出口企业搭平台、拓市场,取得良好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份,四川水果出口1.86万吨、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9%、50.4%。川果出口增势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四川水果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数量、出口金额从2018年的0.69万吨、0.7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万吨、5.62亿元,分别增长6倍、6.8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经济较快增长居民收入递增 2011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70.6亿元,增长14.8%。全省小春粮食增产3.2%,油菜籽产量213.4万吨,增产8.1万吨,增长4.0%。上半年,肉类总产量增长0.3%,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金融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货币市场运行稳健,保险市场发展迅速,证券、期货市场日趋活跃,金融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货币信贷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一、各项贷款总量攀升,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不断增强、有效需求逐步增加的带动下,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逐年攀升。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6.8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73.15亿元,增长了126.1倍,年均增长18.18%。银行贷款的稳步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建设的发展。中长期贷款余额由2002年末的247.9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75.95亿元,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18.36%,其中,基本建设贷款的持续增长是推动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2年末基本建设贷款余额169.29亿元,2007年增加到378.31亿元,年均增长17.45%。同时,短期贷款也大幅增长,1978年末短期贷款余额为6.87亿元,2007年增加到272.06亿元,年均增长13.53%。其中,工业贷款余额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铁路运输业有了一定的发展,16年间,旅客发送量从1978年的18927万人发展到1994年的3561.6万人,增长88.2%,年均增长4.0%;货物发送量从三978年的1415.3万吨发展到1994年的1840.1万吨,增长30.0%,年均增长1.7%.同时,旅客周转量由1978年的29.8亿人公里发展到1994年的108.4亿人公里.增长2.6倍,年均增长8.4%.货物周转由1978年的112.8亿吨公里发展到1994年的182.6亿吨公里,增长61.9%,年均增长3.互%.但是从技个运指市场的发展看,铁路在浙江运输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下降.旅客发送王占全省客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