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中韩儒学讨论会”综述蔡方鹿由中国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韩国安东大学退溪学研究所协办的“第二次中韩儒学讨论会”于1996年8月12-14日在济南市召开。中国学者3O余人和韩国学者2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儒学与现代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山...  相似文献   

2.
李冰 《理论界》2014,(7):161-163
目前"亚洲四小龙"中最具实力的是韩国。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潜力为韩国经济腾飞提供了机遇。韩国自卢泰愚时期开始,历经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几届政府,通过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来振兴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进与世界强国的合作关系。韩国是全世界第一个与美国、东盟、欧盟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FTA")的国家。在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韩国已位于领先地位。目前中韩缔结FTA的条件已日渐成熟。中韩FTA不仅将促进两国经济发展,还将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2005,(5)
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与韩国人文社会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中韩人文科学振兴学术研讨会,6月12日在京召开。中国社科院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汝信、副秘书长兼科研局局长黄浩涛、国际合作局局长黄平、文献信息中心主任黄长著和韩国人文社会研究会理事长崔松和、韩国人文政策研究委员会委员长金丽寿、韩国驻华公使魏启出等与来自中韩学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数十人出席会议。中国社科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培忠主持会议,黄浩涛致开幕词并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的贺词。与会者就如何推进人文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从雁行模式到“10+3”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雁行模式作为影响亚洲经济的重要构想,对东亚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传统的雁行模式已日渐衰落,正逐渐向新的亚洲发展模式-“10 3”模式过渡。“10 1”模式则是从雁行模式到“10 3”的过渡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2003年至2023年韩国涉华各类民调(民意调查)结果来看,韩国民众的对华认知呈现出负面倾向,这与不断深入的中韩关系严重背离。韩国“烛光革命”让世人看到了韩国民意对当政者及政策的影响力。在中美战略竞争态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韩国民调结果可能成为未来中韩关系稳定发展的潜在隐患,中韩两国都需要思考如何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韩国有关涉华民调数据显示,在未来中韩关系发展中“朝鲜因素”可能成为扭转韩国民众对华负面倾向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时代,非洲大陆成为吸引外国投资的新的热点.作为亚洲的两个重要经济体,中国和韩国在非洲的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及超溢效果,中韩在非洲的投资增长也相应带动了非洲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对非洲的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知识传播和环境保护等影响较大.随着非洲与各国交流的增多以及外资的流入,非洲在发展方面将面临多元选择,而这种选择对非洲借鉴各国发展经验从而走出适合非洲的发展之路颇为有益.  相似文献   

7.
一、比较优势:一种假说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实行赶超战略模式。这种模式效率低、消费大、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腾飞,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我们应当引以为鉴。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但20世纪50年代日本成功地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美国的1/4。当时主要是发展重工业劳动力相对密集…  相似文献   

8.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韩国政府和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韩国政府和企业冯敏韩国经济在近30年中的迅速发展已引起国际发展经济学界的重视,一些学者甚至将韩国经济发展的道路称作为“边陲国家通向发达经济的小路”。近年来,就韩国经济何以能获得迅速发展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展开了争论、欧美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曾经把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称为亚洲的“四小龙”.继之,出现了如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腾飞的亚洲“小虎”.世界舆论把亚洲这些国家和地区称为“亚洲模式”或“亚洲奇迹”.然而“模式”并非永久,“奇迹”并非常“奇”.97年这些“小龙”、“小虎”中,金融动荡,“亚洲模式”的神话在世人心目中已动摇.亚洲国家由盲目乐观开始寻找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 山东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10月,是一所专门研究韩国的综合性学术机构。中心主任由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孔令仁教授担任。该中心宗旨是立足当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充分利用山东与韩国的历史渊源与地理优势,系统地研究韩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前景,以推动我国对韩国的研究,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展中韩友好关系,促进东亚地区和世界和平,努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东亚金融危机与东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发展的出色成就,亚洲人确实风光了一阵。头上顶着光环,在世界经济的大家庭里引来无数羡慕的眼光。这是因为连续30多年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亚洲奇迹”,它们的发展道路被誉为“东亚模式”。当1994年底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亚洲人还浑然不觉危机正在逼近他们。风水轮流转,不知明年到谁家。孰料1997年7月亚洲也发生了一场金融危机。不仅当事国历尽沧桑,苦苦挣扎,而且还影响到对亚洲的评价。如今好象一切又要翻过来了。不但“亚洲奇迹”受到怀疑,而且“东亚模式”也似乎人去楼空随之终结了。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亚洲的过去和未来?怎样认识金融危机同亚洲奇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九五”期间广西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把广西建设为农业强省的发展目标,给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广西社科联和广西农业经济学会、广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联合组织农经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60余人,于1996年元月13日至15日在南宁召开了“‘九五’广西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44篇.会议采取专家学者专题发言,与会者小组讨论和大会综合发言等方式进行,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很热烈.区党委副书记丁廷模,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徐炳松、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阳国亮到会听取了与会者  相似文献   

13.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的政府作用杨鲁慧东亚区域一般指由中国大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和前苏联远东部分组成的地区。近20多年来,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先是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经济腾飞,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8...  相似文献   

14.
韩国政界和舆论界普遍认为,韩国外交基调已经从“安美经中”转变为“安美经世”。“安美经世”新外交体现了韩国对经济安全的担忧和对“战略模糊”外交的摒弃,其本质是“安美经益”,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对“安美经美”的追求。从外部环境、特定事件以及国内因素三个维度对韩国新外交的转变动因进行探析,可以发现中韩经贸技术合作以及中韩关系发展在短期内因此而受到的消极影响。但是,“安美经世”外交的实践效用存在不确定性,无法对中韩关系长期发展的大局形成根本性影响。尽管如此,中国仍需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2021年7月22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训令,规定在韩国要将“??”翻译成“辛奇”,取代既有的中文译名“泡菜”一词,此举在中韩民间掀起了新一轮的有关文化归属问题的“泡菜之争”。韩国民间部分反对泡菜起源于中国的声音是没有根据的:从宏观层面来说,中韩民间“泡菜之争”是韩国在其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与我国发生的一个小的文化冲突事件;从微观层面来说,它是“泡菜”与“??”语义建构不协调导致的一个语义冲突案例。其实,既有的“韩国泡菜”“辣白菜”等词汇更适合“??”的语义,既能避免语义不协调问题,又能缓解“辛奇”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紧张感。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触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都对韩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而韩国存在于金触体制、经济结构、政府政策、汇率制度等多方面的积弊是韩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重要诱因.受到两次经济危机巨大冲击的韩国经济,令韩国政府痛定思痛,重新审视造就"汉江奇迹"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危机后韩国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其政府在金触危机治理方面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对中韩旅游合作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韩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 ,两国人民对彼此国度的了解逐渐加深 ,相互往来也不断增多。其中以旅游观光、商务考察为目的的相互往来越来越多。尤其近年来 ,随着中韩旅游业的发展 ,不仅使两国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 ,而且加速了两国经济合作的步伐 ,并推动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前 ,中韩两国旅游业稳步发展   1 992年中韩建交初期 ,两国相互交流的人数达2 0万人 ,其中大多以商务洽谈、探亲访友、公务、旅游为目的 ,旅游则是以韩中旅游为主。韩国经济的发展 ,促使韩国企业加快了向海外投资的步伐。由于历史渊源、地域及…  相似文献   

18.
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地域狭小,人口稠密,工业资源匮乏,技术基础薄弱。但自70年代以来,他们通过实施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大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并在极短的岁月里奇迹般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令人瞩目的亚洲“四小龙”。 “四小龙”高新技木产业发展的原因尽管有备方面的主客观因素,但总的说来,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扶植则是主要因素。 1.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小龙”仿效美、日,兴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供高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19.
韩国危机的发生决非偶然,这次危机暴露出了韩国在体制和发展模式上的种种问题。特殊的政企关系、政银(行)关系,大企业内部机制的僵化和管理失控,不良的企业财务结构和高负债,以及企业集团盲目的外延式扩张的经营战略,是韩国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中国在某些方面有着与韩国相近的经济发展模式,剖析韩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于中国顺利地完成体制“转型”和防范危机是有警惕和借鉴意义的。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如果中国能在政企关系、政银(行)关系、企业管理体制、集团经营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汲取他国的经验教训,抓住这次机会采取积极而又有效的调整手段和改革措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起点可能会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来,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变化非常巨大,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作为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并以连续不断的高速度被世界关注.分析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变化轨迹,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