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人类学     
“哲学人类学”这一术语,在现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中,既用于广义,亦用于狭义。在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人类学系统分类者布吕宁(W.Bruning)①看来,它一方面是指称古今一切有关人的哲学学说,不论这些学说是否具有独立的人类学概念特征,还是仅仅蕴含着从某个哲学体系的基本原理中逻辑地引伸出来的对于  相似文献   

2.
哲学人类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前,标志古希腊文明的阿波罗庙宇镌刻了“理解你自己”的神谕,它象征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表达了人类需要认识自己的迫切愿望。多少个世纪过去了,历史几经沧桑,文明几度盛衰,人——这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却依旧象斯芬克斯之谜那样,吸引着无数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无穷的探索和思考。在人这个标题下,学派林立,体系芜杂,众说纷纭;尽管没有统一的理论,却有知识的增长。哲学人类学就是西方近年来广泛流行的研究人的新兴领域和学科。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饮食传统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在我国,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研究者少,文章试图从中国饮食中的治疗养生与身体想象等方面探讨生命的哲理,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人类学视角来考察人类语言的起源及对人类认知的规约性.动物的特定化及人的未特定化决定两者进化的异质性.人类的心智与语言共生共长,语言庞大的形式化符号系统最终成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强大中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创建的是人类学唯物主义和人类学辩证法。人类学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表现在 :1、以物质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实在性为前提 ;2、理论研究的客观实证性、科学准确性和实践价值性 ;3、从人的感性活动———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观察分析世界。人类学辩证法的立场和方法主要包括 :1、在肯认辩证法的客观实在性基础上 ,强调了人类学的即人类自身的辩证法 ;2、以对立面统一、多样性统一以及概念从简单上升到复杂为主要形式的分析把握人类问题的辩证法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康德晚年所示 ,人类学为其哲学之最终归宿 ,以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因而从人类学视域解读批判哲学实为高屋建瓴的方法 ,会大大拓展批判哲学的价值意蕴。而对批判哲学的人类学视域的剖析表明 ,批判哲学应被视为广义的 (哲学 )人类学体系的一个部分 ,它是从先验论上论证了“人何以可能为人 ?”乃在于 :人是能够自己造就自己并造就自然的“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7.
今天在哲学中,人类学转折作为一个明显的事实被肯定下来。然而,对这一事实可以从许多角度来加以理解:科学和哲学中的这一现象是偶然的吗?它是客观所决定的呢,抑或是科研人员偏爱的个人科学利益的反映?而也许这是哲学把握现实特性改变的标志?在我们看来,这是这样一些问题,对它们的回答不可能预先决定,而是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来试着指出这种分析的一些可能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类学于 2 0世纪初传入我国 ,它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使得中国神话研究的面貌为之一新。以此来再度认识中国神话 ,并重新观照和审视图腾现象与神话起源将会更加有意义。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的神话特质 ,以生殖崇拜、母系氏族文化和神话意象为最明显的特质 ,以期从根本上理解人类生存状态的源起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 ,马克思所创立的哲学 ,通常被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但就其本质看 ,或许可将其概括为实践人类哲学。因为它以“社会化了的人类”这种“社会存在”为对象 ,并以人类的合理生存与自由解放为目标 ,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把这一理论建立在社会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理解 ,才有可能把马克思一生的理论事业统一起来 ,才有可能摸到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 ,并与当代的时代问题与时代精神共鸣。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论的哲学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人类学试图把经验科学对人的理解与形而上学对人的思考结合起来,建立人在宇宙中特殊的地位和描述人的完整形象,教学论的建设恰恰需要哲学人类学的这种广阔视野和对人作完整理解、把握的坚定信念。这样,教学论才能从完整的人出发塑造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1.
以赛亚·伯林把赫尔德形塑为“反启蒙”旗手,这一观点广为流行,却未必站得住脚。赫尔德反对法国启蒙哲学,不等于反对启蒙哲学本身,毋宁说,他希望提供“又一种”属于德意志的启蒙哲学。赫尔德在21岁时写下的参赛征文已经表达了自己的启蒙抱负,即让“整个哲学成为人类学”。赫尔德最为著名的著作《人类历史的哲学观念》充分表明,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想。赫尔德一直被视为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先驱,但他同时也是个自由主义者。鉴于赫尔德是古典学蜕变为人类学的开启者,我们有必要看清其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实际面目。  相似文献   

12.
西方哲学由古代的以客观存在为本位的本体论哲学,发展到近代的以主客关系为本位的认识论哲学,到十九世纪中叶,发展到"形而上学要由‘人类学’来取代"(海德格尔)的现代哲学的人类学转向。马克思处在这一转向的滥觞时代,并开辟了这一哲学的新方向:广义人类学哲学。其特征,其一在于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以人类为本位构建新哲学;其二在于通过"人类的感性活动"来理解世界("事物、现实、感性");其三在于通过"革命的实践"来"改变世界",使人类能够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其四在于以"人的社会存在"来理解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由解放问题;其五,在于从人的现实关系来揭示人和人类世界。这一哲学的基本价值精神在于:在对不合理世界的批判中争取"每个人和一切人"的合理生存、健全发展与走向自由解放。这是当代政治理性可以引以为据的重估一切价值、重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重构各民族健全发展的人类学关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对当今的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尽论述了古小说中的纪实小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过程本体概念的理解和阐释,使阐释人类学的“深度描写”在认识族群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基础上,并结合医学人类学对“过程”理论进行研究,这种以 “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 对中国传统中医文化进行“深度描写”,并从批评的角度度对人类知识进行重新洗礼和审视,使过程哲学思想与医学人类学之间形成契合点,并以此对“过程”研究的范式来构建起医学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医学人类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中国风格",标志着一种成熟体系的形成,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当代实践对被选择了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世界各国的理论成果进行重新解释的创新性体系.在这种体系中,本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必将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风格"的主旋律.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形成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中国风格“,标志着一种成熟体系的形成,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当代实践对被选择了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世界各国的理论成果进行重新解释的创新性体系.在这种体系中,本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必将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风格“的主旋律.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形成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术界对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交往”概念的研究是延续了传统的哲学研究范式,即从抽象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来阐述其理论内涵,认为此时马克思的“交往”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过程中“交往关系”的异化。事实上,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是从哲学人类学的思维范式出发,从自我意识、审美和共同体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交往”概念的内涵。首先,马克思提出了自我意识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前提这一理论观点,并指认了自我超越是人类社会交往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马克思认为审美性的交往是解决人与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第三,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交往的理想目标是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在天人关系、历史本质、历史动力、历史发展形式、历史发展进程、人的历史地位和君民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思想范畴和命题,蕴涵着浓厚的历史意识和鲜明的人文精神。先秦是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建立时期,两汉到隋唐是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展开和深化时期,从两宋到明清是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新发展和总结时期,并呈现某些转型的动向。从天人关系的范畴或视域来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强调心性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凸显道德理性的历史认知价值取向,是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主流和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19.
20.
本事批评作为一种动态持存的批评范式之一,是绵延时间下的历史哲学批评,其本质是向未来开放的“回忆”,以此达到历史、现实视界的融合。中国素有“无典不成诗”的本事批评观念,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魅力的本事批评史论和重实际、不穷究、伦理政治化、诗性化以及历史意识缺失的特征论和形态论。本事批评在中国文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积极意义,为世界文论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