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深大学人     
王晓华教授1962年8月生,吉林吉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博士,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先后在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哲学家刘放桐教授和著名戏剧学家董健教授。从事文学、文化、哲学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15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和摘编。已出版专著《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出版)、《压抑与憧憬——曹禺戏剧的深层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黑龙江…  相似文献   

2.
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是国内同行公认的信息哲学创始人。从1980年开始,邬焜教授就独立开展了建构信息哲学的理论研究。他不但是我国从事信息哲学研究起步最早的少数学者之一,而且在  相似文献   

3.
严谨精进有恨无悔──田余庆教授的中国史学研究田余庆教授早年从事中国近代工作,曾与金毓黻合作编辑了《太平天国史料》,并参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编辑工作。后来,他转而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重点致力的方向是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史。田先生参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阔视野,增加对国外学术刊物编辑和出版工作的了解,不久前,本刊编辑与苏联《哲学问题》主编列克托尔斯基教授,以“如何办好学术刊物”为题,举行了座谈。《哲学问题》是在苏联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性刊物,尤其在近年来的改革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在,它的读者不仅限于哲学界、学术界,也为文化界、新闻界所瞩目。在列克托尔斯基教授在我校讲学期间,本刊编辑部特邀他介绍了《哲学问题》办刊的情况。在座谈会上,列克托尔斯基教授首先介绍了他们办刊的指导思想。他说,面临改革,哲学杂志同社会遇到的问题一样,很严重,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要重新理解。哲  相似文献   

5.
刘奔教授     
刘奔,1942年4月生于日本长野县下依那郡。日本名:原博昭。196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此后在《哲学研究》任职,先后担任编辑、编辑组长、常务编委、副主编、常务副主编等职。职称:研究员,编审。国家级有突出贞献的中青年专家。现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哲学所博上后流动站导师,首都师大兼职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三明学院政法系兼职教授。学术上主要从事认识论、历史观、…  相似文献   

6.
遼大学人     
王雅,女,现为辽宁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理事。王雅教授199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国学大师金景芳先生,治经学与中国思想史。2000年调入辽宁大学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导读、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经与经学史等课程。  相似文献   

7.
由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哲学研究所和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学会联合发起的"哲学与现代化"研讨会于4月20-22日在我校文科大楼举行.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刘放桐教授和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教授、"价值与哲学研究"学会秘书长乔治·麦克林主持了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外籍专家和中方专家等二十余人,宣读了十七篇英文论文.讨论的空气十分活跃.在讨论中,东、西方专家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是:1.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大多数专家认为,传统不是僵死的东西,而是活生生的、延续到今天的东西,不应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去对待传统;2.如何看待现代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桂翔(1960——),安徽金寨县人。198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1992年至1995年安徽大学哲学系获西方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系党总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桂翔教授从事教学工作22年,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史》、《西方现代哲学概论》、《伦理学》等课程。先后在《哲学动态》、《中央党校学报》、《现代哲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论文曾被《中国哲学年鉴》、《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摘要或全文转载。参与…  相似文献   

9.
卿希泰教授     
卿希泰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道教研究专家和教育家。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全国宗教学学科规划组副组长、全国高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卿希泰教授曾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优秀教师和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卿希泰教授从50年代初便开始在四川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在近50年的时间里,他为祖国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尤其自宗教学研究所创建20年来,卿希泰教授在开拓研究的同时辛勤教书育人,带出了从事道教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由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武汉大学出版社和武汉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联合举办的《利比亚现代短篇小说选》研讨会,于1994年4月9日在我校召开。研讨会由出版社副总编辑杨小岩教授主持,我校常务副校长候杰昌教授到会致辞,社科处陈广胜处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王忠祥教授、秘书长戴安康教授、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杨余森教授出席了研讨会并讲了话。《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国语言文学专栏编辑应邀到会  相似文献   

11.
辽大学人     
王雅,女,现为辽宁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理事。王雅教授199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国学大师金景芳先生,治经学与中国思想史。2000年调入辽宁大学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导读、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经与经学史等课程。十多年来,王雅教授一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始终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节课,对课程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11日—13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次会员大会在中原古城郑州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主编、编辑近三百人参加了会议。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刘建生和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徐维凡到会并讲话。会议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被选为理事单位,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巴.苏和教授当选常务理事。会议还对从事学报编辑工作三十余年来,孜孜以求,辛勤耕耘,玉成他人,默默奉献的30名资深编辑颁发了"玉笔奖",我校巴.苏和教授以突出业绩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3.
罗国杰,1928年生,河南省内乡县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付会长、全国教育工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国家教委主办《高校理论战线》编辑委员会主任兼总编辑等职务。他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960年3月负责组建新中国第一个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4.
1988年9—10月,应我校哲学系和外国哲学所的邀请,苏联著名哲学家B.A.列克托尔斯基来我校讲学。列克托尔斯基教授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辩证唯物主义研究部主任、《哲学问题》杂志主编。他是苏联哲学界公认的研究认识论的权威,以《主体、客观与认识》一书著称。他演讲的题目是:(1)苏联哲学的改革问题;(2)辩证唯物主义的迫切问题;(3)实践、活动、交往、认识;(4)认识论和现代科学的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当代外国的认识论;(6)用历史的态度研究认识问题。本利编辑就列克托尔斯基教授第一讲的内容对他进行了采访。在此,我们把列克托尔斯基教授第一讲的主要内容和本刊编辑采访的内容编排在一起,列登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公伟教授     
王公伟,1966年生,山东龙口人。1986年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师从方立天教授从事佛教哲学研究。199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到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工作至今。其间,1997年再次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再次师从方立天教授,200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为教授,现为鲁东大学法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6.
珞珈学人谱     
陈立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安徽庐江人。1985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留校工作,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2004年6月在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04年7月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工作,2004年12月被聘为教授,2005年7月被增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人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7.
陶渝苏教授     
陶渝苏,1956年生,现系贵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现代西方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80年邬焜教授就开始进行建构信息哲学的研究,是国内最早进入该领域的少数研究者之一。从1981年起陆续发表该领域的论文和著作。1982年4月,邬焜教授完成了《哲学信息论导论》一书的初稿,并以此书作为他在兰州大学哲学系就读4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可以说,正是此书的完成标志着他所提出的信息哲学的初步建立。此书的内容为之后20多年他所从事的相关研究奠定了深层级的、最基本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他在之后研究中所阐发的关于信息哲学的观点和理论都是此书所蕴含的基本思想的展开、延续和深化。由该书的纲要性内容写成的《哲学信息论要略》…  相似文献   

19.
邓周平教授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已有十多年,且研究成果较为可观,累计发表论文10篇,并提出过一系列富有创建的新思想。眼前邓周平教授所著《科学技术哲学新论》这本长达40余万字的专著由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出版,是他对自己多年研究心得的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20.
技术时代的哲学反思--《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笔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昌曙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 ,中国技术哲学的奠基人。陈昌曙教授在数十载的学术生涯中 ,论著颇丰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先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创立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2 0 0 2年是陈先生从事教育工作 5 0年 ,开创技术哲学研究 2 0年。值此之际 ,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 ,将陈昌曙教授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呈献给学界同仁 ,以期引起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高潮。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也是陈昌曙教授传播其技术哲学思想的学术田园。在《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出版之际 ,东北大学一批从事技术哲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组织多次研讨 ,本刊将他们的部分研讨内容以笔谈的形式予以发表 ,期待引起更多学者和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