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禁烟英雄,同时,他也是一位治水方面的专家。在波荡起伏的宦海生涯中,治水思想与实践一直伴随着他。林则徐治水遗留的遗物遗迹为研究他的治水思想与治水实践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注重其遗物遗迹的归纳整理,无疑将是研究林则徐致力于治水、修水、用水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3.
林则徐治水     
介绍林则徐的生平与经历以及他对江河水利的治理方策,从而为后世治理水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八朝穷怪录》又称《穷怪录》, 撰人不详, 史志无目。是书古无完整辑本, 《古小说钩沉》未辑,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虽提及佚文十则, 但李氏并不以文献整理为主, 且仍有疏漏之处。故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作进一步研究, 得《八朝穷怪录》佚文11则, 一一详述, 并加以分析, 以冀得此小说完整佚文文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已故著名学者许德珩先生1992年于法国巴黎为学友王时杰早逝而撰写的一篇墓志铭。  相似文献   

6.
林则徐题匾     
林则徐出任云贵总督巡视滇南,路过江川。七月的一天,林则徐到县城北郊“金莲书院”察看,院长赵士选等将林则徐迎至客厅侍茶。  相似文献   

7.
《子女教育问题》《读经与做古文》《谈动》《〈小兰花〉序》为新发现的四篇朱光潜佚文,本文对这几篇佚文的发表情况与相关资料进行了考证与说明。  相似文献   

8.
9.
杨之华在《救国时报》上发表的《“热血”重温》一文中点明了《热血日报》有两篇瞿秋白写的文章,即 第2期《流血是为的什么?》和第10期社论《巩固上海学生联合会》。这两文都未收入如今出版的《瞿秋白文集》。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在江苏做官达七年之久,是一位有作为的封疆大吏。他在江苏任职期间,赈灾济贫,兴修水利,亲自种“试验田”,为江苏农业水量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他平冤狱,提倡兴办慈善事业;他严禁鸦片,坚决反对英国间谍船的侵略活动等。林则徐在江苏的政绩,使江苏人民受益非浅,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外国人对林则徐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通过外籍人特别是曾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包令对他的评价,再现了林则徐的人格魅力、历史地位、影响及其经世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作为历史人物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林则徐历史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结合恃民兴邦、恃民卫邦的斗争实践 ,慎于理论思辨 ,勇于实践求索 ,将传统的民本思想拓展提升到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高度。从恤民生以筹国计到依恃民力发展生产 ,抓固本之根本 ;从单纯依靠农业的富民强国之方到重视商品经济、学习外国技艺、开拓新的生产力 ;从依恃民力固本兴邦到开发边疆 ,兵农合一 ,兴邦卫邦并进。  相似文献   

13.
以林则徐的翻译活动为个案,探讨翻译发起人的角色,在对影响翻译活动的策动因素进行思考的同时,引起社会对翻译发起人的重视。在当今中国社会,欲求翻译社会效应之充分发挥,发起人的作用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4.
荒林的随笔《天生女性主义》和《澳门之美》,体现出中国女性主义学者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研究视角和具体应用。以这两本书为对象的分析解读,可以看出其女性主 义思考的若干特色。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其译作不尽完美,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锺书也撰文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及客观的研究。通过对概念的系统论证和对现象产生根源的探究,指出了运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哈佛燕京学社的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佛燕京学社作为一个中外合作的专项学术基金组织,体系严整,运作规范,其内部组织主体之间有着较为成功的协作与互补。这为它自身的高效运转和拥有超强的生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瞿秋白研究中,我们收集到两篇瞿秋白佚文,皆为瞿秋白作为《时事新报》和《晨报》的特派记者发回国内的通讯报道。兹对其作一考证释读,以为研究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8.
林徽因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徽因的小说创作,描绘了特定情景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负载着较丰厚的人文内涵;在艺术上追求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实验中国小说文体的热情;她的小说既体现了京派小说的一般风貌,又显示着作者鲜明的文学个性,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典雅、精致、理智、冷静、委婉、清丽是林徽因作品最鲜明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