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富英 《文史哲》2005,(2):85-90
以往对福克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反奴隶制、反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博爱等主题上,尽管有学者对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作过一些探讨,但多集中在叙事功能层面;尽管有学者探讨过福克纳小说的反奴隶制、反暴力倾向,但少有人将此研究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结合起来。事实上,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可以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进行诠释,因为在被北方征服和占领后,美国南方文化与后殖民地文化的处境有许多相似之处,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系列中所关注的问题也与后殖民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后殖民主义者往往把复兴或编造民族神话作为复兴民族文化遗产、再现被压抑的民族历史记忆和重新建构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宣扬在现实中要通过忍耐和牺牲以洗清民族历史上的罪孽,并认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与殖民文化“商讨”和“杂交”。福克纳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目的在于复兴南方传统文化,再现南方被压抑的历史记忆,重新建构南方人的文化身份,宣扬通过个人忍耐和牺牲洗清南方在历史上的罪过,并暗示南方文化的出路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商讨”和“杂交”,即南方人应当继承南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北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南方和北方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予以抵制。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福克纳对新时期中国作家影响巨大,尤其是在表现人性、血缘、历史、文化、时间的神秘方面.贾平凹、郑万隆、苏童、莫言、吕新都从福克纳的作品中汲取了创作的灵感,同时也融入了他们对突出中国乡土文化特色的可贵努力.因此,他们就创作出了充满神秘感的乡土文学,这样的乡土文学显然已经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风格的乡土文学了.  相似文献   

3.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观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在认知视角下,文学作品中隐喻意象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的生活背景、文化认知和精神诉求。福克纳和莫言是中美文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福克纳对莫言的写作手法尤其是隐喻手法有着深刻的影响。比较两位作家代表作品篇名中的隐喻,可以发现,福克纳与莫言在运用作品篇名隐喻抨击社会现实、寄托乡恋乡愁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位作家以隐喻为纽带,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向世人揭示"面具"背后的深意,令世人领略文学意境的震撼。  相似文献   

4.
刘平 《理论界》2004,(5):281-281
“南方”在美国文学中不仅仅关涉地缘,而且指蓄奴庄园长期以来培植而成的一种文化,一种优雅、陈腐颇具封建意味的文化;它与北方现代工业文化背道而驰,或者说,这是注定被现代工业拖入理性轨道的一种现实模式。当然,在转变的过程中你所听到的还有凄怨哀伤的挽歌。粗野的福克纳却注重那些将逝的原始与纯朴,并将其深置于人性的底层,试图跨越现代理性,走向对基督的膜拜。福克纳祈祷的是人性之光的闪烁。《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投诸感情最多的是康普生家的黑人女佣迪尔西,福克纳抛开种族偏见的思想,对其极力歌颂,这个黑人女性的原型是福克纳幼年…  相似文献   

5.
在儒家文化中,传统与道统分别指向生命对历史文化的态度和生命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它们共同体现着人类文化生命的历史意识.换言之,人的生命也就是文化的生命,人是连接传统和道统的生命纽结,人的生命的延续也就是文化生命精神的历史延续.儒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识体现在自身生命里就表现为文化生命与历史文化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先进文化的特征及其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近 80年的奋斗历史就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创造并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五大特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党历史使命在现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完成这一使命 ,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作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出发,分析其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两条主线所折射出来的福克纳对于旧南方爱恨交织的南方情结,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相似文献   

8.
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了福克纳的短篇小说《曾经有一位女王》中的花园系列意象的含义,分别从花园的象征意义、花园所代表的空间和女主人公詹妮姑婆的女王身份三方面解读了花园系列意象的二重性特征,从而得出结论,花园系列意象的二重性特征构成了该故事的主要结构,赋予作品以张力,并表达了福克纳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9.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书中打破了传统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情节构思。通过对时间的巧妙处理展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本文从小说的叙述时间、心理时间以及叙述者对时钟时间的情感倾向三个方面展现了福克纳对时间的非凡的驾驭能力和艺术才华。福克纳对时间的处理成为其表现内容、展示主题的主要手段。它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方家庭小说(family romance)是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核心.福克纳作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继承了南方文学中家庭小说的传统,创作了约克那帕塌法世系小说.福克纳在其小说中对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刻画中充满了矛盾,在将这些种族主义者塑造成旧南方体系中的英雄的同时,还通过这些形象揭露了旧南方的腐朽本质和对人性的践踏.正是在这种批判意识中,福克纳的家庭小说既完成了对南方文学的继承和发扬,又实现了对它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反复叙事是福克纳小说艺术的独创。福克纳顶峰时期和成熟时期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里 ,广泛而多方面地使用了这一手法。反复叙事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存在价值 ,与神话方法、多角度叙述、意识流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福克纳使用反复叙事的意图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他对美国南方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思考认识 ,强调、突出他对美国南方爱恨交织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2.
刘加媚 《学术论坛》2003,(5):101-103
美国地方色彩十分鲜明的文学流派———南方文学在艺术上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怪诞。南方代表作家福克纳广泛使用"哥特小说"技巧,抒写恐怖离奇的故事,描绘阴森的背景,渲染怪诞氛围,刻画身体畸形、精神变态的人物,勾勒出一个"哥特世界"(GothicWorld)。这种哥特式的怪诞广泛运用于福克纳的创作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矗立在怪诞现象背后的是南方人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3.
苏畅 《兰州学刊》2006,(4):65-66
本文从福克纳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花瓶意象及其类似物入手,探索其背后隐秘的作家创作心路历程,进而提出理解福克纳创作的关键性母题和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蓝勇 《学术研究》2002,(1):87-90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历史 ,对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内容作了界定 ,强调物质文化在历史文化分区研究中的地位 ,提出要注重历史上人类先天心理和生理对文化的影响 ,指明加强文化因子的复原研究、加强时间断面与文化分区的研究中的重要性 ,重视人才计量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倡用新思维和新方法来研究历史文化地理 ,特别要注重研究者对区域文化的切身感受在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文化有没有“自主性”呢?就是说,是不是我们自己独立自主地决定我们所要的“文化”?我们中国现在的文化是怎么样一种形态的文化呢?我对这个问题是比较困惑的,因为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文化是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的,是缺乏“自主性”的。换一个说法,就是自从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相对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就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不能不发生变化。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没有从自身发展成为近代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古代的历史。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说,就是“中西之交,古今之异”。在中国和西方相接触的时候,中国文明或文化代表的…  相似文献   

16.
满族作为东北少数民族中一个卓越的代表,以自己特有的民族贡献丰富了关东文化的内涵,推动了关东历史文化的发展。在满族文化与关东文化的互动交融中,满族文化的很多特点和风情已经内化为关东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关东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满族文化的烙印。文章结合满族的历史贡献,从关东历史的发展,冰雪文化的形成,饮食文化的创造,民俗风情的展示等方面探究满族在关东文化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先进文化的创造、发展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文化就是在历史上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文化 ,是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的凝聚及表现。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对世纪挑战、铸造时代精神、领导时代潮流是文化创新和超越的指标体系。在文化的创新、发展和超越上 ,要注重继承和引进  相似文献   

18.
论及福克纳,那座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三座宏伟大厦——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便能说明一切(《人间喜剧》、《卢贡——马卡尔家族史》为第一、第二座)。把 美国现代南方社会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精神世态表现得无与伦比的,在美国,除了福克纳,还有谁?而这无与伦比的深刻就藉着他的艺术天才,他“是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中,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实验家”。 福克纳小说艺术的创造性,最突出的是他锤铸出一种前无古人的叙述文体——繁复长句。在英美作家中,“极少有一个能像福克纳一样,把一个句子写得像大西洋上的巨浪那样无壤无垠。”但他这种存心违反句子规则的艰涩文体也招来不少非难。至于他小说的结构风格,也像对他的文体艺术一样毁誉皆有。考利认为“福克纳大多数小说在结构上都有明显弱点。”考利在此主要指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就连从四个角度来叙述同一故事,几个不同人物的意识交汇到同一题旨上的复调结构佳作《喧嚣与骚动》,考利也“仍不敢肯定,小说的四个部分的排列次序就是最理想的。”考利认为“福克纳的成就或是表现在篇幅较长的短篇小说上”姑且不论考利的论断准确与否,但福克纳中短篇小说的结构艺术确实颇具魅力。  相似文献   

19.
《喧哗与骚动》、《高老头》叙事艺术异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尔扎克与福克纳,他们有思想意识上的相似与不同,更有艺术氛围上的相似与不同。本篇主要通过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揭示他们艺术世界中的同中之异,借以探讨福克纳在巴尔扎克基础上存在着一种历史性的超越,从而让人们领悟到从巴尔扎克到福克纳,人类艺术经历了一次可喜的进步。我们之所以在他们辉煌的  相似文献   

20.
徐国利 《江淮论坛》2012,(2):97-104
孙中山的历史观实为民本史观,具有浓厚和鲜明的道德价值取向。在他看来,人类进化史应当是互助的道德文明进化史;道德理性的不断提升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历史发展就是道德文明不断提升的过程;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道德完善的大同世界;中西文化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文化是道德文明和王道文化,西方文化是物质文明和霸道文化,中国文化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