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众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建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道成 《中州学刊》2005,(6):239-242
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大众传媒对消费文化的建构作用不容忽视.媒介文化促进了消费意识形态的生成,大众媒体在消费文化和消费生活方式的形成中扮演了"共谋"的角色.大众传媒通过媒体文化左右着消费观念和消费时尚的方向,传播消费文化,建构消费意识形态.大众媒体以引导和刺激消费为切入点,利用自身颇具诱惑力和煽动性的宣传,使人们在休闲、消费和感官满足的快乐之中接受了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催生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2.
"梨花体诗歌"和"诗人裸体朗诵"成为轰动一时的媒体诗歌事件,在此过程中,诗歌以及诗人成为被"恶搞"的对象.在少数诗人那里,诗歌成为被用来沽名钓誉、追名逐利的手段而非庄严、崇高的艺术追求.同时,在大众媒体的恶意炒作下,悲剧性的文化事件被简化和改造成了喜剧性的娱乐事件,其内在性和精神意义被抽空.它们共同显示了当今时代文化上的恶俗之气,是大众消费意识形态对价值理性和人文追求的肆意扭曲.在如此的"共谋"下,诗歌成为被窥视的"他者",其形象被"脸谱化"和"妖魔化"了,诗歌本身受到了严重扭曲和伤害.  相似文献   

3.
媒体奇观是当代社会主导文化形式-媒介文化的重要表征.明星现象是当代社会的超级媒体奇观.明星不仅仅是一个个真实具体、极富魅力的形象,更是大众传媒生产的一种文化产品,一种承栽着一定文化内涵与意识形态的表意符号,一种文化实践的过程.明星的生产是特定符号意义的生产,明星形象的巨大魅力及其对大众无可抵挡的吸引力源于多样媒介文本产生的符号象征作用和互文效应,这些媒介文本在建构明星形象的同时拼贴和构成了社会的多元话语,使明星奇观成为产制多元意义的文化场域.  相似文献   

4.
数字"8"作为一个纯粹抽象的符号,借助中国汉字特殊的谐音与指意,使人们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这些显在的数字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文化现象谶文化.通过对谶言发展始末的梳理,可知谶文化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兴媒体带来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但又是一柄双刃剑,对我国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信息传播体系和舆论引导格局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如何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新兴媒体,服务大众,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媒体行为与当前文艺的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文艺的运作日益凸显媒体的意志。书刊策划、包装与炒作、叫骂与“酷评”、影视改编等媒体行为,不仅改变了文艺的传播方式和流通范围,并且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艺的生产;与此同时,媒体化的文艺运作往往因追随媒体精神而开始步离文艺精神,从而导致文学性的缺失、评价体系的无序、文学现象的文化转向、浮躁之风的形成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靖鸣 《学术论坛》2005,(2):157-160
文章主要论述异常群体、弱势群体、越轨群体等特殊群体社会问题的媒体运作。异常群体社会问题媒体运作关键是要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和心理;打消采访对象的顾虑;报道不能煽情、炒作。弱势群体社会问题的媒体运作既要反映问题,又要解决问题;报道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越轨群体社会问题的媒体运作不宜过多过滥。  相似文献   

8.
媒体时尚词语与媒体相生,与文化共舞,借助媒体的强势影响成为老百姓口头的高频词语。它切合大众的文化品位与追求,语义机敏风趣或闲适调侃,语言魅力潜藏在深深的文化意蕴之中。媒体时尚词语推崇语言表达的感官刺激,讲求词语运用的快感,追求一种温馨直白或鲜活生猛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别视角与大众媒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如留意,不难发现许多大众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都在打女性的牌。就总体而言传统文化的定式仍然束缚着大众媒体。无可否认,没有谁会生活在真空之中,在新的价值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众多大众媒介,当然也包括电视节目还在不断地强化着性别的陈规定型,这并不鲜见。大众媒体的制媒者们往往受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在封建文化、媒介市场化和媒介产品的商业化共同构成一种压力,一不留神就把妇女当成潜在的消费者,把女性栏目变成性别歧视的载体。大众传媒商品化后,往往把女性性魅力当成炒点,把妇女设为卖点。而这种结…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媒体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是绝对的。但是,这一结论仅适用于网络媒体还没有出现的前网络传播时代。由于网络的出现,传统媒体绝对掌控公共话语权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媒体出现后的媒体议程设置与受众议程设置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尹天娥 《理论界》2009,(10):158-159
科学传播系统是一种信息和知识传播系统,对于大众媒介的科学传播,既要遵循媒体的传播规律,又要符合科学本身的特点,才能实施有效传播.但是今天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已经出现众多的问题,由此便使科学技术信息在从拥有者向接受者传递的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信息的失效现象,影响了科学技术信息的传递和扩散,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大众媒介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是伴随手机兴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具有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特征,凸显了时代风格和文化风范,反映了普通大众心理,日渐成为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文章以语言符号学思想为指导,重点研究了幽默手机短信的言语交际形式,揭示了该类手机短信的象似性符号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普遍社会文化心理动因,以便正确理解、恰当使用乃至健康发展此类手机短信.  相似文献   

13.
传媒商业化是当前中国传媒变革中的热点问题.尽管商业化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加速器,但其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也必须正视:传媒产品娱乐化、低俗化现象严重,商业炒作无处不在,主流媒体"喉舌"功能减弱等,由此造成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弱化.对于这些问题,应根据我国传媒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管制经验,找出一个适用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媒体权利的认识是从媒体当被告开始的,媒体权利的实现既需要立法的系统完备,更需要媒体权利意识的"觉醒".虽然目前我国的媒体实行有条件的准入制,但媒体正在按照"大众需求"的市场法则来运行.因为媒体的权利事关各社会主体的利益,所以,媒体的立法并非可有可无.当前亟待明确的是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平等权、传播信息报道权、批评权和出版发行权.媒体败诉多由行使批评权引起,对媒体批评权的保护有待于法官和全社会对媒体批评权认识的法律精神提升.现实将不断证明,媒体对自身权利的行使愈充分,就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一脱成名"本来不过是消费文化将青春女性作为粉色消费的暧昧生意,近来,因为一个化名"苏紫紫"的中国人民大学女生的"当众一脱",这个暧昧生意却被附丽为"艺术创新"了."苏紫紫现象"究竟是商业炒作,还是行为艺术?要澄清其中是非,就不得不厘清人体艺术、行为艺术与商业炒作三个概念.  相似文献   

16.
林铁  张建永 《中州学刊》2008,(2):239-242
大众传播时代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话语地位.知识分子介入媒体必然影响着当代知识的生产、分配、享用以及再生产,也影响了知识分子与经典的共生关系,经典在当代文化中的存在形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大众化、商业化以及明星包装策略等媒体主导的遴选机制,使知识分子在介入媒体的过程中,获得公共性而又无自主性、解释性而无创造性、商业性而无自律性的特点,大众娱乐的品质和价值与作为宾正的思想革新和艺术创造的作品之间的区别被抹杀,经典的文本价值被简单化.知识分子成为"顺从主义知识分子"的同时也使迫使经典卷入巨大的消费泡沫中,从而造就了知识分子与经典的双重危机.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媒体改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推进媒体改革发展,媒体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主题,在观念思路、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生命线"的作用,实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要求,为媒体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的问世,将普通大众争取公共信息的知情权和发言权的诉求变成了现实,标志着文化权力的转换,但同时也引发了公信力不强、可信度低迷等遭人诟病之处。人们要通过自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必须采用同一个表达系统,形成一套通用的"信码"。信码—编码—解码,构成了网络话语的完整程序,只有建立在信码基础上的网络话语才是有意义的。然而"信码"并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符号学的概念,它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文化信码是由诸多文化因素共同搭建的一个平台,它具有人类学的意义,它是未完成的、无限开放的,它是变与不变的统一。自媒体不仅必须恪守语言信码,而且必须恪守种种文化信码,才能有效地运作,也才能行之有效地确立自媒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而推动自媒体不断得到提升、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当代媒体竞争格局下,方言媒体手段的运用符合电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受众心理的多元文化需求的需要,使其有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大众媒体中的方言手段在凸显地缘文化特质、构建和谐多样的地域文化生态区域等方面作用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近年来汉语中涌现了大量的外来词,有些外来词没有经过翻译就直接以原形出现在各种传播媒介上。对于这种现象,有许多批评的意见,比如影响传播效果、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等。但这些意见并没有对外语词在媒体中广泛出现的深层原因进行探讨,而是简单地归咎于媒体的媚俗、媚外或者缺乏责任感。本文试图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这一现象与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