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淑梅 《中州学刊》2006,(5):171-174
孔子、孟子认为道德重于政治,政治要“以仁为本”,通过个人的修身养性、君主的“德政”,社会秩序就会由乱到稳,从无序到有序;荀子注重的是“礼为法用”,以“礼”约束人的欲望,只有“隆礼重法”,人才能向善、仁义。荀子弥补了孔孟思想中政治弱化的一面,把道德与政治结合起来,仁、礼并用以定天下。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治政观虽偏于理想、完美,但在道之崇高与世之污浊的两极中,是在力求找到政治与道德相统一的治政方案。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  相似文献   

3.
黄有东 《船山学刊》2007,63(1):48-50
孔子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治道思想“同归而殊途”,就目标来说是“同归”的,都是想达到“无为”就可以使天下大“治”“为”的美学境界;而就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理想的路径来看,又是“殊途”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孔子的政治理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什么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观点主要有三,即“礼运大同”说、“论语大同”说、“有道”说。作为“礼运大同”说的仿制品的“论语大同”说,存在着导致孔子的政治理想与他的治国主张的相互矛盾、对史料的运用和理解不够严谨、准确等不足,此说难以成立。因此,“有道”才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因为,第一,“有道”是孔子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二,孔子赞美“有道”、痛恨“无道”,说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话,并视当世为“无道”社会,从逻辑上证明了“有道”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孔子“有道”政治理想有其具体内容,但孔子把实现“有道”政治理想的希望寄托在最高统治者“修己以敬”、“为政以德”上,反映了其思想的保守性和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论孔学的主体思想与秩序和谐理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贵礼重仁”是孔子思想的主体。春秋时期礼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仍充当重要角色,也给普通士人提供了进身的阶梯,孔子贵礼是和当时的礼治思潮相适应的。尽管礼是社会和谐秩序建构的重要手段,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新的整合,因此儒家的秩序理想难以化为现实,但孔子的秩序和谐理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政治学是以“仁、礼、法、德”为基本框架,孔子对法的思考亦在此框架下展开。孔子立足“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二分结构,定位礼、法之治的疆界、路径和方法:礼是治人之法,路径是“以仁入礼”,方法是礼法和礼罚;刑是治民之法,路径是“以仁入刑”,方法是刑法和刑罚。孔子论刑法治民,主张制定刑法应“以民为本”,目的是使“法无所用”,由此提出“片言折狱”“胜残去杀”“讼必无讼”刑治三步论。刑法之治要走向“法无所用”,需要法度思想的滋养和法度精神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孔子与中国的礼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是孔子学说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而不是“仁”,更不是“天人”。“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而孔子就是以提倡“礼”而闻名的。但是,对于孔子关于“礼”的学说的性质和意义,人们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礼”的学说代表了孔子的社会政治观点;有的认为,“礼”的学说体现了孔子的宗教观;有的则认为,“礼”的学说主要反映了孔子的人文观。有人想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以弥补现代“法治”社会的不足;有人则揭示其中的保守性,证明其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阻碍作…  相似文献   

8.
孔子政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其思想方法上的伦理性,政治以道德为依归;孔子为实现其大同与小康的政治理想,确立了以仁与礼为基本精神的政治思想体系。仁与礼密切相关,各有其政治功用。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仁与礼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论孔子思想及其政教一体化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一切思考都从西周以降的文化传统出发。他通过在“礼”与人情感间建立内在关联,又通过将这些情感归结为趋向于“仁”的先天潜质,达成了礼与仁的融通,将礼抬升到人本质的高度。站在人本质的立场上观照政治问题,孔子便将政治理想与宗教人伦理想整合于一体,也将宗教人伦实践直接落实为政治实践,其治国手段的人治主义倾向是将政治宗教人伦化合乎逻辑的结果。这种政教一体化思维理路,使孔子和儒学具有了文化价值系统和政治思想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10.
从《论语》中仁对礼的建构看孔子的仁礼关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个礼制社会是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但是,礼崩乐坏的局面使他必须解决“以何立礼”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礼的形式化问题的反思,孔子援仁入礼、赋仁予礼。既要从仁的高度来解决礼的问题,又从礼的方面保证了仁的落实。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一属价值理性,一属实践理性。二者关系是互证互释、同构并重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既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一生多数时间都在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传授给弟子门徒。他教育的侧重点不在知识,而在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授是以理想人格的培养为最终目的。那么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仁”,有人说是“礼”,还有人认为是“仁”与“礼”的统一,等等。我认为,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一个系统,它以“义”、“礼”、“仁”为核心,还包括一系列的道德品质,如好学、智慧、勇敢、宽恕、“敏于事而慎于言”、“贞而不谅”、“过勿惮改”、“畏天命”、“严于律己,等等。本文仅就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政治哲学从天命天道观出发,围绕以"仁道"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展开,其政治方法论以德治、德化贯穿始终.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仁道",其政治哲学处处以人为本,体现出深刻的人文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施行仁政,以君臣的理想道德品格感召天下;建立理想的人本化的社会政治秩序以稳定天下;以民为本,取信于民,德化天下.孔子的政治哲学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本文集中探讨前二者在一定层次上的矛盾——教育目的的积极性与教育内容的消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影响。一、孔子教育目的的积极性使古代知识分子积极参政,为自己的理想而投身宦途。从总体而言,孔子开创私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天下归仁”。“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大同”和“天下为公”的政治主张。但是,只有空泛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孔子社会学说的逻辑构成(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富仁 《文史哲》2006,(3):31-47
孔子是在“仁”、在对人类的这种整体关怀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思想学说的。在孔子思想中,能够遏制无限膨胀的私利欲望的是“义”。在当时“家”、“国”同构的社会关系中,孔子特别重视“孝”和“悌”。在孔子思想中,“忠”、“信”都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原则,“臣事君以忠”并没有后代儒学家所强调的“尊尊”的人身依附性质。“法”和“礼”是当时社会的两种联系方式。“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孔子重视“礼”和“礼治”,其根本意图在于强调合作关系而淡化和消解权力关系,以改善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存在状况。孔子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决定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权力,而是由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力构成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王富仁 《文史哲》2006,6(2):32-47
孔子是在“仁”这种整体关怀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思想学说的。在孔子思想中,能够遏制无限膨胀的私利欲望的是“义”。在当时“家”、“国”同构的社会关系中,孔子特别重视“孝”和“悌”。在孔子思想中,“忠”、“信”都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原则,“臣事君以忠”并没有后代儒学家所强调的“尊尊”的人身依附性质。“法”和“礼”是当时社会的两种联系方式。“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孔子重视“礼”和“礼治”,其根本意图在于强调合作关系而淡化和消解权力关系,以改善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存在状况。孔子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决定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权力,而是由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力构成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仁是本体,孝是功用,行仁要从行孝开始。孔子主张对父母的“孝”要以“敬”为核心,“敬”的具体表现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子相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孝”向外推扩就可以“移孝为忠”,“孝治天下”,达到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探讨周秦之际治道的传承、裂变、分化,可以发现,儒家是以“三代”为典型的早期中国王道政治的继承、发掘与发挥者。儒家“导德齐礼”,期以天下归服为政治之纲领,以执政、主政、从政者的德行风化为政治之主轴,以伦理本位的礼贤、礼君、礼民等明“分”致“和”之治为政治之目标,代表了中国政治的王道法统,实质内涵为德礼之治,以各明分位分职的双向互动、有序和谐为原则。法家则变更“法”意,张扬霸道,主以刑法,期以富强,力主法自君出,去私明公,以权势为杠杆,以法令刑罚为工具,以吏治为入手,以强力独裁为价值追求,以严肃尊卑、恪守名分、维护君上之权为依归,可以得短时一统之盛,而不能长治久安。“王道”“霸道”之分张各有所长,对中国的政治传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从尧舜到周公的礼乐之治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政治 ,在孔子的时代已感到那是一去不复返的乐园 ,在孔子之后 ,那更是一种“永恒的乡愁”①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 ,“礼乐之治”是一个美学化的社会 ,在此 ,政治的最高境界并不只是获得民主、自由、平等、正义 ,而是达到了美的境界 ,在这样的社会中 ,上述那些政治领域中的积极价值都不是在法制规范中勉力获得的 ,而是在美的涵泳陶冶之中自然而然达到的。因此 ,儒家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无政治的政治。按照孔子对先王之道的理解 ,这个美的社会是经由礼乐教化而达到。就诗礼乐的实际关系而言 ,乐在…  相似文献   

19.
赵昀晖 《学术探索》2010,(3):115-118
“君子不器”是《论语》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孔子并没有做出更多的解释和阐发,后人多认为此条是对君子修养方面的要求。本文从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礼”关系分析入手,集中论述“器”与“不器”实为孔子“以仁释礼”、“仪礼相重”的又一具体阐发。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代是对“礼”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总结的重要时期。以孔门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把“礼”当成了自己学派的理论标志。上博简《孔子诗论》和同时期其他文献中的大量论礼精言,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礼”论水平和诗学成就。从《诗》传承与接受的角度而言,用诗机制的延续和发展是《孔子诗论》的理论背景,《孔子诗论》是用诗的诗论。从礼乐文化的发展和礼乐制度的变迁而言,从西周春秋间重“礼仪”到战国时代重“礼义”的变化,是《孔子诗论》的礼学和哲学依据。“情生于性,礼生于情”,礼对性情的制约与调节是“礼义”发现的重要标志。以“礼义”和“性情”为思想前提的《孔子诗论》,是“礼义”诗学,也是“性情”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