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学前教育是影响人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前教师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学前教师的师资质量不高,尤其在学前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方面还存在教师资格证书终身制、入职门槛偏低、教师无资格证上岗、教师资格准入认定内容缺失等问题,都要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又进行了重大改革,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教师职业准入制度,而且还促进已经从业的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不断提高专业水准。等级证书制度构筑教师职业阶梯;强化定期换证制度促进教师职后培训;高级证书制度规范优秀教师标准。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对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师资人才的主要来源,就需要瞄准职业院校师资需求,注重“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实施“1+X证书制度”下的“三证书”制度,即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教育新模式,凸显学术性、师范性与应用性三者相统一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特色,对促进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研究和分析,不难得出其高标准的教师资格制度,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的教师聘用机制,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等特色。这些师资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前培训是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职前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德国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在世界各国中站一流地位,文章通过中德两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培训课程、考核标准,对两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作一比较,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以来,国际上师范教育的改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在师范教育的层次和规模、师资培养的方式方法、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对改革我国师范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国与英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但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两国长期以来都有重人文、轻职业技术的传统;两国的技术教育的发展都比较缓慢;两国都试图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职业竞争力等。所以,了解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我国学生认识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在师资来源、职前、职后培训等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职教教师教育的质量,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不高。针对这些情况,探索新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多方建设职教教师教育平台、全方位提高职教教师教育质量和规范职后培训三个方面阐述了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趋势及对教师资格制度的分析来看,我国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急需加强。在教育领域内引入职业测评机制是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教师职业测评对于教育、社会及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职匹配理论是教师职业测评的理论基础。教师职业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兴趣测评、职业人格测评和能力倾向测评。  相似文献   

10.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形式是“双元制”.我们要准确把握“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通过比较分析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行业协会职能、学生来源、教师内涵、实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学习借鉴德国经验,努力办好中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资格证“国考”给师范教育带来极大挑战,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担任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需认真研读和把握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相关精神,结合师范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将学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依托良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德国通过"精心选拔教师、精细设计培训"的特色教师培养体系,打造出了一支"敬业、专业、职业"的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我们应借鉴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的经验,有政策、有组织、有计划地打造一支适应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逐渐趋向于开放化、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实行的3+1、3+2、4+1、4+2等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3+1模式培养周期短,注重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3+2模式重视大学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合作,教育实习特色鲜明;4+1、4+2模式中,教师专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并重,适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要求.这些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即:应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增加教育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践训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情绪能力是21世纪教师所必需的关键技能。作为社会情绪学习运动的先导者,美国联邦政府、高等院校、地方学区以及专业组织为提升教师社会情绪能力提供了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美国通过完善教师专业标准、改进职前教育课程、强化在职教师培训和改革教师评估系统等方式,提升教师社会情绪能力,弥合美国教师教育中的"社会情绪鸿沟"。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教育体制是为了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管理制度.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一是应该探索和完善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二是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将定向教师教育与非定向教师教育相结合;三是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的各种制度,为确保教师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今后,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要理顺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关系,充分有效利用教师教育资源;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不仅需要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任教师队伍,而且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队伍。从阐述高职兼职教师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高职兼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借鉴"同等学历"制度对高职兼职教师进行考核与选拔;政府应对高职兼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进行宏观调控;高职兼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程序要规范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 ,阐述了教师教育替代师范教育的必然性 ;对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 ,从教师教育的特点 ,重视教师职前培养 ,通过实施终身教育实现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等几个方面作了论述 ,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 ,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英格兰政府针对国内中小学数学和物理等学科专业教师紧缺、学生数理成绩较差的现状,推出了"未来教学学者"(Future Teaching Scholars)精英教师培养计划。这一专项教师培养计划旨在通过严格的选拔标准、系统的培养方案、丰厚的奖学金与助学金以及明确的教师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吸引高质量的本科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英格兰数理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学生的数理学科成绩。英格兰政府为改善特定科目和偏远地区学校教师质量而开展的专项教师培养项目为我国相关教师的培养工作提供了积极借鉴: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地方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保障特定地区教师供应;提高师范生选拔标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大学化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世界性潮流,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发展和推进,教师教育开始由综合性大学举办,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英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变革与发展中的政策、制度、课程开发、实践模式、质量保证等,可以探析出我国教师教育应采取的实践策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更新教师资格证制度;确立并完善教师教育机构认证与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政府对教师教育资源配置的管理;开辟多层次及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渠道。  相似文献   

20.
在倡导"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新时代,安全素质已然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安全素质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校内安全教育的低效与共性化、职后安全培训的不足以及自主学习途径的缺乏。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安全素质培养路径的优化和培养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在职前修订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标准,重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同时调整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协同第二课堂提升教师安全素质;其次,在职后扩大教师安全培训对象,建立"分层进阶"新模式,对安全考试合格者发放教师安全培训合格证书,调整和完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第三,在日常工作期间,逐步改善教师自主学习条件,积极开展安全专题类校本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