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用微波测量技术通过测量土壤的相对介电常数来反映土壤水分,并分析了相对介电常数与水分的关系.该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专家决策系统的农业精准灌溉系统的技术思路,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收集实时信息,自定义信息格式,通过无线模块传输给服务器终端,终端专家系统给出农田灌溉命令。系统通过气候监控信息节点获得的环境湿度、温度传感信息,给出农田区块工作节点水泵出水量控制和水分阈值设定;通过农业区块信息节点信息的土壤水分传感信息,给出农田区块工作点电磁阀开关信息。这种模式可以实时监控农田种植信息,远程控制农业灌溉,能有效实现现代精细农业作业。  相似文献   

3.
1956年沈阳农业大学开始设置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当时的课程名称是农田水利学,由宓合群副教授主讲,秦奇老师助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地面灌水方法和田间  相似文献   

4.
从大气-土壤-作物系统出发,以农田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农田水分平衡图式,并全面揭示了农田水分在三个系统间的运行转化.  相似文献   

5.
春季麦田划锄,主要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通气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等。同时减少水分,土壤降低热容量,经日光照射,一般锄后7天内,白天5厘米地温增高0.5—1℃。另外,划锄还可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养分转化。盐渍地多划锄还可以使表土疏松通气,减少水分蒸发和盐分上升,改善土壤盐、凉、湿、板等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6.
罗俊 《小康生活》1999,(2):10-12
(一)早春锄麦。春季干旱多风,而特别是土壤化冻后,失墒速度大大加快。冬季土壤并结层每亩可容纳50—70立方米水分。早春锄划,可使土壤水分上升速度减慢,有利于保蓄水分,有利抗御春旱。此外,通过锄划,麦田的  相似文献   

7.
在热力学中,吉布斯自由能G,化学势μ和水势ψ是状态函数,化学势μi=(δGi/δni)T、P、n具有强度性质,表示某组份物质起的反应或转移的本领;水势ψW=△μW-/VW,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其内容为化学势和自由能.本文从热力学角度解释了植物体内的水分由高水势向低水势方向运动的现象,解决了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植物体内水分为何从低处向高处运动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
作物轮作的增产效应与其水分吸收增加和高效利用有关,假设轮作生长的作物比单一种植生长的同样作物消耗更多土壤水分。因为轮作使单一种植作物的一些因素的负效应被减弱了。轮作亦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MUE)。本研究旨在确定,当玉米(zeamaysL.)和大豆(GlgcinemaxCL.marr)轮作时,是否改变水分吸收或使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在1987年和1988年,测定了玉米一大豆轮作试验中,至地表下1.5m深处季节性土壤水分状态。被测试内玉米和大豆处理顺序为:连续种植,种植5年一类作物后第一年种另一类作物;种植5年一类作物后第二年种植另一类作物,两种作物每年轮换种植。同单一种植方式相比较,收获玉米后种植大豆,增产30%。收获大豆后种植玉米,增产11%。第一年种植玉米处理中,在其生长种植季节内总的土壤消耗水分是16mm,高于连续种植玉米的耗水量,玉米的土壤水分利用率与种植顺序相关达中等显著水平(P=0.14)。种植顺序不改变大豆的季节性土壤耗水。但第一年种植大豆的处理的总的水分利用效率比连续种植大豆的要高(P=0.05)。1988年,降雨稀少,与大豆相比,玉米耗水更多,而且吸收更深层的土壤水分;轮作时,两种作物都表现出耗水量增加。1987年,频繁的降雨量足以湿润地表0.3m以内的土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土壤中水分对壳聚糖包膜尿素(CCU)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CU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养分释放率与包膜内水蒸气压差呈线性关系;介质离子浓度对养分释放有很大的影响,在盐类饱和溶液中,最大释放率达不到100%。CCU的养分释放是单个颗粒在不同时间内释放养分的累积行为,单个颗粒不能提供满足要求的持续的养分释放。CCU养分释放速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水分含量对CCU养分释放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养分释放不能简单地用饱和水分条件下的模型来预测。CCU在干旱的土壤中表现出优于聚合物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  相似文献   

10.
唐工 《小康生活》2003,(5):13-14
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特性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英文简称 SAP,它能吸收相当自身重量成百倍的水分,所吸的水不能被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故有很强的保水性。应用范围很广。现将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介绍如下:一、保水剂的功能 1、保水。土壤中掺入保水剂后,可很大程度抑制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降低土壤饱和导水率,减少土壤水分的渗透和流失,达到保水的目的。2、保温。可利用吸收的水分保持部分白天光照产生的热能,来调节夜间温度,使得土壤的昼夜温差减小。对10cm 土层的温度监测表明,在沙壤中拌和0.10%—0.20%的保水剂,其昼夜温差仅在11.0℃—13.5℃之间,而没有保水剂的土壤昼夜温差则为11.0℃—19.5℃。3、保肥。保水剂可将溶于水中的化肥、农药等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固定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溶性养分的淋溶损失,提高水肥利用率。4、改善土壤结构。保水剂施入土壤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可使周围土壤由紧实变为疏松,孔隙增加,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与对策--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介绍了南京市自然概况,并对南京市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城市水土保持的指导思想。在划定城市水土保持范围的基础上,对城市水土保持的具体内容及其保障措施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葑田考释     
葑田、架田,同属五代以来尤其是宋代地狭人稠的江南水乡农民立足实地、因地制宜开发的两种情况不同的耕地资源。元代以来学者对葑田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将葑田与架田混同为一。葑田、架田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漂浮在水面上,而后者则是固定在水中,高出水面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现状,探讨了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认为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的潜在条件,人为因素是加速水土流失的催化剂。提出防治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的对策应是集中资金,重点防治,更新观念,生态修复,预防为主,强化监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土保持发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土流失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的起源、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并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以期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双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双语教学的定义和内涵着手,阐述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同时文章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例如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英文原版教材引进、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应采用的教学手段、设立双语教学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双语教学评估体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双语教学的开展对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潘自恒  张磊 《南都学坛》2001,21(3):90-91
针对鸭河口水库上游水保现状提出工程,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经营,保障措施为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7.
耕地利用存在大量不计入生产成本却由社会承担的社会成本。以耕地的主要类型旱地为例,探讨其社会成本的产生途径及表现形式,并针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社会成本运用不同方法构建量化测算模型。以沈阳市苏家屯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家屯区旱地利用社会成本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水体富营养化、饮用水源污染和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2010年苏家屯区旱地利用社会成本总计为1270.53万元,单位社会成本为672.06元/hm2。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个全新的话题受到了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参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研究内容、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在保护土壤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考察了该制度的国家和地方立法现状并分析总结了地方相关立法及实践的经验,论证了我国现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法律制度的必要性,提出完善该制度立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公民社会兴起,公民参与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影响国家政策制定,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和政治价值。基于制度化视角分析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参与方式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