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韧的美丽     
徐新 《新天地》2012,(12):17+2
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师,平日工作繁忙,鲜少过问家事。母亲则是父亲的贤内助,事无巨细地负责家庭内务。我在家中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因是长女,我从小便成为母亲和外婆的小助手。做饭洗衣,照顾弟弟,俨然成为一个"小妈妈"。我的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那时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买好衣服穿,母亲便给我们做衣服。从飘逸的夏季长裙,到整齐笔挺的女式西装,母亲精细的手工和出彩的  相似文献   

2.
万米奔跑     
1993年的7月,对我来说那是个黑色的季节,高考落榜。在我的人生十字路口上,父亲和母亲持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父亲指望我能出门打工,为家庭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内疚     
正我10岁那年,父亲随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父亲离家不久,爷爷死了。爷爷死后不久,妹妹出生了。妹妹出生不久,母亲病了。医生说,因为母亲生病,妹妹不能吃母亲的奶。哥哥已上中学,每天给母亲熬药,指挥我们将家庭乐章继续奏下去。我每天给妹妹打牛奶,在母亲的言传  相似文献   

4.
我的双亲     
文英 《社区》2005,(3):57-57
人一过40,突然之间好像领悟了很多东西,对平时轻视的、漠视的都重新有了认识和理解,让人突然间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心中也多了很多责任,生活一时间变得沉重起来。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的父亲和母亲。我的父亲今年62岁了,母亲比父亲小5岁。父亲是个厚道人,老实了一辈子。母亲是个十分精明的女人,在那个时代,可以称作是女强人了,她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而父亲则心甘情愿地在母亲身边做配角。父亲家里兄弟多,哥6个,没有姐妹,爷爷奶奶在那个穷山沟里能把他们都养活得壮实高大,我一直认为是个奇迹。母亲和父亲是属于青梅竹马那一种,父亲16岁的…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     
<正>身在美国,心系家园。偶有闲暇,母亲的音容笑貌总会浮现脑海。母亲过世快三年了,我终于静下心来写出以下文字,以此来纪念我的母亲。撑起整个家母亲生于1929年农历七月十九。儿时只有小名,直到出嫁后才有了"刘徐氏"这个名字。父亲英年早逝,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在母亲瘦弱的肩上。父亲去世时,母亲42岁,带着5个孩子,肚子里还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父李怀舜系山西离石县药材公司离休老干部,因年老多病于1994年5月9日病故。 父母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而离婚多年(母亲一直跟我一块生活)。父亲在病期间,要求和母亲复婚,并写了委托书让我给办理复婚手续。我找该公司负责同志说明父亲之意,该公司推诿说要亲自问一下,但又不去亲自问父亲。这样,父亲只好让我去他所在的居委会出据介绍于1994年2月26日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结婚手续。  相似文献   

7.
痴儿不解舐犊意我出生在武汉解放的炮火声中,母亲刚生下我就感染伤寒去世。姨妈怪罪干父亲,认定是他欺骗了比他小14岁的母亲,带她离开家庭遭受磨难,才26岁就夭折了。时任湘江文工团团长的父亲正带领团员进入刚解放的长沙,他把刚领到的军大衣袖筒剪下来,把我塞在里  相似文献   

8.
母亲出生在一个极为贫困的家庭,她没有读过一天书,却有着极好的修养。受母亲的影响与教育,我自幼就懂得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强不息做人和"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父亲工作在外,是母亲在农村将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带大,为了我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编辑贵刊帮我走出困境,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希望,使我脱贫致富,多少感激的话语,在我心中激荡,让我如何感谢您们。我的家庭很困难,母亲早逝,父亲  相似文献   

10.
母亲是红花父亲是绿叶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蜜蜂我在红花中吮吸我在绿叶上舞蹈母亲是河水父亲是太阳我是一棵小小草蜂我享受着河水的滋润我沐浴着太阳的温暖母亲是大陆父亲是台湾岛我是横跨海峡两岸的彩虹桥我连着母亲我连着父亲父亲、母亲和我$浙江省浦江县浦阳一小@张莉莉  相似文献   

11.
给母亲放假     
母亲与父亲同岁,今年84岁.按照以前的年代来看,这已经是高寿之年了.在我心里,克勤克俭、操劳一生的母亲,所有的想法、毕生的精力都是为支撑一个平凡的家庭.在与母亲一起相守度过的几十个春秋里,我从没有察觉到母亲有为自己考虑的私念.  相似文献   

12.
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 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 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 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几年前我父母离婚,现在又各自有了新家庭。父亲、母亲都不想要我,把我推给了爷爷奶奶。我的生活费和学费他们也不管。我上小学的学费是爷爷奶奶支付的。现在上了初中,学费增加了,爷爷奶奶再也负担不起了。没有办法,爷爷带我去找父亲要,父亲甩给我200元钱就撵我们走;去  相似文献   

14.
隋晓方  红树 《新天地》2012,(10):38-39
一1961年,我10个月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爱极了父亲,父亲离世后,母亲就精神失常了。5岁时,母亲精神状态好转了,我才从幼儿园阿姨身边回到母亲身边,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我还有一个母亲,她叫郑启梅。母亲是个工作狂,那时,母亲在大连市妇联做宣传工作,没日没夜地下乡,很少管我和大我3岁  相似文献   

15.
以中日抚养学龄前儿童双收入家庭父母为对象,探讨父亲参与育儿对母亲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中日父亲参与育儿的影响模式一致,即父亲参与育儿通过母亲对父亲育儿支持的认知,间接影响夫妻关系满意度。但在中日之间在母亲对父亲育儿支持的认知影响健康关联QOL的途径存在差异。中国母亲对父亲育儿支持的认知直接或通过心理健康影响健康关联的QOL。日本母亲对父亲育儿支持的认知通过夫妻关系满意度间接影响健康关联QOL。  相似文献   

16.
我母亲李淑桓,在抗日战争初期,先后把七个儿女送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被誉称为“东江游击队之母”。母亲于1894年出生于广东省鹤山县古劳乡围墩村一个清朝贡生家庭。她自幼随父亲在广州自办的私塾念  相似文献   

17.
何远光 《新天地》2016,(8):26-27
我祖籍广东,从小在成都长大,我是老大,下面有6个弟弟、1个妹妹。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长年在外,探亲假一年就15天。是母亲把我们拉扯大。母亲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程度,能看书、写信,在解放初是不多见的。因为孩子多,她无法到外面工作,家庭开支和我们读书全靠父亲工资维系。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一家人对父亲的恐惧已经成了一种自然反应,甚至连母亲也怕他。小时候,我和妹妹以为每个家庭都是这样的——家家户户都有个酗  相似文献   

19.
亲情难舍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我们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不知为什么,她和母亲老是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便随母亲背井离乡。一直以来,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离家一年后的我,再见到父亲时,我们竟无语,当我离开父亲时,父亲送了我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分层与地位获得的研究中,主要以父亲特质或者父亲和母亲的社会地位组合来代表家庭背景,母亲的影响却没有真正被重视过。母亲在子代教育和地位获得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基于地位获取模型,将家庭背景中母亲的影响因素单独提出来以检验母亲对子代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采用CGSS2010数据,通过建立三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对子代的教育获得和地位获得有显著正向影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地位越高,其子代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相应越高;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教育获得的影响要高于父亲的影响,对子代收入获得的影响与父亲的持平;母亲的职业地位对子代收入和职业地位的影响要大于父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