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洋 《家庭科技》2008,(9):42-42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是他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间的小路旁休息。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唱着歌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为何不快乐呢?”  相似文献   

2.
《优雅》2005,(7)
  相似文献   

3.
柯玉升 《快乐青春》2014,(11):64-65
法国画家塞尚和作家左拉曾有过交往,未出名前,塞尚的画作无人问津,左拉的作品没人看上一眼。为了生存,两人只好租住在巴黎郊外一栋破旧而狭小的民房里。  相似文献   

4.
正挑食只是小孩子的毛病吗?有的大人也有严重的挑食问题,他们清楚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利于健康,也知道自己偏好的饮食可能高油、高脂。他们拒绝食物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食物的种类,或者不能接受某种性状的食物,如糊状。这种严重的挑食其实是一种心理病。小孩挑食很常见,但如果一直持续到成年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并且可能严重危害到健康、社交和婚姻。挑食者拒绝食物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食物的种类,如不吃蔬菜水果;也有可能不喜欢某种特定的  相似文献   

5.
正峻飞对那只木箱子厌恶极了,他每次到书房取东西时总会撞见它。那只木箱子极丑,做工特差,表面的油漆还是大红色的。最让人恼火的是它的那把锁,全都生锈了。总之,它与这个书房装修的风格一点都不配。他经过8年的奋斗,才在这座城市买了一套两室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把钻石的审美功用直接称为使用价值,把审美价值看作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分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页。下版本同)。马克思对美学问题没做过专门的研究,但他的这句断语却很有些分量。 历时两千余年的美学研究史一直传袭着“美用相关质不同”的信条,这一信条也为现当代的中国美学所接受。人们虽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对美与用之间统一关系的思索,但要象马克思那样把审美价值毫不含糊地称为使用价值,仍旧感到困难。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美学界才对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从不提及。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过去多把它看成是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问题,把它放在政治和经济矛盾的领域来考察,这当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冲突的结果。如果我们把中国农民战争也当成是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把它看成是一种文化冲突,可能更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执政经验和由此升华的延安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还是我们党执政立国的根基和建立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政治资源。特别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应有之义。因此,只把延安精神看作革命精神是不够的,它也是一种执政能力。在全党注重提高执政能力的今天,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执政经验是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晚上挤出时间运动,在小区公园里的双杠上练倒钩。有几个小孩叽叽喳喳跑过来,其中一个胖胖的短发女孩,很直接地冲我说:"能不能借一下?""什么意思?让你玩一下双杠?"我不确定她要"借"什么,实际上我只占了双杠1/5的地方,她要玩,还可以啊。"嗯,我们想玩双杠。你能不能让一下?"她细声细气,但面不改色地确认。  相似文献   

10.
这一天,易明回到家里,脸上就布满了阴云。妈妈见他不开心的样子,关切地问道:“小明,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经过询问,妈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相似文献   

11.
语言环境也是一种投资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考察广东社会语用状况入手,探讨语言行为与经济行为的关系;从外语环境、民族共同语普及、语文规范化、语言文明等不同角度,分析了社会语言环境对繁荣市场、促进社会现代化、树立区域经济开放形象的意义,从而提出“语言环境也是一种投资环境”的论断。作者呼吁,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加大包括语言环境在内的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力度,重视广东社会语用建设,以消除珠江三角洲正在形成的语言上的新封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越来越被人们承认和理解。然而,作为社会科学的哲学是不是生产力,则被不少理论工作者所否定,为广大实际工作者所轻视。本文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力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通过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阐述了马克思新哲学生产力的特征、功能,进而探讨了发展哲学生产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曾是个任性的人,可在生活赋予多重角色的磨炼下,忍耐这一优秀品质不期悄然而至。早晨到单位,头儿忽然找我商量一问题,听了半天才醒悟过来,原来是一件别人不愿干的事情要我干。摆在俺面前三条道:一是应承下来,认真努力、兢兢业业地完成;二是偷奸耍滑,找出一大堆曲里拐弯的理由搪塞回去;三是直截了当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活不属于俺的分内事。第二俺根本不会,第三还拿不出这个勇气, 那么只有华山一条道,忍耐着表态。下班回到家,看婆婆已经做饭了,哟,可以吃回现成的了!可仔细一瞧,没有一个我爱吃的菜。就在脸色晴转阴,刚想说:“我来弄吧”的当口,好在心思一动,干吗呢,何必让老人干了活还不愉快,要是罢了工不更  相似文献   

14.
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炎 《文史哲》2004,46(3):23-27
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深入的。在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前工业时代,人的体力和经验是最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在以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时代,科学和技术跃居于生产力要素的首位;而在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后工业时代,美学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新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加以实现的:首先是制造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其次是这种产品的衍生物,最后是实用产品中的审美附加值。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教师被世人喻为春蚕、蜡烛、人梯,在这些褒奖的"词汇"里面,人们更多地强调的是教师所具有的奉献角色,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和获得.从人性发展,人人平等的角度来讲这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允的.教师作为人类一员,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理应追求幸福,这既是教师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保证,也是天赋的人权.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就宣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自明的,即所有的人天生平等,上帝赋予了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而人的生命、自由与幸福是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生活也正是对人的生命、自由与幸福的关照,可见,追求幸福是教师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6.
“假借”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阐释的“六书”理论之一,后人的解读众说纷纭。“假借”究竟属于造字法,还是属于用字法,成为论争的焦点。从实例分析中得到证明,我们应该把“假借”视为汉字演变的过程,它是汉字的使用方法之一:但从“假借”过程的结果来看,它又创造了一批新的汉字(同“形”而且同“音”)。  相似文献   

17.
结构范畴是近年来共认为应该纳入哲学范畴的,而结构变化在量变质变规律里如何对待,却是迄今缺乏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有的观点认为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数量”的增减与“结构形式”的变化;也有的观点认为事物之结构只属于质而并不属于量,结构的变化其本身不是量变而只是质变,这样也就不考虑结构之量的特征了。对于这两种观点,在我国哲学界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注)。笔者的浅见认为,前一种观点认为结构变化是量变的一种形式(文1),这是对的。但是,在这种观点里对“质”、“量”及其变化的概念认识还不够全面,因为除了“物质的数量”变化和“结构”变化之外,还有其他的量和量变的“形式”;而“数量”(什么的数量?是构成事物的物质的数量,还是结构的量的状况,亦或是事物其他方面特征的量的状  相似文献   

18.
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这是我国哲学界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近年来,不少同志根据新时期的新情况,对上述观点提出了商榷和异议,主张用“社会斗争”或“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取代阶级斗争,用“科学实践”取代科学实验,从而组成新的三大基本实践形式。我们认为,这种修改,确有道理,是一种进步,它无疑会加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性。然而,“三大基本实践形式”仍然把劳动服务这一日趋重要的实践活动排除在外。其实,劳动服务也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 所谓劳动服务,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为他人和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辅助和便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老好人,凡事总先考虑别人、凡事都有求必应、总是利他不利己……从心理层面分析,他可能是患上了好人综合征。这里所谓的"好人",是指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人。对他们来说,当好人不仅是一种习惯或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好人做的是对别人有利、令别人  相似文献   

20.
<正> 钱学森同志最近在《四种革命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一文中给产业革命下了一个定义,认为“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飞跃叫产业革命”。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了五次产业革命,第一次是农牧业的出现,第二次是商品生产的出现,第三次是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的机器生产,第四次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技术革命,第五次就是当前出现的新的技术革命。第六次产业革命将是大农业的出现,即用新的技术革命来改造农业,消灭三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