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治十二年会试 ,李东阳、程敏政为考试官。给事中华昶弹劾程敏政鬻题与举人徐经 ,敏政、经俱下狱 ,祸连及江南才子唐寅。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 ,对诸史所载该风波涉及人员进行考辨勘误 ,并得出程敏政未曾鬻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一) 1982年,苏州大学图书馆从常熟市文物商店购得《怀古堂诗选》手钞本一册;分二卷,为清初遗民画家杨补所著。《诗选》前有钱谦益、金俊明所撰序文各一篇,徐枋撰《杨隐君传》《隐君杨日补先生六十寿序》各一篇,陈继儒、董其昌、钱谦益题《杨无补先生象赞》四首,《诗选》后附杨补所撰《游黄山记》一文。钞本序文首页下题“己未冬昆山王德森写并校”,并钤有“铎斋”“许玉成印”“昆山王德森藏”三枚朱印。卷末钤有“昆山  相似文献   

3.
不少学者误解了明代“贡士”的概念。在明代,“贡士”一词是一个泛称,包含两种意义:一为入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一为贡入国子监的生员。至清代,贡士才被规定为会试中试者的专称。  相似文献   

4.
逄本《鬻子》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本《鬻子》的真伪与归属,是《汉志》小说家著作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学者所论,颇有分歧。本文在爬梳整理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重加考辨,认为逄本《鬻子》既非后世伪造的赝本,亦非小说家《鬻子说》之残,而是《汉书艺文志》所录道家《鬻子》之残帙。对《新书》、伪《列子》、《文选》等书所引“鬻子”佚文的真伪归属,也做了逐一考证,并指出胡应麟关于《汉志》小说家著作“亦杂家者流”的论断实不可信。  相似文献   

5.
崔位与崔莅     
《全唐文》卷二七八录崔莅文二篇,小传称:“莅,中宗朝官左台侍御史,睿宗景云二年为吏部员外郎。”《唐文拾遗》补文一篇,亦称崔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卷七二下作崔涖。《郎官石柱题名考》作“崔位”,赵钺案谓:“位当是涖字之误,御史台侍御题名作涖。” 此人大名究竟是“莅”还是“涖”?《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作“涖”,并为考证,谓:《全文》作“崔莅”,小传云云,此与崔涖之时代官职均合。“莅”、“涖”同字异体。今从《新表》作“涖”。《郎考》作“崔位”,赵钺案谓云云,赵说是。《旧唐书·崔湜传》亦作“崔涖”,可证。林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汉文化与苗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苗文化中揭开“三”的奥秘是苗族祖先阿濮朴僮,在汉文化中揭开“三”的奥秘是鬻熊。并指出这两种文化都重视“三”,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鬻熊、阿濮朴僮以及建立楚国的熊(北十)本是同一氏族而不同时代的人,即鬻熊是阿濮朴僮的祖先,熊(北十)又是阿濮朴僮的五代孙。从而说明汉文化与苗文化本来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案件,一番感叹,一篇“也说”。说是偶然,也属必然。若讲起因,这是一篇由一个案件引发的有感之作。3月22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开庭审理。据称,马德案是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卖官案。它的开庭审理和判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然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作为一个小市民,作为一个老党员,我对官员卖官买官,从来都是深恶痛绝的。如今发生了如此惊天大案,又是在开展先进性教育之际,感叹甚多,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非说几句不可。所谓“鬻官”,在词典上并没有这个词,而是我自己的一个概括,就是指那些卖官而收受贿赂之官。我曾为此查阅了几部辞典,以求证用“鬻官”来概括是否可以,最后看来还是比较确切的,至少,没有别的概括能更为准确。如果有人对此有不同意见,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作为一家之言,总是允许存在的吧。  相似文献   

8.
清代科举考试,自顺治三年(1646)丙戌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正恩会试112科。苏州府考取了十三个会元,二十五个状元,六个榜眼,十二个探花,状元数占全国的22.5%,为全国各府之冠。关于清代苏州府在会试中考取的情况,根据《清秘述闻》等书的记载,介绍如下: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十五年丙辰科、十八年己未科的状元,为长州韩菼、彭定求、常熟归允肃所蝉联。  相似文献   

9.
自乾隆二十二年,清代乡、会试均增加五言八韵唐律一首,通称"试帖诗"。这是一种有着严格程式要求的诗歌体裁,尤以事先限定韵部为突出特征。会试及顺天府乡试诗题均由皇帝钦命,同时指定一字作为韵部,其他各省乡试则由主考官命题限韵。从限韵角度对这些试帖诗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清代科举、文学、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刘继兴 《21世纪》2010,(10):45-45
有学问的人遇到自己未曾见过的字句,往往爱诘问:“语出何典?”殊不知,还真有一部文学史上罕见的口语化的幽默小说名为《何典》  相似文献   

11.
用“名列三甲”表示“位居前三位”,常见诸报刊。然而,这种比附其实是错误的。用“三甲”排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明、清时期参加中央级考试(先会试后殿试)的各省举人考中进士后被列为“甲榜”,未考中的举人被列为“乙榜”。由此便引出了“甲等”“、甲科”等概念。“甲”乃  相似文献   

12.
子贡作为孔门十哲之一,为人温和谦虚,善于外交和货殖,通于情而达于理。孔子不仅认为子贡是“瑚琏之器”,而且对他的评价是“达”。通过对《论语》和其他文献中有关子贡的记载可以看出,子贡之“达”以“质直好义”为本,其精神面向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即通达时局之变、通达言谈之巧、通达鬻财之机、通达师道之情。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在道德学问、货殖鬻财、政治外交、尊师重道等方面从容务实而又全面发展之人,孔子才给出了“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唐、宋、元三朝会试的基础上,探讨明代会试简况及特点,指出:明代会试是宋元会试的进一步发展,其特点是名额按地区来分配,会试分为南北中三色试卷,较前有一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前人著录、评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定了《鬻子》学术价值:在学术渊源流派上,肯定《鬻子》为道家著作。在文献学上,肯定《鬻子》内容可信。在地缘关系上,认为《鬻子》为楚学、湘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以案讲法”教学法的涵义入手 ,探讨了“以案讲法”的特征和适用方法 ,认为“法律基础”课程采用“以案讲法”的方法 ,顺应了我国法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是不断提高“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培养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罗伊案”(1973)中,以妇女堕胎权系宪法隐私权为由,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全美46个州的反堕胎法,认可了妇女在胎儿存活期之前的自由堕胎权。由此,反对妇女堕胎权的生命权利运动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限制甚至是推翻“罗伊案”的政治游说和司法挑战。在“凯西案”(1992)中,最高法院维持“罗伊案”的基本判决,同时也认可了各州对妇女堕胎权的种种限制。从“罗伊案”到“凯西案”的发展表明,最高法院对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司法干预,效果极为有限,而且,司法一旦介入,又因其自身的逻辑使之难以脱身。  相似文献   

17.
1782年(乾隆47年)5月,在回族史上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所谓“海富润案”(以下简称“海案”)。该案涉及范围达广西、广东、湖北、江苏、安徽、云南、陕西、浙江8省之广,乾隆皇帝为此多次发布上谕,声势之大,震惊朝野。本文试图着重对乾隆直接干预“海案”,使其得以平息之原因,“海案”的性质及乾隆与“海案”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8.
《汉志》著录之小说家《伊尹说》《鬻子说》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小说15家,多载与道家相关的人物故事或道听途说。《伊尹说》为秦汉间道家所传,东汉后期仍存,魏晋以后失传。《鬻子说》与道家《鬻子》为二书,现传逄行注本《鬻子》为道家《鬻子》残本,其成书当在秦汉以前;小说家《鬻子说》则产生在西汉初年黄老道家盛行之时,六朝时亡佚。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深入 ,法制宣传已成为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之一。以黄石电视台开办的法制专栏节目为例 ,无论是《社会与法》、《法制经纬》还是《现在开庭》、《今晚八点·法制版》,虽然名称不同 ,长度不一 ,但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以“案”讲“法”,或者说是“讲案说法”。那么如何处理好“讲案”与“说法”以及“讲案说法”与“办案执法”的关系呢 ?笔者多年来从事法制栏目的编导工作 ,下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讲案”要服从“说法”  对于“以案讲法”的节目来说 ,一般观众最感兴趣的 ,往往是案件本身的过…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学习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热潮。其中“导学案”纷纷被广大教师学习、应用。但在应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误区,例如:①导学案编写教案化,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了“教”忽略了学生的“学”;②导学案编写作业化,把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把导学案搞成又一本“练习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③导学案编写共性化,全班统一目标,齐头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