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同时又有丰富的教育思想。他一生先后主讲过定武书院、清漳书院、敬胜书院、莲池书院,还担任过梁国冶等人的家庭教师。关于教育方面的论文有:《与定武书院诸及门书》、《论课蒙学文法》、《答周(竹良)谷论课蒙书》、《清漳书院条约》、《清漳书院会课策问》。本文拟对其教育思想作一简单论述,以求教于方家。一、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1.教育目的:(1)“达其天而不益以人”。章学诚对于人的个性差异有明确认识,“人之才质,万变不同”。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学问的路数也不一样,有的人长于考证,有的擅于写文章,“以其所能而易其所不能,则所求者可以无弗得也”。如果放弃自己的特长而去从事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则不可能取得成就。所谓  相似文献   

2.
李艳  李双名 《学术交流》2005,(5):189-192
透视农村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单一,教育投入不足,职业技术教育缺位,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失学、辍学现象严重,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不同职业技术与技能渗透供学生选择,使之学以致用,能为日后就业、从事农业打基础,这不仅关系到他们未来的生存质量,而且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昌盛。  相似文献   

3.
贝原益轩教育思想简论福建大学教育系杨孔炽对于日本教育的研究,我们偏重于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近现代三次大的教育改革,而对日本教育思想的研究,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实际上,在明治维新前的江户时代,就有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思想的成果,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明治日本大...  相似文献   

4.
李文君 《社会工作》2008,(22):19-21
社会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阻碍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所以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专业建设,就要做到从专业目标、专业市场、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模式全方位的人才建设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阻碍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所以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专业建设,就要做到从专业目标、专业市场、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模式全方位的人才建设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以来的实践经验,从而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规律。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就该理论的教育基础、目标、质量以及教育制度和教师地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包括她的成功和失败都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是否正确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都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且真正学懂,才能比较自如地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国有了马克思主义和没有马克思主义时大不一样。对此,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又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的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8.
问:十九世纪末开始了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时代,为何同时也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向坂:最大的批判是伯恩施坦所挑起的“修正主义”争论。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即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辩证法、唯物史观、价值论、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德国社会民主党各项政策的全面攻击。但那是因为伯恩施坦把垄断资本的统治所引起的各种现象错误地认为是资本主义自身发生了变化。考茨基写了《伯恩施坦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一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苏联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心理现象是人们在交往、相互作用等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最先阐述了社会心理学最重要的原则——心理现象的社会基础原则.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特别重视个别社会集团和阶级的心理,他们揭示了许多社会心理现象的特征,阐述了这些心理现象对现代阶级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活动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社会集团的构成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进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充分认识教育、科技在实现“四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拟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与科技劳动者劳动的生产性质作一点探讨。一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材料,包括科技、文教卫生人员等在内的脑力劳动者共为3,450万人。他们占整个在业人口的6.6%。他们目前在数量上不多,但也愈显得其地位与作用的重大。为了充分调动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人生及人生科学,已被理论界所重视。人生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生及人生科学,本刊从1988年第2期开始,发表一些学者研究人生科学的科研论文。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爱好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个人人关心的重大课题。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的争鸣文章,以期活跃学术空气。  相似文献   

12.
邓小林 《社科纵横》2012,(3):170-173
延安时期的小学教育,不仅办学形式多样,而且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材使用等方面也十分丰富与多样。在小学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及政治常识内容的教学,不仅是其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上溯其源,始于中央苏区时期,下察其流,对于解放战争乃至如今的小学教育启发甚大。  相似文献   

13.
董爱玲 《社科纵横》2010,25(10):9-10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的思想及其贡献,做出了两个方面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能够延及今天,很大程度上不是靠众人的政治态度,而是靠马克思主义原初的学术力量。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来看待中国化理论的学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吉发 《唐都学刊》2003,19(3):142-145
从高等教育培育人才、传承文明和服务社会的三维功能结构出发,论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时代坐标,进而指出培育创新人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主体定位,高扬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文化定位,关注社会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实践定位。培育创新人才、高扬时代精神和关注社会生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三维坐标,也展示了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三大维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特点、作用和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它历史全面正确深刻地回答了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建设和谐宗教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祖国统一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的需要,也是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多样性存在是情感教育的存在依据;人的需要是情感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情感教育的价值追求;人的实践性提供了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情感教育的最终归宿.情感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齐彦斌 《社科纵横》2007,22(2):17-18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正确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问题,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种族复活的年代,马克思主义者需要解决一个令他们左右为难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一个是祖先留下的智慧遗产,另一个是直接的政治挑战。最近,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的问题格外引人注目。过去,顽强的爱尔兰抵抗运动以及在沙皇专制下俄国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思考最初的“民族问题”,然而,种族的复活嘲笑了这一观点,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最强有力的统一势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西方科学哲学采取简单化的否定态度。“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更是与世隔绝,对西方科学哲学一无所知,又谈得上什么批判?粉碎“四人帮”以来,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关于西方科学哲学的论著不断介绍进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思路。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这就是有些人对西方科学哲学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不仅不敢理直气壮地加以批判,反而为之百般辩护,把革命的、科学的批判与林彪、“四人帮”的扣帽子、打棍子混为一谈。更有甚者,有些人把西方科学哲学捧上了天,对之顶礼膜拜,以拾人牙慧为时髦,不惜贬低和否定马克思主义。这种态度当然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有一定本体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可是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很少使用“本体”或“本体论”字眼,更没有明确规定自己的哲学本体论,他们实际上对本体论采取一种明显的回避态度,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 本体:“上帝” 本体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概念,在哲学发展进程中,其含义时有演变、损益,各家对它的理解和使用也不尽相同,以致很难用一句简单的话语把它的意思全部说清楚。但是,本体的一般意义又是不难把握的,人们对它的理解和使用也基本上是一致的:哲学上的本体,是指世界的最终本原,或世界的最高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