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根本保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来制定和执行政策,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首要问题;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和衡量党同人民群众关系是否密切的根本标准和尺度;坚持克服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密切党群关系,保证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强调了反腐倡廉建设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进而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轨道。坚持群众路线,建设廉洁型政党是维护党的执政形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在增强阶级基础的同时扩大群众基础。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把握“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时代命题,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拓展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思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观,是新时期我们认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内容。加强作风建设的关节点是,重实际,做正确之事;说实话,当高尚之人;办实事,行踏实之风;求实效,立造福之业。核心问题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坚持党的先进性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相互关系入手,运用理论和实践根据论述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先进性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的观点,强调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坚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坚持党的先进性的五个具体方面来实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存在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在于为人民的利益执掌好政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加强和改进国家政权机关的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作用,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加强党对国家政权机关领导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本文试就加强和改进党组建设的几个重要的理论性、政策性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充分认识设立党组的必要性在党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要不要设立党组和重视发挥党组的作用,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十四大党章和党中央的一些文件进一步对党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观是党关于自身政治属性、阶级立场和服务对象等在价值观念上的集中阐释,具有特定的内在构成。具体来说,在价值内涵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监督和人民共享;在理论特征上,党的“人民至上”价值观日益彰显出人民性与党性相统一、建构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在实践要求上,党长期坚持着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服务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执政策略及自我革命的执政精神。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特别要提出和解决组织建设方面的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提出来并作出明确规定,这充分说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发挥党和国家机关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反之,要发挥党和国家机关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保证,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目的和归宿。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必须坚持民…  相似文献   

10.
坚持和加强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敬业乐业,勤业精业;以实际行动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积极研究和探索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提高其创建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吴卓 《南方论刊》2004,(9):10-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迫切需要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南方谈话”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指针,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指针。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行,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必须着力解决选人用人问题,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历史转折关头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一、全会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入手,为拨乱反正,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准备了思想和理论前提;二、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政治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正确战略决策;三、全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四、全会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明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五、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走上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并且明确指出,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科学内涵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历史逻辑是对党的百年人才工作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揭示;现实逻辑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的实践路径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党的制度建设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结合对小平同志强调新时期“着重从制度上建党”的理论主张,阐明了注重制度建设问题,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提高党的执政本领和领导水平、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执政党建设的重大的战略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联结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坚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执导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夯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任务与目标的根本性规定与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只有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一规定与要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断争创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优势,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也才能为实现党的跨世纪目标做出新的贡献。高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争创其精…  相似文献   

18.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对共产党先进性建设及其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经济开发区要实现第二次创业,再创辉煌,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创新。(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要克服骄傲自满、安于现状的思想;二要克服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思想;三要克服消极悲观,无优势可言的思想。(二)必须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在体制建设上,应打破常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发展方向上,应坚持科工贸并举,以工业为主;在发展道路上,应坚持内涵和外延并举;在发展手段上,应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三)必须着眼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四)必须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时期。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又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 ,一要在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同时 ,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基础 ;二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三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和“非意识形态化” ;四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