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阳明之“知行合一”基于“心外无物”的存在,而此存在的分裂则是造成知行二分的原因。就知行本体言,“知”是作为万物本体之良知明觉的发见,并且因心物一体之故,良知明觉之发见亦即存在之开显;“行”包括人之意念与身行,但因意念、身行与万物之存在一体不分,故“行”实指向良知之开显或存在之开显。因此,“知”与“行”皆为良知在时间中的开显,是同一存在的不同面向。就功夫言,“知”指体知良知,“行”指开显良知。因为良知非存在又与存在不分,且心物一体之真实存在没有主客之分,故知良知即开显良知为一体性的存在而抵达良知。因此,“知行”是一个致良知功夫的两个方面,二者皆指开显良知为真实的存在,即一体性地“存—在”是知行合一功夫的本然。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气化思想与“心物一体”之旨相通:心物融通一体即呈现为一气之流行。因此,“气”的实情指“心气一体”清明和善的生生存在,并具化为阴阳的相生变易:良知发见心物一体存在的“生生”,呈现为阳气伸发之神与动;良知生发心物一体存在的“虚寂一体”,表现为阴气凝成之精与静。然而,清明和善的“心气一体”存在,会因习染私欲遮蔽心性,异化为“心气二分”的浑浊恶气存在,故气的清浊善恶只是对私欲障蔽深浅的表征。就功夫言,私欲对心性的遮蔽开始于对志意的汨没,进而导致格物致知等致良知功夫的失败。因此,只要人时刻切实地做得正心、诚意、修身、格物的知行合一之致良知功夫,就能转化对象化的昏浊恶气存在,复显心物融通的清明和善且真实无妄的一气生生存在。如此,心、气、致良知一体不分,且“知”与“行”是“心气一体”存在的两面。  相似文献   

3.
在叶嘉莹先生看来,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质,应该从超越心物二分的“不隔”世界去体会。这一世界,叶嘉莹先生概括为“兴发感动”或“感发”之作用。从本体角度看,这种“兴发感动”是宇宙之“大生命”中的“共鸣”世界;从其显现或体验的角度看,这种“大生命”之“共鸣”即人类精神的“本质”世界,更确切说,是人类精神中“真诚纯挚”的伦理世界。叶先生认为,这种心物一体“不隔”的“真诚纯挚”之域,应该是中国古典诗歌“赋、比、兴”传统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看来,无的问题之所以在传统哲学或形而上学中无法得到回答,是因为传统形而上学忽视了存在者的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区分,并且从存在者的角度将“无”看成是存在者(或“有”)的某种缺失。海德格尔对于“无”的具体论述主要集中于《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是什么?》和《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这三部作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从生存论的角度出发把“无”理解为世界的无意义和此在的“向死而存在”;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中,海德格尔把“无”看成是世界作为存在者整体的“跌落”或“沉没”以及相应的“无之无化”;在《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中,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转向,并且放弃了他之前的生存论思路。他借鉴了谢林关于“实存”和“根据”的区分,把“无”和“无根据”联系起来,认为“无”既意味着“无根据”,又是“无根据”中建立根据,也就是“建基”。在此之后,海德格尔很少讨论“无”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在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无的问题消融在更具普遍性的存在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的视域为我们昭示了不以人类为中心而强调天人和谐的儒学宇宙论,揭示了在天人连续体中儒学给人的定位和人类的价值之源。儒学的气一元论坚持心物一体而反对心物分裂的二元论,为校正启蒙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提供了一个平台,它对人的理解也为我们建立一个合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提出,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在逻辑上与其多次强调“至善是心之本体”构成了矛盾。实际上,“无善无恶心之体”与儒家传统所讨论的“已发未发”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阳明对“心体”的理解和对心、性、气的理解与朱子“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有着较大的不同,但也有相等同的一面,它凸显了心体与天理的一贯。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和“至善”、“良知”、“天理流行”紧紧相关的,联系的中介即“未发之中”,而“无善无恶心之体”与“有善有恶意之动”则为一体之两面。  相似文献   

7.
陆王心学心物论刘泽亮陆王心物论从哲学史来说,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论争,不论中酉,演变到后来都集中到黑格尔所谓“哲学的三项”,即“逻辑理念、自然界和精神”。这三项在宋明时期则表述为“气”“心”“理”。因此,心物之辩也就成为突出的问题。陆...  相似文献   

8.
人的存在问题而不是心物关系问题,构成王阳明“岩中花树”问答的核心问题。入的存在先于心物关系,它是“关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和条件;心物关系问题的实质是意识与存在的问题,王阳明在回答中则将之转换为人的存在问题。从心物关系出发的研究实质上是误解了王阳明回答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从美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将可以更充分地揭示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贺麒吸收黑格尔概念即自由的思想,导出“理学即心学”的命题,复由主体在理念这一主客、心物合一体中的统摄、主导作用,突出心的绝对性、健动性,又发挥“理性的机巧”的思想,在理势合一中突出精神的决定作用。这是他“新心学”的哲学根据。贺麟还吸收康德思想,与陆王心学相融会,发挥出“逻辑意义的心”、“时空即理”等概念、命题,用理的多义性,填充西方哲学的内容,以改造中国哲学的伦理特性。  相似文献   

10.
阳明的“心外无物”不是一个认识论命题。大体说来 ,阳明论心物有三个层次 :一是“意之所在即是物” ,建立心物循环论 ,把心物相对而立的自然观点悬置 ;二是“物即事也” ,强调行为工夫 ,消心物于不“积”之实行 ;三是“感应之几” ,揭示人本己的生存结构 ,最终为心物奠立生存本体论的根基。通过这三层论述 ,阳明强调的是 :人不可能于本己的生存结构之外去追问心与物、善与恶等 ,而只能以自己的生存开辟出一方世界 ,从而让它们成其自身。此生存本体论大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相似文献   

11.
在天台宗智者大师笔下,生灭示现之"意"与圆妙具足之"境",两者非生非含、无前无后、互具无痕,其"一念三千"有关意念与境界的联合表述、浑融为一的本义推演,呈现出"意境"组合的雏形。天台智者的天才创意,开启了王昌龄等后学文士的"意境"思维法门,前者以佛理导入,后者在文意上定格,先后绘就了玄妙深绝、了无阻碍、不可思议的诗意图景。  相似文献   

12.
"立主脑"是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戏曲创作的重要理论,但对于"主脑"一词的解释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李渔《闲情偶寄》中所言"主脑"是作者在构思时所确定的中心人物及围绕其发生的关键性情节,是左右故事情节发展的枢纽。只有借助"主脑"才得以聚焦其他人物、其他情节,也才能整合出优秀的剧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对毛泽东鲁迅论的阐释,以教条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捍卫者沉湎于权成经典的重复、印证而裹足不前,以“反叛旧的意识形态权威”为指向的解构者在“熊瞎子掰包米”的逻辑思维制驭下频频失足,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宗旨的重构者则立足于现时视阈和历史视闽的融合而颇有建树。要实现“现代人追逐着自己的目的”,研究者需要走近鲁迅,更需要走近毛泽东,毛泽东鲁迅论研究仍有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发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上的经营之道,政治上的为政之道及伦理道德的养成之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前的上古时代就开始萌芽了。它起源于人们日常活动及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自律。而“诚”与“信”又是两个有着不同含义、相对独立又可互训相通的字。“诚”与“信”最初是单独使用的。从先秦开始,“诚”与“信”即开始连用,意义无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逍遥游》是《庄子》的总论,集中体现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逍遥游》有三个方面的思想:至人无己;拔俗;无用之用。通过解读《逍遥游》文本,力图挖掘其对于当代中国具象表现绘画艺术的某些启示。首先论述画家如何通过“待道”的途径实现“无待”,达到至人无己的生命境界。其次论述艺术沦为俗务的种种表现以及拔俗对于具象表现绘画的重要性。最后论述了将具象表现绘画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实现其无待逍遥游。  相似文献   

16.
侗族是中国古百越民族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在与自然与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侗族大歌”这一优秀的口承文化,并在2008年成功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丰富的侗族大歌曲库表明,侗族大歌乃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侗族社会百科全书”。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对“侗族大歌”的生存困境及其保护对策进行思考和规划。  相似文献   

17.
境界是唐代华严宗提出的极具美学价值的概念,华严宗由此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审美境界理论。这个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审美内涵:其一,真俗不二。中唐以来,文人园林以自适为其审美理想,即真即俗,化俗为真,充满着生命的情调。这是白居易等园林美学家在华严宗真俗不二教理影响下推崇“中隐”哲学的反映。其二,圆融无碍。华严宗以圆融无碍为其最高理想,“须弥入芥子”体现出大小无碍的华严教理。文人园林超越面积的大小之见,消解景物的真假之分,赏园者心境圆融,旷达自在。华严境界又是平等共存、彼此关联的世界,各各独立,美美与共。其三,无穷无尽。华严境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事理上无穷无尽,幽微难测。严羽称赞盛唐诗歌之妙,称其“言有尽而意无穷”,隐含华严境界的无穷性。唐五代画家以重屏入画,多重时空交织,现实与往事、短暂与永恒等体验彼此互摄,相映成趣,令人回味无穷,同样流露出华严境界的意趣。  相似文献   

18.
建交50年来,中法关系的发展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呈现出关联性特征。两者的关系受到中法双方追求独立自主和多极化战略目标的观念性因素、欧盟成员国对外政策“欧洲化”的制度性因素和国际形势演变的环境性因素的约束。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中法关系将维持现有的战略基础,同时也将受到欧盟机制和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毛泽东思想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门课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整合。这种整合应当根据三大理论成果以及新理论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把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统一的内容体系,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概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儒、道"天人合一"观在生态伦理问题上态度之异同:基于天地生人、万物一体这一共同的根本观念,在人合自然的实践路径上,道家以自然为基点,讲求遵道而行、顺应自然;儒家则主张发挥人的作用力改造自然、人化自然。儒、道还从伦理规范层面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要求,为当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