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立足于社会发展理论,纵观东西方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及其法律发展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确证了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社会及法律发展的共同规律及其不同发展道路,指明了法律发展的世界意义及其演进方向,展示了马克思宽阔的法律视野。  相似文献   

2.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世界历史发展的阐述中,马克思描绘了四个“统一”,即政府、法律、利益和关税的统一。其中法律的“统一”,是世界历史理论的法律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律统一观的概括表述。虽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并未对这一观点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但是我们还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中找到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并还原出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统一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已为近、现代的社会历史发展,特别是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所证明。马克思科学地阐释了世界历史的基本内涵,科学地预测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也为后人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列宁、邓小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依据不同的历史时代特点和本国实际,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思想和政策,分别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他们的成功指导各自国家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彰显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世界历史必性。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可以看出:(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共同性”、“一致性”和“整体性”的历史哲学范畴.(2)世界历史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不仅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且还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3)世界历史发展的“三阶段”与“五阶段”是马克思分别从社会生产和生产方式两个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世界历史发展过程所进行的不同划分;二者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演化.(4)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欧洲中心论,但他并不否认世界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有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们进行了以下专题研讨 :一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质、核心及其基本性质 ;三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四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趋向的科学概括 ,世界历史的最高归宿是共产主义 ,而共产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因此 ,世界历史的价值向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还探讨了世界历史的当代表现———全球化及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世界历史思想,并在此后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人类学笔记》等著作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形成了系统的世界历史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与构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重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会使我们认清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树立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心。同时,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将有力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准确阐明了世界历史生成过程中的物质本体性、资本的主动开拓进取性、开放交往的普遍整体性、前景的人类共产性,等等,并在世界历史视域中审视了东方历史传统的封闭局限性,以及其趋于解体而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与形制选择的历史随机性。马克思世界历史视域的东方史观的精髓就在于确认,世界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冲突决定着东方民族转入世界历史的必然性,而世界历史环境的流转动变之态势则决定着东方民族历史实践转向及方式的定夺。马克思世界历史视域的东方史观,既为检视苏俄十月革命及苏东剧变的成败经验提供了历史科学依据,也为苏东剧变之后东方不发达民族的社会发展方略的选择应变提供着历史科学论据。  相似文献   

9.
“关注世界政治问题”是马克思共同体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关于共同体4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理论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维度,内在契合了关乎人、人与人的联结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世界政治内容。马克思共同体形态理论蕴含的深刻政治意蕴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脉络、洞察当下世界政治发展的现实需求提供了思想资源,为世界政治传统融合、世界政治逻辑超越、世界政治结构调试与世界政治体系重组提供了有力的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形态”理论在马克思那里没有文本根据。弄懂马克思的大小社会形态范畴,是正确理解其社会形态理论的关键。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是所谓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而是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大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在这一普遍规律下不同地区和国家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般的世界历史,而是大工业产生以后的“世界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商法价值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法的价值是指商事法律规范对于社会和个人及其群体的积极意义。它体现商法精神 ,统领商事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全过程。商法作为带有公法化倾向的私法 ,既具法的一般价值 ,又有其自身的特殊价值。国家、个人、社会或营利皆不能作为商法本位。将贸易本位作为商法本位 ,既符合商法发达史的实际 ,也与现代商法发展的主旋律合拍。贸易本位是商法价值的基础。交易效率价值、交易安全价值和交易公平价值构成了当代商法的三大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2.
凉山彝族习惯法是历史岁月的沉淀物,至今未完全丧失自身的价值。当前凉山彝族社会存在着两种法律类型:习惯法和国家法。这两种法律都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实施,使安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并由此对彝族社会的现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这门学科,植根于历史,受制于现实,同时又着眼于未来。国际社会现实政治的光谱折射是国际法发展的历史背景,重思历史后的调整与进步是国际法发展的现代语境,变革时代的理念转型与价值重塑是国际法在当代的发展展望。中国国际法学肩负着“回应历史”和“建构未来”的双重时代使命,强化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面向,是中国国际法学在当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物权关系的法律调整不等于《物权法》对物权关系的调整,物权关系需要整个法律体系及其各法律部门协同调整。从历史来看,民法及其物权法并不能调整各种性质和类型的物权关系;从发展趋势看,经济、社会的社会化是物权关系需要各部门法协同调整的根本原因;从实践看,各部门法协同调整物权关系是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例如,民法及其物权法在调整投资经营公司或企业法人条件下形成的物权关系、国家和地方物权关系、合作制集体物权关系时存在着固有的劣势与不足,因此需要企业和公司法、国有财产法、合作社法等与民法及其物权法的功能组合,才能实现对这些物权关系的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15.
奥斯曼帝国史上著名的立法者苏莱曼立法适应帝国发展的需要,修订和编纂法典,颁布新法律,尤其是《群河总汇》《埃及法典》、《苏莱曼刑法典》、《奥斯曼王家法典》、《桑贾克法典》、《律书》等,保障了奥斯曼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了帝国的稳定。苏莱曼立法是伊斯兰法框架下的世俗立法活动,所立新法丰富了伊斯兰法律体系,所编法典保存了伊斯兰世界前辈法学家的法律智慧。  相似文献   

16.
从新历史法学来看,一人公司符合新历史法学反映时代精神的旨趣,从社会学法学角度来看,一人公司对社会整体利益具有促进作用,从经济学和经济分析法学来看,一人公司能够为社会多创造财富,有利于社会投资和资金流动,从新现实主义法学观来看,允许一人公司出现,将体现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灵活性,在实践中为那些一人者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因此,设立一人股东公司,不但在实践中有此必要,而且还有诸多法学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社会进化论与世界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进化论有三个基本规律:一是社会发展遵循遗传(传承)、变异(异化)和社会选择规律;二是社会发展目标遵循进化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的规律;三是社会发展依赖于社会体系内外多元矛盾竞争、变异、社会选择的规律。运用社会进化论观点分析世界社会主义兴衰,可以看出传统社会主义者认识上存在有两个误区。中国社会近期改革进化的目标是为了冲破这两个误区,继承人类社会全部文明。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有规律的历史,其前进发展遵循着特定的历史逻辑。在历史潮流中把握历史脉络,追寻历史规律,提升历史自觉,推动历史前进,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把握规律、按规律实践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重视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和遵循,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走历史必由之路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和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三大规律”的基本论断,也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和历史实践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更进一步提升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历史发展、创造历史奇迹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9.
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税法集聚了内外资税法并列运行多年积累的征管经验,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为基调,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又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既提升了税制的法律层次,又深化了税法的科学内含,是一部科学规范、与国际税法接轨的重要法律,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人类的规范、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是人类学的重要话题,对当今社会法律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这本重要的法律人类学著作的解读来探析原始社会的"法律",对"什么是法律"进行梳理,并结合现实社会的法律状况,可以使人对人类法律发展的进程有一个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