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要求把道德和价值的客体扩大到自然界,调节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消解市场经济的物本原则与人本原则之间的张力,使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同步增值,实现人与社会的价值和谐;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身心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从先秦至明清,天人关系都作为基本问题加以研究。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道家哲学,其"天人合一"思想赞美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本文试图以"什么是天人合一"及"天人合一中"人"作为文化的主宰",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下的空间设计,并对建筑空间、文学空间、园林空间等人文环境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从中国人的空间观中解读"天人合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得相对全面的认识,期许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寻求最佳捷径而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从先秦至明清,天人关系都作为基本问题加以研究。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道家哲学,其"天人合一"思想赞美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本文试图以"什么是天人合一"及"天人合一中"人"作为文化的主宰",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下的空间设计,并对建筑空间、文学空间、园林空间等人文环境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从中国人的空间观中解读"天人合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得相对全面的认识,期许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寻求最佳捷径而探索。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文化蕴含着极为深邃的和谐理念,这些和谐理念涉及宏观与微观、精神与物质各个领域,涵盖天、地、人各个层面.它以天道与人道的和谐为核心,以宗教与世俗的和谐为支点,以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经,以跨民族、跨宗教、跨文化的和谐为纬,以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目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即使我们用21世纪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和谐理念,仍然觉得颇具普世价值.毋庸置疑,运用本体论的方法直接从伊斯兰的经典里挖掘和阐发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对促进中国的文化和谐、民族和谐,以及更好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和谐性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贯穿了毛泽东和谐民族思想的整个体系.和谐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灵魂,毛泽东和谐民族思想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民族平等的基石性、民族团结的真实性、民族自治的本土性和民族发展的时代性,这些内容充分体现着"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应具有内因性和根本性、导向性和统一性、民族性等基本特点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而以伦理道德学说为主要依托、以"和"文化为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和根本精神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符合上述务件的最佳选择,她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上的和谐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渊源、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独特的伦理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学地处世界水电之都、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是一个由多民族学生组成的团结、和谐、温馨的大家庭,有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700余人。近年来,三峡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及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创新成立了"聚力工作室",凝聚"民族一家亲"的团结力,汇聚"求索创新"的智慧力。  相似文献   

8.
试论青海民族文化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思想是青海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我们应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吸取其积极成分,并与先进文化相融合,形成合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高校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观念落后、组织纪律性差、沉迷网络等现象.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立德树人教育是严峻挑战.在原探索民族高校《基础》课立德树人教学实践基础上,力求解放思想、创新观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探索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在高校贯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思想,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与优秀文化润内心情感、运用第二课堂乒乓文化,为中国伟大复兴梦培养健康、和谐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论胡锦涛的民族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民族和谐的思想.胡锦涛的民族和谐思想内容主要是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两个共同"是民族和谐的基础,协和万邦是国际间民族关系和谐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藏族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它涉及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各种道德规范,表现出了富有理性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对藏族社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本文限于篇幅,只对藏族民俗中蕴涵的伦理和谐思想作一简略探讨,让更多的人从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认知藏族人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来培养人格,体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从而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传统道德建设,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种道德支撑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罗丽 《民族论坛》2009,(9):40-42
<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尚属首次。这一新提法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及社会和谐的本质一脉相承,既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关怀,也是对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时代诠释。  相似文献   

13.
云南哈尼族的迁徙史诗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契约叙事。这些契约叙事的基本结构可分为"立约→违约→承担违约后果"与"立约→践约→完约"两种基本类型。"立约→违约→承担违约后果"型契约叙事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违约者只能被迫迁徙;"立约→践约→完约"型契约叙事反映了人与神、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和,其结果为立约、践约者重建了秩序井然、和谐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发展,生态现代化正是基于"人"的发展诉求而提出的科学发展.工业现代化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不仅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出现危机,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同时技术、理性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异化.生态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生态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中树立生态学的意识,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俫人识别问题开启了龚永辉对民族意识调控的研修之旅,认为自觉运用民族意识调控的客观规律可以实现因势利导,继而寻求民族问题的化解理路,提出中国民族理论发展与创新可以借助分形思想协力推进;在潜心研究"十二条"并进行民族理论的传播实践中,他提出并实现了民族理论政策课程本土化、生活化和现代化改革;面对沸沸扬扬的学界争议,他认为中国学派的永字八法可以化解川字困局,从而找到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6.
龙胜平安壮寨的干栏建筑,合乎生态中和的理想,其以真、善、美、益为基础的"宜"态价值取向,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内在自我的生态和谐特征。在旅游业的冲击下,安壮寨的干栏建筑从形式到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传统中蕴含的"宜"之审美生态价值应得到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7.
清真寺的慈善功能与伊斯兰教的"关爱弱势"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系统梳理文化原典语境中清真寺的慈善功能后发现,清真寺既是布善之所,也是行善之处,并形成了以清真寺为重要媒介的、自成体系的天课制度,凸显出以"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为核心内容的伊斯兰教"关爱弱势"思想.清真寺在践行伊斯兰教"关爱弱势"思想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又为建构和谐文化提供了精神资源与物质平台,在奉行团结、稳定、互助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亟需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全球变暖、草原沙漠化、沙尘暴等。为此各国都在探寻各种方法,纷纷采取措施,遏制环境进一步恶化。环境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的发展未能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所产生的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就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因此,蒙古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核心价值观对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办于1947年的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学校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多元发展,形成了"文理并重、艺体凸显、民族教育、国际视野、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自2011年秋季开始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以来,已有在校新疆籍学生273人,分布在预科、高一至高三的4个年级8个班,涉及维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内涵.在邓小平理论中,"实践主题"与"生产力问题"的相互提升与深化,最终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由最初的"理论设想型"和"经验主导型"向"科学实践型"的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和谐社会主义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