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思维是艺术家掌握世界的特殊审美方式,也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在西方最早谈到艺术思维问题的文论家,一直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说:“想象不同于感觉和判断。想象里蕴蓄着感觉,而判断里又蕴蓄着想象。显然,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想方式”,他把艺术思维的特征归结为蕴蓄着感觉的想象。而后来对艺术思维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的又首推别林斯基。他在《艺术的概念》中曾指出:“艺术是对于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很显然,西方文论家在探讨艺术思维的本质特征时,大都着眼于感觉和想象,这虽在一定层面上捕捉到了艺术思维的审美方式的特殊性,但却忽视了艺术思维中出现的形象,既不是直观,也不是表象,而是按照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主题、艺术思维、艺术结构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散文自现代文学时期以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繁盛和成熟的原因,指出女性散文以女性自我意识为标志,以袒露时代女性心灵求索轨迹为己任的舍我其谁的特点,并提出了界定“女性散文”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艺术思维的特征、活动规律及其艺术表现.从而认为艺术思维是文艺的生命。全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证艺术思维是艺术家特有的审视,构想与建造艺术作品的思维方式,思维素质与能力;第二部分论证艺术思维是一种审美活动;第三部分论证艺术思维是形成自我风格的保证;第四部分论证艺术思维大于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吴冠中先生绘画艺术的成就,剖析他理论创新、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的文化内涵,尝试分析他运用中西不同手法在绘画中表现的形式美、“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和“风筝不断线”艺术理论的内涵及吴冠中先生绘画中传递给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艺术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艺术语言在语言编码中所采用的语法手段一旦不能尽其意,便借助于意象思维这一特殊的艺术思维方式,冲破语言符号在表情上的局限性,达到“立象以尽意”,使普通的语言符号上升为艺术语言符号。“立象以尽意”中的“象”是艺术语言的符号媒介,是主体情意的寄托载体,是沟通物象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农耕文化与思维流的关系 ,诗化了的“泛巫”意识 ,中国艺术思维的特殊气质 :“雅”与“和”等多个层面来揭示中国艺术思维形成之文化背景。从而指出中国艺术思维的特性和强大生命力 ,并认为这种艺术思维不仅孕育了极其丰硕的中国传统艺术 ,而且至今犹有其值得借鉴的独到魅力  相似文献   

7.
艺术思维的美学性质,体现着深刻的历史性与逻辑性。在艺术思维的深层结构中,审美创造心灵的历史演化,积淀着人类艺术把握世界的全部智慧,从而形成了审美心理和艺术创造行为的思维基础;而审美创造心灵的自身规律和内在逻辑结构,又使艺术思维具有了可以依循的运动形式。因此,艺术思维才真正成为观照世界的审美态度。同时,艺术思维作为科学对象,它所赋予科学认识本身的美学性质,也仍然是一种深邃严谨的历史态度和逻辑态度,因而艺术  相似文献   

8.
有关<神思>篇的篇题和主题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文章认为:"神思"是指文章写作上的神奇莫测的思维活动中的想象;本篇的主题是关于文章写作中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传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西绘画审美之不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世界美术角度上观察,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审美区别于西方体系,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中国绘画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形成的,与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审美观和主体的思维方式,艺术方法相联系。中国画的艺术思维方式,不拘泥于物象的表面,而重于抒发内心的感受,重在“意”字,力求“神似”,从观察、立意、构思表现形成一系列的艺术手法来讲,酉洋画强调客观真实的直觉效果,着力把眼前客观表现在画面上;中国画则侧重在寓神情于物象之中,对客观物象的意会,像白石老人指出的似与不…  相似文献   

10.
论艺术思维     
章指出了“形象思维”论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论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用“艺术思维”取代“形象思维”的观点。认为“艺术思维”的核心是审美心理。以审美心理为内核 ,艺术思维包括意象思维、情感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和形式化思维。它是一个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商代青铜酒器造型倾向和装饰思维的分析,阐明了这种艺术思维方式和形象特征是形成中国艺术观念的核心和基础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不够充分,翻译质量的评估出现了语言分析与社会评估之间和各自内部的割裂。文章采用了House的分类,描述了割裂的各种现象,指出割裂的原因是出自对“意义”的理解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以及评估参数的模糊性。概念整合理论的引入突破了翻译的隐喻观,“意义”的经验哲学思考有利于拉近我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便于我们从概念结构的角度更全面地评估翻译。  相似文献   

13.
隐喻艺术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它具有情感性、整体性、象征性和启发性的特征。艺术通过隐喻使情感得以外化或物化,隐喻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象征性构成了艺术元素之间的联系,填补了意象之间的空缺,启发性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根本所指,它增强了隐喻艺术思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审美想象是艺术思维和艺术创造的主要心理方式。审美想象在文艺创作中具有聚合时空,融汇成艺术整体;集纳美的元素,创造典型形象;补续事实链条的缺环,构成丰满完美的艺术作品;将艺术生命对象化,创造生趣盎然的艺术世界;转换角色、深入对象,深化对社会人生的体认等五项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运动事件动词语义成分合并方式差异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事件框架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不同语言用不同方式表达这一框架。表达方式的差异源于不同语言中动词语义合并方式的差异。本文在介绍运动事件框架的基础上,对不同语言中动词语义合并方式作了分类比较,并且深入探讨合并方式对句法结构和叙述效果的影响及给翻译带来的难题,指出不同语言中认知框架成分与语言要素之间的映射系统的差异是造成翻译难题的一个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不同于科学对世界的掌握的方式。科学反映现实的方式是抽象思维;艺术则用艺术思维的方式,即形象思维。马克思在这一《导言》中要求我们艺术地掌握世界,那末艺术如何地掌握世界呢?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提出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的问题。恩格斯也在《致斐·拉萨尔》的一封信中对“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莎士比亚化”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方法,而“席勒式”则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总体概念理解的差异性,卢卡奇和阿多诺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思维路径,但是在艺术功能的认识上二者又殊途同归。现着重探析二人艺术思维路径的差异性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的体验, 是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范畴。体验论有两大特征: 一是其向内的心理活动特征, 即通过“向内”最终在更高层次上感悟外在世界甚至最高本体; 二是其强调主体能动创造性的特征。中国式的“体验”由老庄奠基, 辗转发展, 成为了中国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普遍方式。田园诗人和山水画家很好地完成了将体验由哲学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转化。现代西方体验论明显区别于中国式的体验论, 前者强调“自我观照”及操作技术; 后者注重超越个体自身之体验, 力图体悟最高本体, 具有玄虚飘渺性。19世纪俄国式的体验论介乎二者之间。它将体验与道德反省进行了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9.
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深入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对国际商务谈判方式的不同影响 ,指出文化是影响人们谈判价值观、思维方式、决策方式、语言习惯等的重要因素 ,对谈判者如何增强跨文化谈判意识 ,做好国际商务谈判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与其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如说语言就是文学的美的基本组成部分,文学与语言不可分离和割裂,人们理解和欣赏文学要靠语言,对文学进行分析要通过语言,领会文学的思想内容要借助语言。《郑伯克段于鄢》的语言运用充分体现了语言与文学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