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展望”研讨会于2000年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这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有来自15个国家的知名学者和学术机构的代表出席。大会在11月2日上午9点正式开始。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主持。李铁映院长作了题为“携手合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变革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一种强大思想武器,它和自然科学技术一样,都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无尽的资源。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新世纪又向人文社会科学研…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人民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学术报告会,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社会、创造新文明的伟大时代,也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即将过去的20世纪,人类社会虽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但所取得的发展仍然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在这100年中,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全面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人类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应该大书特书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得到了社会实践的证明: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学报》2010,(1):11-11,25
《太平洋学报》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唯一一份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近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热心思考太平洋区域学术问题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9,(11):1-5
现代化进程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指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使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它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世界强国的时代,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也是世界现代化新格局基本形成时代和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开创时代。"新时代"缘起于21世纪初中国模式的形成,发端于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明晰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的中国突出表现,基本确定于2012年中国梦的提出,强化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人类历史跨进又一个新纪元。 21世纪必将是中国人民又一个伟大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江泽民同志面向新世纪豪迈地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   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在新世纪里,我们义不容辞地要为“红日的高高升起来 ",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的历史要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做好理论服…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呼唤学习与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在学习与创新中发展,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又迎接着一个崭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为主要推动力、以强大的科学系统为坚强后盾的经济时代。世界将从此进入人类历史诞生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社会政治、世界经济、科学技术都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巨大的进步。面!闲着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的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望洋兴叹、消极悲观,还是居安思危、奋起直追呢?正确的答案当然是后者:面对机遇,时不我待,面…  相似文献   

8.
今年12月26日,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这是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 (一)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诞生以后的一个世纪,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强大敌人反复较量、激烈搏斗的世纪,是中国人民得到彻底解放,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世纪,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腾飞,走上独立、富强、民主和繁荣昌盛的世纪,也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纪。伟大斗争的时代必然会产生出卓越的人物,而卓越人物必将领导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毛泽东就是我们国家在这个世纪中涌现的无数卓越人物中最伟大、最卓越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的历史在1990至1995年间,将有许多社会科学专业学会、杂志、文摘与标引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庆祝其百年纪念日。值此社会科学迈向其第2个世纪之际,思考一下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思考一下数据、情报、理论和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思考新信息技术对于知识创造、传播和利用的影响是十分适时的。在19世纪的前80年里,实际上早在18世纪后半叶,关于各种社会、心理、政治、经济问题的著述就相当多了,但是直到19世纪最后20多年里,社会科学的专业化才真正开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第一批社会科学杂志也见于19世纪70年代。第一个标引与文摘服务机构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大量的专业学会和大学里的系科是19世纪90年代产生的,尤其在欧洲。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合流。文章通过探讨综合─—分析─—综合这一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指出两大科学的联盟是历史的必然,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而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却仍栅来迟。因而,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跳出自我封闭的思维怪圈,以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科学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反思许全兴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一个半世纪。在世纪之交,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回顾审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的路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探求其发展规律,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  相似文献   

12.
研究课题的结项评估问题,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研究成果的评价能否公正、客观、科学,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近20年来一直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主要概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结项评估的发展,在总体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项目资助体系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中国社会科学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研究项目结项评估方式的研究和探索,阐述新世纪以来研究项目学术评价和结项评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需要积极应对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学报》2010,18(9):100-100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唯一一份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近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 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今天,甘肃省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同志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这是很有意义的。值此之际,我代表省委向全省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七十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进行伟大实践的七十年,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崛起于世界的七十年。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社会是由不同时期从地球上各个地区迁徙而来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各异的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社会。但在20世纪后半叶以前,美国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并推行强制同化政策和民族大熔炉政策,使部分居民丧失了其原有的语言和文化。自1965年以来,人权运动的胜利和寻根热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复苏,活跃了民族文化,使美国进入了多元文化的新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看亨廷顿的新作《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下文简称为《我们是谁》),我们就会发现他竭力强调盎格鲁-新教文化的美国国家特性,实际上却忽视了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6.
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及政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被许多学者称为"社会科学的世纪"。这个世纪的社会科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进一步走向体制化、综合化(跨学科研究趋势)及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相互妥协。这些特点影响着政府及基金组织对待社会科学的政策。国外社会科学政策及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国与国之间情况千差万别。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很少有专门探讨自己的社科政策或管理体制的著述,因此,可资参考的文献不多。大量的材料只能是通过他们的实际做法归纳总结出来。下面分别按三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来讨论这个问题:1.美国;2.经合组织(OECD)国家;3.俄罗斯及中东欧国家。选择美国不仅因为它经济发达,而且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成果多、队伍强、影响大;选择经合组织国家,是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20世纪仅剩一年的光景,世界跨进21世纪只是一步之遥。当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我们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和姿态,用什么笔墨和内容去书写它呢?这是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要想在下一个世纪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四化建设服...  相似文献   

18.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面临巨大的外部风险与挑战,同时中国的新发展也为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2023年上半年,《世界社会科学》编辑部举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的外部风险、挑战与应对”学术座谈会,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担任主持人,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中国国家安全、中美竞争与国际形势,以及世界社会科学的学科构建与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研讨。现将相关成果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国际发展处处长库尤刚(Cuyugan)先生和夫人于1983年3月上旬来华作工作访问。库尤刚系菲律宾人。1975年他曾作为菲中建交谈判代表团成员访问过中国,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由库尤刚先生领导的社会科学国际发展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部门最重要的一个处,其任务是了解世界各国社会科学机构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7,(6):96-10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要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对此我们要坚持三个根本导向。首先是坚持人民为主体的价值导向,其次要坚持在生动实践中开掘新理论空间的问题导向,最后要坚持以学术思维凸显民族气质的话语导向。遵循三大导向,有助于我们以时代高度和理论深度统一为视角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