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研究中的“自我中心困境”──“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启示之三杨生平近年来,主体性问题成了哲学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发表了很不相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着重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当前哲学界关于主体...  相似文献   

2.
自我中心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中心困境[美]R·B·培里在这篇文章里,我仅讨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将会按其本来面目得到解决。我想探究某种从来没引起争论的事情,是否成为一个已经引起许多争论的理论的依据,这件事情我称之为自我中心困境,这个理论我称之为本体论的唯心主义。我将不断定本体...  相似文献   

3.
关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研究赵光武编者按: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赵光武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八位博士及博士生参加的“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研究课题,基于解决当代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纷争之高度,考察了“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哲学背...  相似文献   

4.
“不确定原理”与“自我中心困境”──“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启示之一任宏杰当前,关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讨论正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这绝非是偶然的。一方面,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内在逻辑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克服“自我中心困境”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启示之二崔伟奇,文兵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坚持从主观观念出发,是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使认识成为科学,使实践走向成功;反之,坚持从主观观念...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实在论者培里在本世纪初为反对新黑格尔主义而提出的“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否真正具有现代认识论的意义?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关系到能否真正把握当代认识论范式转变的哲学意义,关系到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时能否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实际上,培里提出“自我...  相似文献   

7.
从逻辑经验主义看“自我中心困境”杨生平本文着重立足于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分析,来说明它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一、逻辑经验主义者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逻辑经验主义是当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中影响较大的哲学流派,这个流派的代表者们主要是从保证认识过程的科...  相似文献   

8.
存在主义对“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杨哲我们认为培里提出的“自我中心困境”,实际上说明了主体在认识客体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方法论层次上的困境。主体必须通过认识去认识客体,而一旦他借助于认识形式去认识客体时,认识的结果就打上了“不可克服”的主观性。只要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爱军在《北方论丛》2000年第2期撰文指出,20世纪初,新实在主义者培里提出的“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认识论研究过程中所必然面临的基本情境,它客观存在,无法克服。全部知识都是从自我中心出发,从而不断向四周无限扩展的某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论题不仅有理论上的根源,而且也具有哲学史与科学史上的证明。可以断言,世界是由我来认识的,我本身的存在是首要的第一性的经验,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根据,整个世界全部由“我在”来支撑来认识。自我中心是认识的阿基米德点。虽然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的认识充分体现了认识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0.
“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成因及实质王天思作为理性的事业,哲学的发展进程也有着紧密相扣的逻辑环节。诚然,哲学发展的逻辑环节不象在科学中那样严整,但在它发展的问题逻辑中,以问题形式出现的逻辑往往更加意味深长,这些问题是如此重要,以至在以后的哲学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瑞士学者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虽然是关于儿童智慧发展的学说,但他关于自我中心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主体性的内涵。了解自我中心的含义、分析其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关于主体性研究的成果巩固下来,更清晰地把握主体性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新实在主义者培里积极肯认了“自我中心困境”的客观存在,此点向我们昭示出了认识论研究中所必须遵循的一个核心论题,即自我中心是认识论的逻辑起点。此论题的合理性在于如下两点:(1)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根基及科学史与哲学史上的强有力证明;(2)它保证了知识的客观性并因而区别于唯我论。  相似文献   

13.
“丑”的观念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文学观念中有关“丑”的看法各不相同。自然主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丑”的观念的确立,这种观念的确立是以“人性”观念和“真实”观念作为两大理论支撑点的。自然主义中“丑”的审美价值在艺术形象、艺术情节、艺术内容及艺术语言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和展示  相似文献   

14.
在苗卡尔及其随后的哲学里,“我思”这个小小的阿基米德点,不仅是哲人解决主体——客体关系的认识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他们建构和发展形而上学的前提和根基。然而,西方传统哲学这一固于“方法论的唯我论”的“主体性凯旋”定势则在海德格尔对“此在”生存状态的缤密分析中发生了动摇,使之步人了“主体性的黄昏”。走出传统哲学唯我论的狭隘圈套的努力,发韧于海德格尔对其师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理论中存在的自我学观点的认识和不满,他不满把排除了一切实体性、客观性因素,而只具有意向性、构成性的我思主体作为架构“主体际性的世界”的…  相似文献   

15.
论“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内容、实质及其意义黄书进一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由新实在论者培里提出的。培里及其他新实在论者认为,唯心主义的错误─—把认识对象看作仅仅存在于意识之中而不是独立的实在──来自于错误地利用了“自我中心困境”的难题。所谓“自我中心困境”...  相似文献   

16.
曾繁亭 《齐鲁学刊》2007,2(1):108-111
与反对浪漫主义的历史情境相适应,自然主义奉“真实感”为最高原则,反对流于“夸张”与“幻想”的“杜撰”与“虚构”。但自然主义并不反对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想象,其对“纯想象”的反对,正是要拯救和解放真正的文学想象——将其从“玄奥”、“观念”的高空拽回真实生活的大地。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真谛在于“科学”的方法论─—实用主义与“自我中心困境”博亚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以来在美国流行的一个哲学流派,也是现代美国众多哲学中对美国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实用主义是...  相似文献   

18.
一、诠释“自然主义谬误(naturalisticfallacy)”一词首先出现于英国哲学家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1903)。摩尔认为,“善”是一种“简单的、不可分析的非自然性质,将善等同于快乐,或等同于演化的进步,或等同于其他自然特性,就是犯了“自然主义谬误”,他写道:“  相似文献   

19.
“存在即被实践”论析──“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启示之四康健当代中国哲学界围绕着“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实践主义”的倾向。我们以为,在“实践主义”的基本精神即“存在即被实践”,与作为“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  相似文献   

20.
自然主义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本表现形态已经不再是在"典型环境"中产生的"性格典型",而是源于生命本体的"气质类型"。在传统西方文学叙事所带来的卡通式的人物世界,里面满是傀儡、木偶般的"英雄"、"巨人";在自然主义文学叙事中,"英雄"陨落了,"巨人"坍塌了。西方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现代演进,显然是从自然主义文学这里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