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提出和回答了如下几个新问题:美国是如何经营世界经济的?美国经营全球模式及其传导机制是什么?次贷危机和诸多"危机后危机"如何交织作用?美国模式的震荡、扩散和前景如何?论文从次贷危机的解剖入手,透视"美国全球负债增长模式"的构架及其传导和扩散的机制,讨论了"债务危机"、"去金融过度"和"再产业化"等问题,揭示了这个模式的经济学灵魂并估测了它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知行合一"作为王学颇具个性化的哲学理念,融同其他哲学命题与范畴一起走向了 理学的深处,并进而实现了传统哲学的近现代转型,这不会有多少异议.问题仅在于,王学的"知行合一"与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是什么关系?二者之间是依托什么中介来贯通的?从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到王学的"知行合一"能否堪称哲学转型?对这种哲学转型应当给予何种评价?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拙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文明的价值产物,是否有其未曾注意的认知基础?怀疑论作为西方文明的认知结晶,是否有其难以料到的价值内涵?这两大似乎栖息于不同领域的"思维形态",是否具有某种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如果说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个人自由",那么,怀疑论的核心概念又是什么?"无知"与"知识"的关系是什么?怀疑论意义上的"无知"与对"无知"的否定性理解有什么不同?什么是"积极无知"与"消极无知"?怀疑论的"积极无知"在什么意义上支撑着自由主义的"个体性"概念?由伯林所揭示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与本文所说的"积极无知"与"消极无知"有怎样的关系?"积极无知"与"消极自由"在什么意义上的联系,使得怀疑论成为了自由主义的逻辑平台?本文拟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表征的观看与现实的观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对"观看行为"、"观看方式"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使得"表征的观看"必然地走向"观看的诗学".观看何以发生?观看怎样进行?观看如何利用"视框"的限制创造新奇的效果?如何克服"视框"的局限"看见"到更多?甚至还有对于观者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像艺术家一样观看?这些构成了观看的诗学所关注的问题.从逻辑上,可将之描述为"视知觉的完形"、"纯粹的凝视"和"观看的症候"三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雷一吉 《老友》2013,(5):43-43
退休之后,为了打发寂寞、孤独的日子,我学起"爬格子"来了。图名吗?我原本就是平庸之辈,谁人知晓?图利吗?小小"豆腐块",能值几文?我图的是用勤笔伴勤读,来开创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我的写作动机,是想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中,聊以自娱,也想娱人。刊登了,笑一笑;未刊登,不计较。勤动笔,就得勤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本命:思想如何改变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哲学自问思想如何改变世界?人类为什么需要哲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换句话说,哲学之为哲学的内在理由和基本判准何在?我们的哲学应该以何种品格在现时代亮相或登场?哲学如何"做",才像那么回事,才算得上思想者尽了自己"本命"?哲学介乎科学与宗教之间,哲学的"自由"在于思,哲学的"原生态"是实践,哲学是多元性思想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是一份收藏于大英图书馆印度事务部的古藏文文书.该文书系用铜钱"文"和"曼"占卜的金钱神课判词.文书内容除了占卜词中常有的"仇敌会来否?出行人归否?有魔难否?病人能愈否?诉讼能胜否?行商赢利否?婚姻顺利否?"等内容之外,在开头和结尾处,标榜此卦词为神子孔子所书,由神圣李三郎定夺而成.这在其他占卜文书中从未出现过.此外,还对其他十一份占卜文书的占卜工具、占卜方法、卜辞内容的异同等做了分类介绍;对卜辞中出现的"投毒"、"土葬"等习俗也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上帝是什么?存在于何处?为什么好的受造物身上会有"罪恶"?既然受造物已经沾染上了"罪恶",犯了"罪"那么受造物就该如此随波逐流吗?不是的,奥古斯丁给受造物(人)提供了一条"赎罪"并通向天国的路途,即向上帝虔诚地"忏悔",依照上帝的旨意过有信仰的生活,只有完全信服上帝,灵魂才能平静、安逸地依偎在上帝的"乐园"中。本文对奥古斯丁的"忏悔"思想做了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点出了未来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那么何谓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价值何在?又为什么政治参与必须有序化?如何界定"有序"政治参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究竟怎样?如何落实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本文初步探讨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上流传着的不少俗语,如:"腰带宽,寿命短"、"胖人气虚"、"千金难买老来瘦"等等,似乎都对胖人有"成见"。那么人胖了真的比瘦了容易患病吗?老人是否应该越瘦越好呢?医学专家认为,这些俗话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完全确实。俗语中的道理与误区"老张你又长肉了?小心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哦。""人老了还是瘦点好,那样身体会轻便些,也不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的"毁稿遗嘱"及其围绕它所展开的"诉讼"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作为一个视文学为自己生命形式的作家,他一点都不关心甚至不求自己作品的面世.事实真是如此吗?他与布罗德的友谊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都否定了自己的哪些作品?从"形而下"的角度,阻碍他发表作品的原因到底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清理.  相似文献   

12.
张仁斌 《新少年》2012,(11):6-7
想"拼"吗?那就到鞍山市光明小学去试一试吧!因为光明小学的学生最爱"拼",最敢"拼"。不信?且听该校师生是怎么说的吧——冯明明(指导老师):"爱拼才会赢"社团,成立于两年前的社区活动中,由我和几十位心灵手巧的同学组成。知道"拼"什么吗?怀念儿时的拼图游戏吗?是否记得小时候,当你把一大堆花花绿绿、形状各异的拼图卡片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时,会有多么开心?那时的你心中肯定充满了喜悦,甚至为自己感到骄傲吧?哦,你才明白!没错,我们的社团就是学拼图、玩儿拼图的。你为啥撇嘴直笑?不,这可不是小孩子的游戏。让我们社团的小伙伴说一说他们对"拼"的感受吧。  相似文献   

13.
李莉莉 《老友》2008,(6):47-47
你阅读过老年人写的博客吗?你遇到过一群骑着单车的"老年骑友"吗?你听说过老年"驴友"潇洒自助游吗?你在健身房碰到过练习瑜伽的老太太吗?如今一些时尚的娱乐项目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站在了时尚的浪尖。年逾70的徐永铨在"老小孩  相似文献   

14.
冯契先生的"智慧说"对"人能否获得智慧"这一20世纪的重大哲学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这一学说中,"理性直觉"是主体能够获得智慧的核心环节.何为理性直觉?理性直觉能否得,如何得?其所得如何达,又如何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智慧说"能否证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白杨 《华人时刊》2011,(12):74-76
一个有着美丽容貌的南京女孩,为自己的梦想,不惜远渡重洋去新加坡留学。然而,就在美好前景向她招手的时候,她却匪夷所思地回家乡南京,心甘情愿地当起了菜场的"卖菜西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她经历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苦干一年后,如今的她还愿意继续做菜场里的"卖菜西施"吗?  相似文献   

16.
张鹰 《山西老年》2010,(8):23-23
先生下班回家,一眼瞥见的是儿子。"你妈呢?"先生诧异地问"。老妈出去了。"我在书房里屏住笑听儿子逗他爸。"你妈去哪儿啦?吃过饭了?什么时候回来?"先  相似文献   

17.
福建沿海一线"裸露的财富"的形成,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原因是什么?它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不良影响?应采取何对策?文章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反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我们不能不为一些似乎悖谬的现象所困扰:为什么经历了40年发展,我国仍难确立主导产业和相应的产业发展与演进序列?为什么有些产业虽强调重点扶持,但"瓶颈"却始终又细又紧?为什么有的产业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同时,却总摆脱不了市场短缺的阴影?为什么"六五"、"七五"计划中都把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去年国务院又制定了产业政策要点,而结果却难以如愿以偿,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反而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总之,为什么我国的产业调整总是显露出为现实矛盾所追逐的困窘?严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的教师节,人们热议的话题是"零福利",以及"教育廉洁"。教师节过后的中秋节,又是"零福利"。可以预见,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乃至于春节,也大有可能是零福利。于是,人们就在问:教育廉洁就是教师的零福利吗?或者说,教师零福利了教育就廉洁了吗?那么教育廉洁和教师福利到底有没有冲突呢?  相似文献   

20.
胡昌方 《老友》2009,(4):25-25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馍头"。《红楼梦》中这句话,道出了"人生必老,老而必死"的自然规律。然而,如何面对这个"土馍头"——人死了"后事"咋办?如何安葬?却反映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