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在提升网络文化公共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知识分子不仅积极关注各类公共事件,而且以其解释力在多种网络交往空间中赢得了"意见领袖"的地位。知识分子话语背后体现的理性思考、权利意识和匹夫责任等公共性成分在开放、互动的网络空间中实现了对公众的直接动员,有助于唤醒公民意识,有助于鼓励公民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
微博、公共知识分子与话语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名亮 《学术界》2012,(6):75-86,274,278
微博因其“平权”、“零散”与“再中心化”的技术特质,具有对公众“表达自由”的“赋权”能力.目前,一批知识分子正以微博意见领袖身份,回应微博技术的赋权,参与公共话语的表达.文章总结公共知识分子在微博空间行使话语权的表现;提出制约其话语影响力发挥的因素和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微博的技术赋权转化为自身的机遇.结论认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微博生存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和隐忧;而微博“共景监狱”式的开放结构,让知识分子“虚妄的公共性”更为显性.为实现自我身份和公共价值的重新认同和构建,公共知识分子应积极介入、充分利用微博空间;秉持批判与道义传统,以特殊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中观和微观政治话语的表达,彰显自身的中心话语权力;推动公民交往理性和公民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传媒的推手作用下,"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的言论在社会话语空间不断被放大,形形色色的"大师"频频亮相于报章、电视和网络,大众媒介呈现的知识分子形象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政策价值及其制度培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话语空间是指公众就社会事务展开自由、集中的理性讨论,并藉以形成共识、产生公共意见的话语平台。当代中国通过"行政吸纳政治"的制度培育路径,来构建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政策价值在于,借助以网络为载体的"部分人的对话",强化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合法性,不仅有利于决策者对公共政策问题做出界定和判断,而且有助于生成一种"有管理的自治"的话语平台,来解决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国民—国家"关系的建构,个体国民身份在政治话语中的确立,为近代女性谋求新的身份认同开拓了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近代先进女性也正是在这种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中,通过女性与国家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辩难以及性别角色与国民身份的博弈,确立了独立的个体身份——"女国民"。尽管这一概念并未形成系统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政治理论,但她们通过别开生面的文学实践,一再言说和强化着这一主体身份,形成了声势颇为浩大的"女国民"话语;同时也因对"女权"、"民权"、"天赋人权"等概念的不同理解,在相关话语场的内部形成了富有意义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性主要通过学科主导、舆论主导和生活主导实现.其中,学科主导又通过正面灌输与反面批判维护实现其话语主导性;舆论主导并不等同于“舆论一律”,通过培育“意见领袖”、运用“议题设置”、坚持“第一时间”引导和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实现其话语主导性;生活主导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活世界转向和生活话语表达实现其话语主导性.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媒介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制度培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网络话语空间的信息来源、修辞基调和语义指向,发现当代中国的网络话语空间仍然停留在大众话语空间的表达层面,缺乏公共话语空间的理性表述,这一态势阻碍着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由政府以公共理性引领和创设一种关注现实并解决矛盾的网络制度环境,可以克服传统话语空间中的独白式操纵或情感宣泄与无政府杂音,是公共话语空间制度生成的必要路径,有助于决策者对政策问题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负面新闻引发的个案极易导致网民愤怒、焦虑的情绪蔓延,声讨、对抗性意见滋生,从而形成网络热点公共事件。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为个案,通过分析《人民日报》、财新网、澎湃新闻三大媒体的微博文本,探究主流媒体应对社会负面新闻话语生产的核心思想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主流媒体面临网络三重话语主体的挑战,基于社会身份和行动逻辑于博弈中回应鲜明立场,框定核心问题,击破质疑和谣言,对话官方与民众。其话语生产逻辑是以官方话语为基础的“正音”,以法治精神为主题的框定,以“立行”为宗旨的国家形象建构,以协商“共意”为框架的媒介治理。同时,在话语呈现中应把握发声时机的隐喻,警惕单一身份夸大的风险衍化议题,防止共情泛化,从制度、责任和文化内核中凸显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微支付等为主要代表的"微文化"改变人们的实践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微文化"具有去中心性与碎片化的特点,导致高校辅导员话语权产生主体交互性,辅导员话语吸引力减弱。"微文化"背景下研究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权和舆情引导策略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因势而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微文化"背景下树立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权,改进舆情引导策略,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网络责任意识养成;师生加强网络交流,发挥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意见领袖的带动作用;整合学校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0.
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治理就是在“国家—市场—公民社会”的多元网络中更好地行使公共权威的互动合作过程。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作为公共治理行动体系最重要的组织化行动者,它们之间的责任结构对于治理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治理体系的责任结构就是指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在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角色。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治理的责任结构,即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行动的限度和范围,以及为确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治理工具;行动者的角色定位,即三者相互之间的权力与支配(或被支配)关系;行动者尤其是政府必须为其行动及其后果承担责任。对于我国当前的公共管理改革,该分析的启示在于政府应努力发展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组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有限而负责的政府,承认合作伙伴关系,并致力于拓展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形态在藏区渐次更替和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藏区乡村"信息场"逐渐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偏移。本文在系统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众传播语境下宗教世俗化进程的加快与"信息场"的偏移、媒介话语的兴起与藏区"公共空间"的变化、乡村"公共空间"中"舆论领袖"的更替和大众传播时代藏区乡村秩序的重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公共财物范式和权力感问卷,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讨被试在不同权力责任(个人责任、他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政府官员、公司经理和教师)条件下权力感(包括控制感和责任感)和分配公平的特点。结果表明:(1)权力责任只有在具体的社会角色中才能对控制感产生影响;社会角色对责任感产生显著影响,政治领域中的责任感高于经济领域中的责任感。(2)权力责任没有对公平分配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不同的社会角色则能引起公平分配的显著差异,三个角色的不公平程度为: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3.
对西方责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进行分析,有助于推进责任政治理论的深入阐释,为推进中国责任政治制度的构建提供经验教训.伦理、契约与身份从道德主张维度、政治规范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塑造了责任政治,三者呈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反映了责任政治在伦理视角下的运行逻辑.契约成立条件、契约原则和契约内容影响了...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伦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从韦伯提出"责任伦理"的概念以来,责任伦理在伦理学研究中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责任伦理水平是决定能否合理应对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伦理是前瞻性责任和追溯性责任的统一,但强调更多的应当是一种前瞻性责任。为了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应当通过培养角色意识、明确价值追求、加强制度建设等途径,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个体与共同体的互动关系是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核心话语,更是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风险治理的关键性命题。通过提炼"空间-关系-角色"分析框架可以发现:个体在不同类型社会关系中演绎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逻辑,在不同性质空间中亦有不同的关系承载和角色切换。公共卫生事件是社会治理的突发性"检验场",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社会实验"图景。病毒的人际"无差别"传播具有较强的空间渗透性和整合性。其间,身体空间、熟人空间、功能空间和公共空间相互交错,本位角色、熟人角色、职业功能角色与公共角色多重演绎且行为逻辑异化,关系蜕化为"自保性规避""被动性失衡""排他性内卷"格局。"善治"愿景下的个体多重角色演绎与共同体良性互动应当区分不同空间性质以避免行为失范,强化依法治国以协调相关各方利益诉求,通过情境学习和责任认知重构"疏堵有方,张弛有度"的行为秩序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公民身份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结构最大的变化在于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公民社会空间。作为历史范畴的公民社会所具有的品德,对我国公民身份的变迁起着共生性的推动作用。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改革之前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及二元色彩逐步被现代公民的角色所代替。公民身份是极其复杂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根据现代公民身份理论,其基本含义主要强调单体公民的公共生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精神,对共同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张欧阳 《兰州学刊》2012,(12):176-180
网络民主这一新兴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其对政治现实的影响是实际而有力的。文章认为,网络民主作为一种现实政治的补充,具备四个要素,即信息资源共享、表达自由与网络公共领域、网络身份认同和网络社区,这四点要素给予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自己意见诉求的途径和与他人交流辩论的平台、促进了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形成舆论的阵地。这些因素互相作用,最终提高了人们的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郝其宏 《理论界》2014,(11):71-74
网络媒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综合性等特征。这些特性能够帮助网民消解"把关人"的控制,重构"议程设置"理论,促成网络公共领域,助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在事件的扩展阶段,网络媒介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分析引导、网民的人肉搜索、网络事件标签的提炼提供了空间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礼记》关于儒家伦理关系谱系的论述中,儒家的身份一直比较模糊,现实理想的角色是君子,想象的角色是圣人,实际操作中儒家却不得不进行一种和现实政治与伦理境域密切联系的角色选择。这种选择使儒家陷入了身份的焦虑之中。儒家不得不在道德理想和现世伦理间奔突冲撞,承受其内心的情感焦虑。儒家在现实的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中的中间人角色,使其在政治伦理实践过程中因身份缺失所导致的内在焦虑是难以实际消除的。  相似文献   

20.
身份政治作为一种群体政治现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陷入了困境当中,越来越表现为极化与分裂的态势。本文认为,理解身份政治困境的关键在于理解“身份”这一话语的多重性。基于此判断,本文分析了三种具有内在张力的身份话语,即普遍性身份话语、社群性身份话语和差异性身份话语。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历时性和语境化的融合论身份叙事结构,试图调和这三种话语之间的冲突。此外,由于身份话语在实践中采用排他性的表达方式,“常态”的身份政治很可能败坏为“变态”的身份政治。因此,本文尝试建构一种规范身份政治的共识性原则,即身份应当作为政治的手段而非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