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子合同法律调整:模式与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DI是基于计算机系统之间相互许可的标准信息组织起来并受到电子方式的影响的商业数据的交换。EDI方式缔结的合同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冲击了传统的合同法律制度 ,因而要求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电子数据交换(EDI)作为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方式,是国际经贸不断深化与科技飞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探讨EDI合同应用中产生的电子签名有效性及电子认证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EDI(电子合同)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优点明显的新型合同形式,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4.
电子数据交换(EDI)由于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多方面优势,在国际贸易领域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通过分析中国有关EDI合同方面的立法现状,指出中国EDI合同立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中国EDI合同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EDI作为信息电子化的传递方式认其自身的特点和对比拟的优势在买卖合同领域中被应用。但EDI电子数据变换不同于一般的买卖合同标的,它是无形物,容易消失,容易遭受电脑病毒等特有灾难的侵害而失去效力。同时,其改动或添加也难有痕迹。因此,对于EDI合同的成立、认证、合同的瑕疵处理等问题都应予全新的考虑。在对EDI规范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应及时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EDI安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及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商务合同应用领域中电子商务合同的违约救济方式这一法律研究课题已经成为研究重点。从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意义出发,明确了电子商务合同定义及性质,并对电子商务合同的各国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着重论述了电子商务合同特有的违约救济方式——电子自助及其在线解决机制等。研究电子商务合同特有的违约救济方式,对我国电子商务合同违约救济方式法律应用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合同法律适用中的适用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意思自治”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商事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各国对合同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选择法律的时间和选择的法律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我国宜有限度地承认涉外合同的当事人默示选择法律的方式;不宜禁止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争议发生前这段时间选择适用法律,也不宜禁止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协议变更原选择适用的法律;而对合同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所涉及的问题则应作出相应的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8.
高校有偿助学是一种新兴的助学方式。就其法律性质而言,它是一种民事合同关系,且是一种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关系。它与合同法所规定的有名合同不同,是一种无名合同。针对其法律性质和特殊的社会作用,从合同当事人资格、合同方式两方面建立高校有偿助学的法律规制,并贯彻诚信原则以保证高校有偿助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连锁经营合同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特许连锁合同为典型,其法律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连锁合同是无名合同、核心是知识产权问题、实行法定的备案制度、是格式合同、法律冲突的解决、争议解决的方式都于普通合同不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性质、特征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存在的法律关系,分析了损害监理合同法律关系的几种行为,并从明确法律关系、加强立法、完善监理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和改变费用支付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规范不良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现时澳门公共行政当局以合同方式雇用人员的情况普遍,但是使用的合同类型多样,各类合同应有的不同适用范围卻鲜见有本地法律学术论文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尝试根据澳门现行法律和法学理论分析不同的合同各自应有的适用范围,并探讨该等合同在现行澳门法律下可能存在著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的内容涵盖信息流、业务流、商务流、资金流和物流。EDI作为一种新颖的电子化商业贸易方式 ,面对因特网数据浪潮的冲击 ,EDI被引入因特网 ,EDI 因特网将会成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助推器。本文从EDI、电子商务的概念出发 ,介绍了EDI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 ,重点阐述了EDI与企业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中的合同往往是不完全的。用法律或者惯例规定的违约救济来替代合同中的或然条款可以弥补合同的不完全性。运用法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违约救济的角度探讨合同双方的风险分担问题,推导帕累托最优的风险分担条件,并对各种违约救济方式所导致的风险分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行政合同的有无取决于如何认识其法律属性,从行政合同行为的内在矛盾性着眼,分析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可以本质性地把握行政合同的法律属性。行政合同是在合作行政的精神指引下,行政主体以合同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一种行政行为的法律结果,行政性是其实质特征,合同性是其形式特征。在法源上,行政合同也具有行政法与合同法的共同渊源。  相似文献   

15.
行政合同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行使行政职权和发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主体看,行政合同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单方面性;从合同条款的成立和效力看,行政合同行为又具有双方合意性.行政合同具有行政性和合同性双重特性,是借用合同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行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周黄河 《南都学坛》2012,32(2):94-97
电子商务合同和传统书面合同的统一并不在于形式上的统一,而是功能上的统一,电子商务合同与传统书面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能够同样地获得法律的保护。我国合同法采取的是法律解决的方式,即对书面形式作扩大化解释,将电子商务合同视为书面形式一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船员外派劳务运作方式下,外派船员与外籍船东之间不直接签订合同,而是通过船员与外派机构之间、外派机构与外籍船东之间签订的两个合同来实现。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船员外派劳务纠纷中责任主体很难确定,外派船员权利保护立法薄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船员外派实务中涉及的三种合同性质的辨析,进一步厘清船员外派中各种合同法律关系,分析船员外派劳务纠纷及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纠纷中涉及的重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保护我国外派船员权利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8.
EDI的发展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DI是一种主要应用在外贸领域的电子商务技术,是未来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本文详细论述了EDI对一国经贸的积极作用。并结合目前我国EDI应用的实际情况,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广普及EDI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已逐渐被外贸行业所接受 ,而且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国际贸易方式。本文从EDI技术的含义、产生和发展入手 ,介绍了EDI技术在我国外贸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在应用EDI技术方面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居间合同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居间合同的实施中,许多人对居间合同及其法律特征不甚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间合同的缔结。本文仅就居间合同法律特征作一简述,旨在使人们对其有一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