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美学思想的代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各自在艺术创造上都表现出极强的个性色彩,并且在相互冲撞中产生出启迪灵感和智慧的火花。这三位巨人的创作成就和审美观念,奠定了欧洲艺术的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2.
艺复兴是封建社会末期,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开展的一场新思潮、新化运动。意大利之为发祥地,源于它既有经济、化的基础,又有城市政权对人主义活动的支持和市民化素质的提高作为促进条件。  相似文献   

3.
雅各布·布克哈特是现代西方文化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被公认为诠释文艺复兴的经典著作。但长期以来,该书在国内学界却一直被严重误读。我们只有将布克哈特置于其生活的时代,并通过对当时史学潮流及布克哈特独特史学观念的剖析方能重新解读这部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乔叟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英国文艺复兴的起点问题,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乔叟作品的人本主义思想、14世纪末英国文学现状和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认为英国文艺复兴在14世纪末期已经开始,国内外战争只是延缓了英国文艺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作为科学家属于20世纪,作为思想家则属于21世纪。阐释了钱学森所发出的"将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第二次‘文艺复兴’";在对欧洲文艺复兴回眸的基础上,指证人类文明转型需要一次新的文艺复兴,中国是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主战场;预计第二次文艺复兴在中国大约需要200多年,全过程有五个波段:第一波和第二波起始时间分别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代表主将分别是鲁迅和毛泽东,根本任务是为解放民族解放奠定文化基础;第三波起始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末,已走向尾场,主将是钱学森;第四波尚未启动,将在新中国建国100周年前后出现,大约跨半个世纪。而从中国文艺复兴的全过程看,钱学森则同时跨越了第一至第四个波段,影响非同反响。  相似文献   

6.
德国文艺复兴运动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不同,它培养出德国式“文艺复兴精神”,并发展了基督教人文主义。在德国式“文艺复兴精神”的启蒙下,宗教改革有了精神基础;在基督教人文主义的蓬勃发展中,宗教改革铸就了雏形。因此,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本文对德国式“文艺复兴精神”与德国基督教人文主义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男性家长在子女婚姻事务方面起主导作用,女性对于自己的婚姻基本上没有任何权利可言,就连在与之关系密切的嫁妆事宜方面也并不具有真正的自主权。大部分女性并不能像男性一样接受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在家庭中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虽然夫妻之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男主女从仍是夫妻关系的主要模式。总之,与以往时代相比,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在婚姻中的性别关系仍是以男女两性的主从关系为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外交是时代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外交是城市国家错综复杂政治形势的产物。作为现代西方外交的起点 ,其外交特点和原则对西方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乃至在当代外交实践中还可以辨认出其痕迹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艺复蕴藏着深刻的美学内涵 :(1 )体现崇高精神 ,放射崇高美光彩 ,让中华儿女崇尚崇高 ;(2 )与崇高紧紧相连的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耀 ;(3 )非同一般的重视艺术、艺术美 ;(4 )包括有“复美”、“兴美”、“创美”环节的“创造新美”。应深入开掘这些美学内涵 ,使它们在中华文艺复兴 ,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后期,奥地利的文化有较大发展,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其特征表现为:教育处于宗教纷争之下艰难发展;人文科学大家云集;建筑风格、工艺美术、宫廷音乐独领风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进行一场关于“中国有没有文艺复兴”的讨论。从文化发生学来看,在中国的百家争鸣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各自的历史时期之前,中西方社会都是一种封建领主制社会。另外,从社会变迁与转型来看,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都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经历着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转型。而且在社会转型时期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发现新的人、新社会是相同的。而另一方面,中西方社会有历史的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因而转型的结果会各不相同。基于此,从社会基础、历史趋势以及历史的使命三个层面,对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进行历史比较。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对性感的追求体现了一种对个人、个体、身体的空前重视,他们认为美的完美定义和潜在暗示就是性感.当时意大利人过分放纵的肉欲生活,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但也有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端于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从时间上看,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在文艺复兴运动过程中,因而两者必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文艺复兴运动以摆脱宗教束缚,解放思想和精神文明的创新为特征,并由此从宗教生活世俗化、领导者的培养及新教教义的形成等各方面,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洲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中 ,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 ,理性和科学则处于婢女的地位。而文艺复兴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却使人们的眼界洞开 ,目光所及由神转向人 ,由天国转向人间 ,即从对上帝的盲目崇拜到对人和自然的理性思维 ,从对超验世界的建构到对现实世界的探索。文艺复兴运动无疑放射出科学求实精神的灿烂光辉。本文以科学的事实为依据 ,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以及文艺复兴运动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古希腊人本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公元9世纪至15世纪中东、中亚出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在中亚、中东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推动下,公元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才出现了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与当今历史现实有惊人的相似性。文艺复兴不仅是新思想新文化的诞生 ,也表示中世纪传统观念的幻灭。但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中世纪文化之间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格格不入 ,而有着不可分离的时空相续理路相联的历史特征。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即是建立在包括中世纪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复兴”一词被大多数研究者当作一种历史的误解 ,其实却真正表现其强大活力的生命之源。文艺复兴的发展方向不是精英化 ,而是沿世俗化方向前进 ,这是文化发展的真正轨迹。最后通过对文艺复兴“阴暗面”的分析来折射现代文化危机的实质。鉴古知今 ,有所望焉。  相似文献   

17.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包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性思想,关注的主要是人和人性。这种思潮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作热情,在那个时代产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并对后世影响巨大。以绘画、雕塑、文学以及建筑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的文艺复运动兴冲破了中世纪以来宗教神学的禁锢,在众多辉煌成就中,艺术方面所取得成就更加骄人,这一时期在雕刻、绘画、建筑等领域中均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将这场西方艺术运动推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9.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美学思潮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下建构一种反对封建主义文化的资本主义新文化。这种新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人文学问来高扬人文精神。在美学上就是:热烈赞颂人的美,从自然之中寻求美,从科学的角度探讨美的规律。鼓吹感性快感的解放,美感根源的唯物论倾向,突出想象功能的审美心理分析,倡导镜子说,要求理想化和真实性的统一论,追求形式和艺术技巧的完美。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运动是以反对教会神本思想的人文主义为核心的,然而,文艺复兴运动却与教会共同发展。教会的腐败和权力的削弱导致教会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找新的理论思想才能继续生存,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满足了教会的条件,因此,教会与文艺复兴运动便得以相互利用和共同发展,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教会的理论超越性与行为世俗性的矛盾和文艺复兴运动的新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